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考成_寒門宰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考成

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考成(2 / 2)

章越道:“半年改製來如何,諸位也看到了,下麵仍是虛於任事!”

“說實話本相是不怕將天下官員裁撤掉一半,再召另一半!但如此一來要多少人哭,多少家哭呢?”

“然而欲治國必先治吏,又如之奈何?”

蔡確看了一眼,彆人都以為章越是虛言恫嚇,畢竟真裁撤一半的官員,這是當年範文正公削三冗時想都不敢想的事。隻有他蔡確知道章越如今真的有將當今官員進行大改組,大換血的計劃。

這也是章越一貫的手段,同時做兩手準備,你要威脅彆人,也是有真東西在那邊的。

所以蔡確也不確定,到底哪個是章越的本意。

蔡確道:“丞相,我有一事不明,陛下原意是三省體均,但如今大事都操於中書,這是為何呢?”

章越道:“文書經中書與門下相互往複,如此大事慢而難決。”

“所以我與王丞相商量過了,若是小事,可不經給事中錄黃,畫黃。”

“原來如此。”蔡確沒有再說,再說下去二人就要撕破臉了。

章越見蔡確這般,然後彆過了頭道:“方才右丞所言賞罰之道,可以再言之!”

身為右丞的王安禮繼續道:“丞相,下官以為當今之事,急在掃無用之虛詞,求躬行之實效。”

“堯舜時右五載一巡守,漢時有上計之事,今要在各部各衙間,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李清臣反對道:“丞相,治國之事貴在持之以恒。”

“考責之法雖好,但下麵官員人心不服,力若不行,也是難以為繼。”

王安禮道:“丞相,要治天下莫過於垂法而治,若無以事責人之法如何能成?”

李清臣針鋒相對地道:“丞相,治天下在人不在法。這些釋法術而任心治,堯不能正一國之言,已近法家之謬了。”

黃履道:“丞相,過去都是考人,而不考事,隻考於官員之品行道德,卻不考於官員辦事之勤惰。”

“戶部發文至某州,三月不聞,直到再度發文,方才回複前文,說是路上耽擱了。有司怠慢如此!”

“這令天下官吏頓生安逸之感,於官場上苟且偷安。而今就是要避免空文,應付文字。”

章越聽著黃履等人議論,自己則想到了很多。

王安禮道:“丞相,下麵官員多有建言獻策,不少都是真知灼見,但到了有司都畫一個‘可’。”

“恕下官愚昧,不知可字何意?要不要行?要不要辦?最後一個可字,還是束之高閣,不責其果,不責其效,最後再好的建策,都成了一紙空文。”

“甚至朝廷明旨下文了,下麵官員也是不行,儘管朝廷再三諄諄教導,下麵官員皆恒作恭順之狀,但轉頭就丟在一旁。”

章越聽聞也是好笑。

改製就是這般,你對抗的敵人,好像不是具體的一個人兩個人。

但你又好像每天都在與空氣打架一般。

這些年自己親手任用,拔擢的官員還相對好一些,但那些不是自己派係的呢。

其實對於不聽從的官員,也有各有理由。比如有能力的,如粟三度拒絕華野渡江的要求,這換了任何一個人誰敢,但最後還是尊重粟的請求。

因為這是對能力的尊重,這樣反對是可以允許的。

可是大宋的問題,就是下麵這般人太沒執行力。

所以章越在改製初定之後,祭出明朝‘考成法’這大招來。

就好比你造車,之前造的是車子,考成法就似一個引擎,沒有內外配合就是行不通。

事要一步步來,飯要一口口吃。

想到這裡,章越肅然言道:“仆以為王右丞之意可行。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下麵官員聞言都敬畏地聽著。

“若詢事不考其終,興事而不加屢省,雖使聖君明臣,也不足以有得績之效!”

“要如何言之必行,行之必果?仆以為此法可行!”

……

章越這日都堂上所言,被抄錄到邸報。

而身在鐘山歸老的王安石,坐在毛驢旁正緩緩翻閱。

等到他讀到‘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王安石不由身子一震,自言自語地道:“此考成法甚好啊!”

“為何老夫當初沒有想到!”

說完王安石遺憾之情露於言表。


最新小说: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紅溫了 玫瑰無原則,心動至上! 王者修仙:開局一隻小妲己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裸辭做保姆,她成上流社會香餑餑 修仙風雲之恩怨情仇 桃源戰記 噬日靈骨 洪荒:先天陰陽蛟,再無金蛟剪 偽裝深情,假死離開後京圈父女齊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