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你自詡是朱家人,就可以橫行無忌,欺淩百姓,都用你這樣的人去駐守邊疆,那大明永遠都征服不了瓦剌,戰爭永遠都不會停息。從今天開始,你就住在應天吧,朕會給你安排一個王府,讓你好好做個逍遙王爺。”
“皇上!臣——”
旁邊,另一個兄弟想要拉拽他,不讓他說話。
可是寧王一把給推開了,還言之鑿鑿:“皇上,難道您覺得瓦剌人應該對他們好麼?難道皇上不知道瓦剌人殺了我多少大明人麼?臣一萬個不服!求皇上給臣和眾王一個交代!”
“放肆!——你這是在跟朕說話?”
“臣隻是據理力爭!”
“該說的,朕都說了,來人呐,帶寧王下去,讓他冷靜冷靜。”
三寶從外頭進來了,吩咐兩名禦林軍來架住寧王。
寧王的脾氣也不小,左右一推開:“不用!本王自己會走!大不了就是一死嘛!今天敢來這鴻門宴,本王就不怕死!”
他邁著揚長大步走下去了。
憑借軍功和‘朱’姓的身份,魚肉百姓,還有理了?
人被帶下去後,場麵再次陷入靜默。
朱允熥繼續掃視眾人:“各位王叔覺得朕處理不妥?”
“太祖爺在的時候,一直強調民為重,有人覺得,瓦剌不配當我大明的子民,覺得他們是前元的一部分。那是不是要永遠安排幾十萬大軍壓製瓦剌呢?永遠徒耗兵力和錢糧,去奴役他們?你們覺得瓦剌人甘心當奴隸?”
“所謂王化!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一旦大明再出現其他亂子,瓦剌人會傾儘所有,跟我大明拚個你死我活,朕登基前後,瓦剌兩次進兵大同,就是最好的例子。”
“鎮壓是換不來太平的。”
“隻有將瓦剌徹底融入我大明的文化之中,讓他們與我們血肉相連,才能真正做到統一,你們當中,誰有這樣的想法呢?”
叔侄之禮已經敘完,現在該是敲打的時候了。
不錯,朱允熥是不會廢他們,但糾正他們,很有必要。
實在不想聽的,可以主動放棄自己的爵位,當一個老百姓。
這就不算朱允熥撤藩了,而是他們主動辭藩。
伊王朱?言道:“陛下,臣……臣請求撤去一切職位,臣願留在應天。”
不錯,有個會保命的了。
“你既知罪,朕也不加罪,封地還是你的,你還是伊王,不過,你得回洛陽,向被你坑害過的人道歉,挽回朱家顏麵。”
“臣……臣遵旨。”
“朕再申明一次!任何人,不得坑害百姓!你們是太祖爺的兒子!是朕的王叔!你們要是逼民為反,那大明朱家在世人的眼中,就全都是為富不仁的混賬!民貴君輕,何況是王爺!”
朱允熥發怒了,眾人一起下跪。
“皇上……”
“好了,你們反省吧,繼續喝茶,給朕好好反省!今後,但凡有在坑害百姓者,朕絕不輕饒!”
……
朱元璋對這次茶話會痛心疾首。
他想的不是朱允熥有多厲害,而是自己的兒子有多麼不堪。
為了管束這些兒子,他派出那麼多錦衣衛去。
沒成想,有不少錦衣衛已經隨波逐流,居然暗中跟這些混賬兒子勾搭在一起了。
就因為自己‘死’了,所以他們要給自己另謀出路麼?
“蔣浣,給咱聽著,查詢全國錦衣衛,但凡和當地王爺、大臣有同流跡象的,全都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