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炮火聲在徐州城西響徹。
漢中軍的炮兵陣地之前,成團成團的硝煙緩緩升騰而起遮蔽了眾人的視野。
不過濃厚的白霧很快又被強勁的北風所吹散。
勁風吹拂而而過,吹散了白霧,也帶起了徐州城西郊野漢中軍軍陣林立的旌旗。
徐州城的城西郊野,早已經成為了一片赤紅色的汪洋。
數萬軍兵一線排開,龐大的軍陣綿延數裡之地,幾乎遮蔽了整個郊野。
刀槍如麥穗,戈戟似麻林,旌旗蔽空接天連地。
陳望頭戴三旗日月盔,內穿麒麟服,外罩亮銀魚鱗甲,鞓帶腰刀,立於望台之上,審視著整個戰局。
就在前方不遠處的炮兵陣地中,一眾炮兵正在有序重新裝填著。
“清理炮膛!”
一名身穿著輕便鎖子甲,頭戴笠盔的千總站在炮兵陣地的中央,高聲的呼喊著。
隨著他的呼喊,一聲嘹亮的哨音隨之響起,緊接著一眾身穿著鴛鴦戰襖的炮兵們快速的行動著。
負責清理炮膛的軍兵拿起手中的長杆毛刷伸入炮膛之中,快速的清理了起來。
隨著一麵麵的小紅旗被跪在火炮旁側的炮長舉起,炮兵千總也隨機下達了第二道命令——裝填。
隨著命令的下達,又是一聲哨響,炮兵陣地的旁側紅旗落下,藍旗升起。
負責裝填的炮手快速的將炮彈和裝藥包推入炮管之中。
緊接著一直站立在旁側拿著推彈杆的裝填手也是立即上前,將炮彈和裝藥包繼續推至炮管的最深處,將其進一步的壓實。
同時火門手也是上前,拿起手中的錐子,從點火口插入。
這麼做是為了紮破裝包,以方便之後的點火工序,隨後便在火門處灌滿了火藥防止好了引線。
“實心彈裝填!”
一直負責觀察的炮長高聲的呼喊著,隨即又舉起了手中的藍旗。
“實心彈裝填!”
緊接著更多的聲音響起,一麵麵紅旗變為藍旗。
隨之而來的便是炮兵千總揮下的軍刀,以及射擊的軍令。
“放!”
炮兵陣地豎起的藍旗猛然落下,巨大的轟鳴聲瞬間便已經是響徹在了整個徐州城西。
宛若雷霆一般的震響聲幾乎壓倒了天地之間一切的聲響。
數十枚炮彈越過了徐州城西的郊野,狠狠的砸在了徐州城的外牆之上,一瞬之間便激起了無數的磚石土塊。
炮兵陣地的前方再度被濃霧所遮蔽。
新一輪的裝填又重新開始了。
炮兵們重新將因為巨大後坐力而退後的炮車恢複到原位。
站在陣地後方望台的幾名將校,手持著望遠鏡仔細觀察著炮擊效果,並用炭筆快速的記錄在文冊上。
這些文冊上記錄的,都是火炮使用的要點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胡知禮不僅僅隻是帶來了第二正兵營的四千餘名戰兵,還帶來了對於如今戰事最為需要的東西——火炮。
不是那種小口徑的火炮,而是二十門十八斤炮,八門二十四斤炮。
漢中軍的火炮用的是炮彈重量作為命名。
十八明斤換算西製就是二十四磅炮,已經脫離了野戰炮的範疇。
而二十四明斤,已經是達到了三十二磅,無疑是真正的重炮。
十八斤炮重達兩噸多,已經需要十餘匹馱馬來拖拽。
而二十四斤炮這樣的重炮,移動更是艱難,算上炮車總重量已經超過三噸。
後勤處為每一門二十四斤炮,準備了四十八匹戰馬,輪換拖拽。
胡知禮帶領步兵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些重型火炮是提前出發的,從漢中到徐州,走了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
每門炮都配備了十名炮手,十名實習炮手。
設置實習炮手,是為了之後作打算,人才貯備計劃。
除去炮手之外,又配步兵十名,用來協助火炮移動、調整火炮角度,同時充當護衛。
每門炮共有三十人,二十八門炮算上各式人員,共計一千零四十三人,設炮兵千總一名統領。
為了讓這支炮兵過來,沿路陳望調集了重兵護衛,在這支炮兵進入了南陽府境內之時,陳望甚至將近衛騎兵營派出接應。
哪怕是整個河南並沒有多少的匪患,最大的義軍還是一出自導自演的戲碼。
但是陳望仍舊是沒有放鬆半分。
原因很簡單,實在是太貴了。
不僅僅火炮貴,炮手更貴。
所有的炮手都是從各軍之中精挑細選而來,熟讀炮兵操典,精通算術,都會校準火炮的刻度,有著不短時間的操炮經驗。
這些炮兵都是寶貝中的寶貝。
火炮丟了隻需要花費銀錢便可以再造,但是這些熟練的炮兵死一個真的就是少一個。
陳望放下了手中望遠鏡,硝煙散去之後,徐州外城的情況被陳望儘收於眼底。
重炮造成的破壞極大,徐州西城的箭樓、女牆、城垛幾乎都被損毀,外包的磚石散落在城外,土石崩解甚多。
被重點轟擊的西南角城垣已經是百孔千瘡,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倒塌。
眼見陳望放下望遠鏡,站在陳望身側的胡知禮上前了一步,向著陳望彙報著漢中鎮下的火炮問題。
“炮廠的規模相比於十三年時,又擴了一倍。”
“如今鎮下各營,除去第一正兵營外,按標準,其餘五個正兵營俱列裝七斤炮五門,五斤炮八門、三斤炮二十四門,合三十七門每營。”
近衛騎兵營作為騎兵營,並沒有配備火炮。
而第一正兵營由陳望直屬,標準自然也是比其餘五個正兵營更高。
第一正兵營有九斤炮八門,七斤炮二十門,除此之外並沒有裝備除此之外的其他型號火炮。
九斤炮就是西製的十二磅炮。
十二磅炮已經是最重的野戰炮了。
“除此之外,編外還有兩個獨立炮兵連,用作訓練,兩個炮兵連各有九斤炮八門,合計十六門。”
“如今鎮下大小火炮合有二百二十九門。”
陳望微微頷首。
兩萬五千人配二百二十九門火炮,差不多是每百人配一門炮,這樣的火力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極為恐怖的存在。
同時期的歐洲,正處於三十年戰爭的關鍵時期。
在1643年,也就是現在的兩年後,崇禎十六年時。
法國與西班牙在羅克魯瓦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