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三人被帶出去後,朱允熥實在是無語了。
士農工商就一定要分出貴賤來麼?
這四個字的排名,是春秋時期管仲提出的,被朱元璋給無限放大了。
導致商人成為下九流,但凡民間有誰家經商,都被人看不起。
但那些富甲一方的官宦子弟,卻又被人推崇。
殊不知,管家的錢財,多數都是從商人手中榨取而來的。
大明建國至今,商人始終抬不起頭,也不敢有大的作為。
哪個商人出門都不會說自己家產多少多少,感到丟人,生怕被官家聽見,這是什麼環境呢,這是惡性循環。
有錢的怕被人知道,沒錢的又沒臉見人。
唯獨官家人橫行霸道。
“唉……”
老朱確實是一代明主,但他的做法很偏激。
“傳李進。”
李進在皇宮中處理中書省的事,很晚都沒回去。
朱允熥一召見,他立刻就過來了。
“臣李進參見殿下。”
“財神閣的事怎麼樣了?”
“回殿下,財神閣發展的很好,但目前隻在應天內發展。”
“你多寫一些榜文,宣傳財神閣的,我登基那一天,中書省必須將榜文發至大明各地,一州、一縣都不要落下。”
“殿下,這麼多的地方,是需要派很多人去當地建立財神閣的。”
“這件事我會處理,不早了,你回去吧。”
……
數日後,朱允熥開始了祭天大典。
當天,天氣非常好,萬裡晴空,在祭天台周圍,兩萬將士翹首以盼。
其餘十幾萬兵馬都安置在來這裡的路上了,在那些連營寨中,隻等燕王來就埋伏。
距離應天七十多裡的地方,燕王率五十萬大軍開動。
他在應天的眼線來報,說朱允熥祭天隻有兩萬人,真是天賜良機。
“傳本王號令,大軍速度前行!敢有遲誤者,斬!”
祭天台這邊,朱允熥已是龍袍加身,文武官員站立兩旁,唯獨缺少後宮妃子。
穿過擁擠的人群,朱允熥朝高台上望去。
百米高的台子,是朱元璋派人建造的,上方大鼎乃是周朝時期遺留下來的,象征問鼎天下。
三寶下跪:“陛下!”
他恭敬的送上火把。
此刻,朱允熥心潮澎湃,回頭望了望眾臣子,一步一步走上台階。
這百米之高的地方,讓人有種孤家寡人的感覺。
高處不甚寒……
做皇帝固然坐擁天下,同時也把自己徹底給孤立了,哪怕枕邊人,都不那麼容易相信。
大鼎立在朱允熥眼前,寬六丈!高五丈!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