朱允熥不想跟這三人多囉嗦。
所謂的收攬,不過是讓他們在朝堂上有個地方站而已。
一不給官、二不給權、三不聽他們說話。
朱允文就是被他們帶到坑裡去的,朱允熥可不想重蹈覆轍。
“殿下,不可輕農重傷啊,此法違背太祖聖德,恐失了民心啊。天下萬物,以農為本,請殿下察納雅言。”
喲喲喲,還拽文呢。
朱允熥一口酒下肚,很好笑的看著三人:“誰說我輕農了?士農工商,都應該一視同仁,百姓無貴賤之分。有商才有民,有民才有國,一家國家繁榮富強,單靠農民和軍隊,行麼?工、商,也要一體發展。”
方孝孺起身作揖:“殿下,自古以來,人就沒有平等的,上行而下效,君主而民次,朝堂尚且如此,何況百姓乎?”
齊泰也插嘴道:“方大人之言,是也。農為國之根本,商人為最賤,不可重之。求殿下秉承太祖皇帝舊法,從商人手中獲取利益,將他們的所得用之於民。”
全踏馬都是屁話!
什麼叫商人手裡拿錢給百姓?
這算什麼,以朝廷的名義巧取豪奪麼?
商人的錢難道就是大風刮來的?
嗬,人家也是靠腦子來賺錢。
說商人賤,沒錯,商人是很奸詐,喜歡投機倒把,但商人的奸詐比起官場來,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三人讀書給讀傻了,光知道要迎合底層百姓。
如果國中貧困,國家沒錢,百姓的日子能好過麼?
用屁股都能想的出來的道理,這三人作為文臣,居然不知道商人的重要。
國家要發展,必定要與他國通商。
這事隻能由商人去做,朝廷是沒那麼大精力參與各種商戶運轉的。
朱允熥辦財神閣的主要目的,不是控製商人,而是為了給商人提供足夠的便利,讓他們放心大膽的去賺錢。
他們賺的錢越多,國家才越富強。
國家富強了,百姓才能富足。
反之,如果國庫沒錢,商人也沒錢,那朝廷要用兵、賑災,去哪兒弄錢呢?
“你們三個人呐,腦子不夠用,大道理我也不跟你們多講,都活到這把歲數了,彆人說什麼,你們也聽不進去。你們三個人都覺得重農輕商很好是吧?那我就滿足你們的願望。”
朱允熥不爽的喊道:“三寶!進來!”
三寶快速進門:“殿下。”
“傳我的話,讓黃大人、齊大人、方大人他們三個一起去種地,就在城郊,按照太祖皇帝定下來的規矩辦,他們三個人必須按時繳納糧草和賦稅,一年之後,我再看看他們做的怎麼樣。”
“遵命。”
三人一下子傻眼了。
他們是文臣啊,怎麼能去種地呢。
齊泰趕忙說道:“殿下,您這是羞辱臣等麼?這……這簡直是有辱斯文啊。”
“哦豁?有辱斯文?我怎麼羞辱你們了?你們不是說農人至上麼?我現在讓你們處於大明的頂峰位置,不好麼?當農民就羞辱你們了?你的意思,農民很賤?”
齊泰眼球一轉,急忙擺手:“不不不!臣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呢?”
“臣……臣無話可說,殿下說什麼,就是什麼。”
朱允熥怒火中燒:“可惡!!”
他的聲音在殿內回蕩,久久不絕。
“你們三個老儒,誇誇其談,百無一用!還在我麵前說什麼農為本,我輕農了麼?還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你還不如直接說,你不服我!完全是畏懼我才逢迎我的!”
“這……”
“三寶,帶他們下去,派人日夜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