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幾人睡到了自然醒,吃完早飯葉知語就和子桑珩之還有柳晏林直接來到了工廠,此時所有的工人都已經站成一排等候差遣。
葉知語粗略的看了一下環境,不愧是柳家工匠出手,製作的跟自己給出的圖紙一模一樣,三萬個瓶子整整齊齊的碼在一邊,從大晟運過來的白砂糖也像小山一樣堆在另一邊。
葉知語看的十分滿意,對著柳晏林說,“罐頭製作需要工期,窯廠那邊還需要繼續定製。”
柳晏林說,“放心吧知語,我讓柳家的一個管事已經聯係了其他地方的窯廠,可以保證罐頭廠每日一萬瓶的用量。”
這個數字,就連葉知語聽到了也驚訝不已,不愧是天下第一商,自己問的就是多餘,人家把生意做的這麼大,走了一步便會想到後麵的四五六步。
自己還是隻管技術方麵吧。
一切檢查完畢,接下來就直接可以製作了。
葉知語葉顧不上照顧子桑珩之,直接吩咐宮人開始燒柴點火。
罐頭製作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將削皮處理的水果放入罐子中,加上大量的白糖和水,上鍋蒸熟,然後趁著還有熱氣立馬將塞子堵住罐子口。
裡麵的液體慢慢變涼,空氣減少,就形成了真空,再加上白糖本身就能防腐,所以可以長期保鮮。
但是每一種水果蒸的時間不同,那就需要慢慢調試。
柳晏林和子桑珩之幫不上什麼忙,隻能在一旁乾瞪眼。
葉知語有條不紊的指揮著工人們乾活,自己的手也沒停下來,事無巨細,一步一步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因為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南夷,剩下來的事情,還需要他們自己獨立完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在柳家派來的負責人個頂個的聰明,葉知語隻說了一遍就全部清楚了。
於是便找了個凳子在一旁等候,等待著第一批罐頭的出爐。
工廠最中間架起了一個巨大的蒸鍋,一次性可以容納五百瓶,由三個人共同看著火,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鍋爐便升起了陣陣白煙。
葉知語數著時間,沒一會兒第一鍋便出爐了。
滾燙的熱氣伴隨著甜蜜的果香,頓時彌漫在整個廠房之中。
工人們大多數是南夷的百姓,哪裡見過這樣神奇的東西,紛紛好奇不已的湊上前來看。
子桑珩之上前幾步,站在葉知語身邊,熱氣散去,五層蒸籠,每一層都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一百個罐頭,大小相同,就連裡麵的果子分量都一樣。
葉知語吩咐工人們隔著棉布將罐頭全部卸下放在一旁晾涼,順便塞上橡木塞看看冷卻之後的密封情況。
這一鍋全部是黃桃,經典的水果罐頭,雖然黑色的瓷瓶無法看到內裡,賣相上麵有所欠缺,但是在物資匱乏的古代,已經是上好的吃食,當然了,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
不過這不是葉知語現在要考慮的問題,這個時代貧富差距太大,就像自己原先在葉家村,一個雞蛋一文錢,一斤肉十五文,就算是這樣,一年吃幾次肉已經算是奢侈。
因為每家每戶一年可以支配的錢財大多隻有一二兩銀子。
然而回到薑家之後,各房小姐每個月的月錢就五十兩,夠普通百姓半輩子的花銷。
自己原先的世界何嘗不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