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九檄不至,驕橫跋扈,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早懷他意。”
“朝廷無有懲戒,便是已經寬容有佳,若是補發欠餉,豈不是使其認為朝廷軟弱,此舉必將助長其囂張氣焰。”
“倘若朝廷示弱,諸鎮之後紛紛效仿,更是一場災難。”
崇禎聞言神色不由的也凝重了下來。
陳新甲所說的問題,確實是實際存在的。
欠餉已經是諸鎮常態,九邊重鎮都常常欠餉,更何況內地的軍鎮?
朝廷寅吃卯糧多時,各項虧空,隻能連番加餉。
餉銀足額發放的軍鎮,找遍天下都找不出一鎮。
“更何況,就算想要補發欠餉,如今國庫一時也沒有辦法抽出如此多的銀兩。”
麵對著陳新甲的質疑。
周延儒並沒有過多的表情。
他等著陳新甲說完所有的事情,而後才接著說道。
“如今時局危難,此舉雖然不妥,但卻已是現如今能用的最好辦法,陳尚書心中也應當清楚。”
周延儒隻用了一席話,便讓陳新甲開不了口。
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如何不知道如今國家各處兵事的情況。
國家確實在衰弱,就像一棟巨大的房屋。
屋外狂風暴雨,腐朽不堪的房屋很多地方都開始破損。
但是房屋之中用來修補的木板石料卻並不夠用。
隻能是……勉力支撐……
陳新甲無言而退。
“各鎮糧餉短缺,國庫空虛難以儘補,當先緊剿賊事務。”
“鬆錦以維穩為主,保持現狀即可。”
“可以暫削遼東供給,以供國內剿賊事務……”
周延儒話音落下,乾清宮內一切的聲音驟然消散。
鬆錦大戰,五萬餘名兵將死傷。
日後是不需要發放這五萬餘名兵將的糧餉。
但是卻要發放撫恤。
數萬將士陣亡的撫恤並不是一筆小的數目。
周延儒說的很隱晦。
但是在座的眾人都是宦海沉浮多年。
自然是能夠聽得出來周延儒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周延儒,要動那筆用作撫恤的錢糧。
陳新甲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
但是他的神色不斷變幻,最後到底還是沒有說出來。
陳新甲低下了頭,時事如此,他確實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
“左良玉跋扈非常,難以製約,所以除去補齊所部糧餉之外,還需要調遣一員大將製約。”
“製約?”
崇禎看著周延儒,皺眉道。
“如今南國進剿張獻忠諸鎮,唯左良玉勢力最大,又有何人……”
崇禎說道一半,便停下了言語,他想起了一個人。
“你是說……”
“陛下想的不錯。”
周延儒雙手作揖,微微躬身,奏對道。
“正是陳望。”
周延儒侃侃而談。
“九月初十,平賊將軍陳望奏報,曆經多月苦戰終於收複襄陽。”
“賊將李定國於城破之時,於當日夜乘船,領數十騎往東而逃,餘眾賊人皆被執下。”
“襄陽既複,圍城兵馬方的解脫。”
“襄陽城外,如今有漢中鎮兵馬一營,湖廣兵六營,合有軍兵萬餘,統兵者為漢中鎮副總兵周遇懋。”
崇禎沉吟了片刻。
“周遇懋……”
這個名字崇禎有些熟悉。
在搜尋了一會記憶之後,崇禎也想起了周遇懋到底是誰。
關外的事務,崇禎也是近些時日才逐漸弄清。
左良玉作為一鎮總兵,到底是為何有那麼多的兵馬,也是暗中的規則使然。
作為比左良玉更為能征善戰的陳望,麾下自然也有大量兵馬。
為了製約陳望,所以在不久之前,兵部提議升周遇懋為副總兵,以分陳望之權。
“陳望戰功赫赫,掛平賊將軍印,專剿河南之權,於關內諸鎮軍中廣有威望。”
“河南民變,陳望領漢中鎮兵前往平叛,無暇分身。”
“但可調周遇懋領本部兵馬及湖廣兵東進,以剿獻賊,借陳望之名,製衡左良玉。”
崇禎眉頭微蹙,沒有立即回答周延儒的提議。
因為,陳望如今手中的權力好像實在是有些太大了。
當初升周遇懋為副總兵是為了製約陳望,分陳望之權。
但是實際上,周遇懋好像早已經是成為了陳望的心腹,根本就沒有分到陳望手中的權柄。
陳望如今掌控著河南的剿務,河南兵馬幾乎為其所控。
新軍七營,更是由其親自訓練。
身為皇帝,崇禎對於權力極為敏感。
陳望一直以來都還算聽話,但是誰能夠保證陳望能夠一直忠誠下去。
就算陳望一直忠誠,那他麾下的那些營將又會忠誠嗎?
陳望可是和左良玉一樣,手底下有不少歸降的流寇。
像整世王王國寧、十反王楊友賢等眾,現在都是附從在陳望的羽翼之下直接聽調。
而受孫傳庭節製的高傑、惠登相、馬進忠這些舊三十六營的營首,似乎都和陳望走的很近。
若是再給陳望委以重任,恐怕……
崇禎雙目微凝。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他很小的時候便聽說過。
大明雖以武立國,但是之後以文製武,其中也有這樣的考慮。
隻是隨著時局的惡化,武將的權力又開始膨脹。
陳望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確實稱得上一句忠心耿耿。
但是……
王莽謙恭未篡時……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不透風的牆。
崇禎從各方各麵也得到了一些關於漢中鎮的消息,還有陳望的消息。
陳望的逾權之舉,從接管漢中衛便已經開始了。
私設關卡收取商稅,巧取豪奪礦山田地,勾結官員買賣貨物。
從去年開始,彈劾陳望的奏折便變多了起來。
那個時候崇禎便多留了一些心思。
所以崇禎也發現了一些事情。
很多和陳望做對的人,很多時候都死的不明不白……
崇禎抬起頭,沉下了眼神。
陳望的內裡。
似乎並沒有表麵上那麼……
忠誠……
如果說左良玉是狼。
那麼陳望,無疑就是一隻猛虎。
用陳望去節製左良玉……
驅虎吞狼……
真能坐收漁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