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傭兵團的***沒有打向鬼子那邊,而是在鎮子前一百來米的地方布上了一片煙霧。
與此同時,傭兵團持索米衝鋒槍的二十幾個突擊隊員在妙花的率領下,借著煙霧的掩護就出了鎮子,準備前出正麵伏擊。
而狙擊手們則是從鎮子兩邊繞出,組成了一個看似鬆散的環形伏擊圈。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周文是要用70多人去包圍鬼子的700多人。
其實管你如何吃驚,周文還真的就是要去包圍吃掉這個大隊的鬼子。
你想想,雙方雖然都看不見對方,但是雷區的爆炸和鬼子臨死前的慘嚎卻是暴露了他們大致的方位和距離。
而鬼子可不知道傭兵團這時已經全體出動,以為這些華夏守軍還守在鎮子裡看戲。
這就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且,這些鬼子之前已經品嘗到了傭兵團精準射擊的厲害,可還不知道傭兵團最厲害的殺招還有密集火力打擊。
現在的部署是,炮兵小隊在許大成的指揮下,首先打擊的是鬼子的機槍陣地。
甭管你有幾挺重機槍,隻要煙霧散去,必然就會暴露在許大成的觀察視線中。以許大成他們的能力,隻要知道了你的位置,鬼子機槍陣地就不可能跑得了。
你想想,日軍***機槍可是有60多公斤重,你就是有心要快速轉移陣地也難以做到,一旦暴露,那就是等著被炸的命。
劉黑子指揮的6挺MG34機槍則是架在鎮子口的高牆和屋頂上,居高臨下進行火力打擊。
三十幾個狙擊手和精確射手重點照顧日軍的輕機槍和擲彈筒,而殲滅鬼子步兵的主角變成了妙花大師兄帶領的二十幾個突擊隊員。
也就是說,一分隊的炮兵、狙擊手、機槍手今天都是為妙花他們提供掩護,是打輔助,是配角。
而主角就是妙花帶領的二十幾個突擊隊員。
這裡有人要問,是不是周文太托大了,居然用二十幾個突擊隊員就要跟鬼子幾百步兵硬鋼。
其實不是周文托大,而是很有信心。
如果日軍是四麵八方蜂擁而來,單憑二十個人和二十幾支槍肯定照顧不過來。
但是日軍是靠人體來排雷,這就導致他們的進攻麵不會太寬,速度也不可能太快,正好是衝鋒槍發揮威力的時候。
還有就是索米衝鋒槍的威力了。
每支槍71發彈鼓,使用馬格南子彈有效射程能達到300米,每分鐘900發的射速和遠超其它衝鋒槍的精度。
在300米距離內,其殺傷力跟Mg34機槍都有得一拚。
何況,一分隊這些突擊手都是些什麼人?都是在150米距離內能用點射爆頭的兵王。
在兩年後爆發的蘇芬戰爭中,就有一支裝備了二十幾隻索米衝鋒槍的芬軍小分隊乾掉蘇軍一個營500餘人的戰例。
而此時,好不容易輪到當主角的妙花,正帶領孫大柱、三娃等二十幾個突擊隊員,借著煙霧的掩護,麵朝鬼子來的方向帶領用工兵鏟在鎮子口前方的路上和田埂上挖掘伏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