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_寒門宰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

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1 / 2)

蘇轍之言令章越微笑而不言語。

蘇軾兄弟和蔡京兄弟在政治理念上都與章越其實都有所出入。

其實這都很正常。

蔡京蔡卞執政理念雖差不多,但繼續細分下去也是有出入的,否則日後二人也不會鬨翻。

甚至蘇軾蘇轍兄弟也是一樣,他們理念也是不同。之所以二人兄弟之情如故,可能也是兄弟感情更加深厚,同時也沒有經曆共同身居高位的考驗。

現在肩輿抬著章越往中書行去,他宰相任上剩下最後一年任期,不願意再大折騰了。

他想讓自己身邊的人更好一些。

蘇軾兄弟,現在蘇軾因為出使高麗有功,回朝改製後出任禮部郎中,蘇轍則出任右諫議大夫。

這也是元豐改製後的新變化。

諫院因與禦史台職能重複被廢除,而設立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等官階名,正式為諫官。

其中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及給事中等屬門下省後省;右諫議大夫,右司諫,右正言及中書舍人屬中書省後省。

後省,也稱作外省。

從隋唐實行三省六部製開始,中書門下二省就有內省外省之分。

改製之後,雖然中書門下二省外省名義上是屬於中書門下二省,其實原先的本意是獨立於中書門下之外,對二省一個監督作用。

蘇轍身為右諫議大夫就是中書後省。

不過現在中書後省就是章越當初官製詳定司的另一塊招牌,而當初與蘇轍同在詳定司的陳瓘已出任右司諫,連黃裳都已出任右正言。

對於跟隨自己的人,章越不僅從不吝嗇,還要保障他們以後都有‘一口飯’吃。

章越一直有個信條,對自家的兄弟絕對要儘心竭力,仁至義儘!

同時這一次改製,崇文院為秘書省,同時昭文館、集賢殿大學士等都被廢除,數百年來宰相所帶職名亦被取消、監修國史隻作為修史時宰相或執政的差遣。

特彆是館職名這個體係被廢除,外任官才帶直龍圖閣等職名。

官職名的初衷就是太宗皇帝,要在官製中創造另一個體係,讓擁有館職名的官員,在升遷中獲得一條快車道,專門用於提拔文學之臣(自己的心腹)。

晏殊、楊億、歐陽修等無數大佬都是從這一條線上來的,‘館職’也是後世躋身重臣的必要條件。

現在直龍圖,龍圖閣學士,直學士館職這些都已成為曆史,文學之臣體係從此瓦解並不複存在了。

官家的初衷通過元豐改製,館職的體係再也不存在了,而是融入正常的官製中。

但章越搞了一個‘太學係’出身,以‘義’治國,等於又形成一個新的體係,其實這二者的思路是如出一轍的。

以後取代文學之臣體係的必然是經義之臣的體係。

合並體係之後再在原有體係內再創造一個新的體係,用意是讓章越自己的執政思路得以延續。

下麵再通過考成法,改革科舉,暗中改組換血吧。

章越頭枕在輿椅上,看著宮闕城牆勾勒出的天空,臉上神色不斷地變化。

他在任內能辦到事還是很有限的,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再過一年自己宰相生涯就要落幕了。

但自己走了,這些跟隨自己的人怎麼辦?

章越睜開眼睛,一旁的蘇轍緊緊跟隨在肩輿旁。

章越道:“子由!”

蘇轍道:“丞相!”

章越道:“聽說之前子瞻借文潞公之名批評章子厚提議在河北行榷鹽之議?”

章越向蘇轍看去,蘇轍道:“是的,丞相,是有此事!”

章越搖頭,事情起因是章惇覺得河北戰備不足,朝廷又撥不出多餘的錢,於是重操舊議再次提出在河北各路實行榷鹽法。

這一次章惇認為,一個是天下各路都有食鹽官榷,為何唯獨河北各路百姓不能共同一起沐浴此皇恩浩蕩?陝西也邊地,同時實行官榷,為何河北不行。

另一個理由是,河北奸商太多,賺取利潤太過暴利,官榷這錢朝廷不賺,都便宜了那些倒賣鹽貨的奸商。


最新小说: 穿越紫徽大陸 一把斬魄刀,我即是忍界天災! 大唐:開局邀請李二一起造反 我靠毛茸茸緝凶,帶飛祖國被收編 穿成七零病西施,痞帥硬漢抱著寵 混沌絕獄 小米重工,第一次創業! 我在水災遊戲裡搞經營基建 嫁紈絝少帥小叔後,渣男為我殺瘋了 錦堂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