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軒的強硬回複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讓真金十分頹喪,無力感隨之籠罩全身。麵對內外交困的局麵,繼承皇位的他宵夜旰食殫精竭慮,時常夜不能寐。在外部,霹靂軍步步緊逼,誓言要光複漢唐故地,要將他們逐向西方,這顯然是逼蒙元與窩闊台、察合台和金帳汗國惡鬥。雖然他明白這是歐陽軒驅虎狼之計,卻對這個陽謀毫無辦法。在內部,不少貴族大臣對其與霹靂軍和議不滿,甚至腹誹其軟弱無能。如果不是阿術、博羅歡及漢軍世侯的強力支持,恐怕他已成為廢帝了。在這短短兩三年時間裡,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衰老,年紀輕輕便兩鬢斑白。
襲擊朔方州乃是他暗中授意。這事做的極為隱秘,隻有他塔出兩人所知。為了防止走漏消息,真金並沒有給塔出詔令,而是單獨召見了他,口授了命令。之所以選擇塔出,不僅因為塔出是強硬派的首領,也是因為其部裝備火器。這兩年來,蒙元政權用數萬匹戰馬和大量牛羊從霹靂軍購置了五個團的火器,除了阿術和博羅歡這兩個心腹的軍隊外,也給了一個團的裝備給了漠南的塔出部。這不僅是為了安撫強硬派,也是為了和霹靂軍翻臉作準備。如果塔出襲擊朔方州能得手,證明蒙元軍隊有能力守住草原,增強與霹靂軍討價還價的能力。如塔出兵敗,則正好借機清洗強硬派,增強自己對朝野的掌控力。
雖然對塔出兵敗有心理準備,但真金卻沒有料到其敗得如此之慘。一萬五千騎兵在占據火力優勢的情況下,不僅沒有拿下雲中、包頭兩個縣,反倒損失了二千餘人,而對方隻損失了幾百平民。如果與霹靂軍正規軍交戰,豈不敗得更慘?此次慘敗讓真金認識到,蒙元與霹靂軍的差距並不僅僅是火器,而是全方位的。眼下霹靂軍不僅據有整個漢地,不管人口還是財富都呈碾壓態勢,等再過幾年他們消化了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和河湟穀地這三個良馬產地,蒙元更無力與之抗衡。有如在一個身強力壯的巨人身旁整日惴惴不安,不如早日遠離。
在逼塔出自殺前,真金曾承諾禍不及家人。塔出一死,他便將其家族成員貶為奴隸,因為不如此,必然會招來霹靂軍的強力打擊。隻不過真金還是低估了霹靂軍,雖然沒有證據,但歐陽軒仍猜到了他才是幕後主謀。歐陽軒派使者聲稱,蒙元政權駑下不嚴,須得巨額賠付才能告慰死難的朔方州百姓,同時霹靂軍的火器的價格翻倍,且隻能裝備給漠西的蒙元軍。眼下統領蒙元漠西軍的是忽必烈的四子北平王那木罕,其如果有了火器必然會威脅到真金的皇位。要將火器繼續裝備阿術和博羅歡等心腹的軍隊,唯有將他們調到遙遠的漠西。
真金選擇了接受霹靂軍的條件,因為不接受的下場隻有一個——敗亡。霹靂二十二年九月,趁著秋高馬肥之際,真金率皇室大臣離開了哈拉和林,往西部的可敦城而去。在這之前,阿術和博羅歡已率大軍與西部的那木罕和安童彙合,往窩闊台汗國而去。得知消息的海都驚慌失措,他一麵聯係察合台汗國,調集兵馬準備抵抗,又將婦孺老幼及牛羊牲畜往西方的金帳汗國方向轉移。在兩年前,海都率三大汗國聯軍進攻哈拉和林,在勝利在望時卻在火器打擊下一潰千裡。那次慘敗給海都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自此有了火器恐懼症。如果對方沒有火器,他很自信能將真金這個後輩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與此同時,漠南草原上的部落也在做著撤離準備。塔出身死之後,真金借機對蒙元政權內部進行清洗,又責令漠南諸部交出大批財物賠付霹靂軍,使得強硬派的勢力大為縮減,再也不敢抗命不遵。朔方州事件後,霹靂軍的態度也越發強硬,曹軒率第一軍已屯兵邊境,吳青的海軍陸戰軍也在遼東方向作準備,北方公司的混成旅也自森林地帶逼近,擺出了蒙元不走便要大戰的姿態。漠南的蒙古軍隊和部族雖然心中憤恨,卻也隻得準備退往漠北。在肥美草場和身家性命之間,他們自然懂得如何取舍。
河西走廊的霹靂軍也在做著準備,準備來年春天往西域進發。在霹靂二十一年春時,隴右的霹靂軍第四軍兵發兩路,一路進軍河湟穀地。當地的蕃人和吐穀渾部落苦蒙古人久矣,紛紛起兵響起。內外夾擊之下,蒙古人的勢力在兩月之內便被肅清。另一路由董虎親率。他們翻越烏峭嶺後,向宗王昔裡節和察合台汗國派來的軍隊發動了攻擊。在霹靂軍的雷霆攻勢之下,宗王昔裡節在武威(涼州)一戰中身死,其軍隊也隨之土崩瓦解。河西走廊自唐末之後,又重歸中原懷抱。昔裡節死後,麾下的殘軍大部分隨察合台汗國退往西域,少數潰兵留了下來,成了為禍周邊馬匪。
正是這些馬匪讓董虎一度焦頭爛額。由於兵力有限,第四軍隻能控製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城及長達二千餘裡的交通要道。馬匪們利於熟悉地形優勢,以廣闊的沙漠、戈壁和山地為掩護,頻繁襲擊屯墾點、草場和驛站,這種情況直至霹靂二十二年春才有了改觀。一方麵是第四軍士兵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成了騎馬步兵,機動性有了極大改善,不再被馬匪牽著鼻子走。另一方麵是第二、三軍的騎兵師奉令調到了河西走廊。這兩師有了河西走廊的充足的良馬,戰力更上台階。在他們的合力圍剿之下,馬匪們要麼人死身滅,要麼往西域逃去。
按照歐陽軒的命令,董虎將率西征軍進攻察合台汗國,並恢得西域的漢唐故土。西征軍由第四軍的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二、三軍的騎兵師組成。前兩者為雖是步兵師,但配套了大量的戰馬和駱駝,其機動力大增,適合在廣闊的西域行動。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西征軍將以敦煌為前進基地,在拿下哈密力(伊州)之後兵分兩路,一路往往大唐的北庭進軍,另一路則南下,前去收複龜茲﹑於闐﹑碎葉﹑疏勒安西四鎮。之所以沒有在剿匪結束之後立即進軍西域,並非敵人軍力強大,而是因為要籌措糧草和收集情報。西域地廣人稀,又多沙漠戈壁,如果糧草情報等後勤沒有做好,一旦糧儘或走錯路途,將會給西征軍帶來滅頂之災。
察合台大汗篤哇本是海都所立,但在海都兵敗哈拉和林之後起了異心,又暗中與蒙元政權交好。篤哇從真金口中得知了霹靂軍誓言要收複漢唐故土的消息後,心中大駭——察合台汗國儘在其中。故昔裡節兵敗的消息傳來之時,他已心生往西之意。眼見海都將察合台汗國婦孺老幼遷往西方,他也如法炮製,準備一旦戰事不利便往西逃竄。海都和篤哇的動作,自然沒有逃過金帳汗國的眼睛。金帳汗國雖然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軍力要超過察合台和窩闊台汗國,但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名義上的屬國白帳汗國和藍帳汗國已是聽調不聽宣。時任大汗忙哥帖木兒明白,如果阻擋篤哇、海都兩人西遷,結果隻會兩敗俱傷,白白讓真金撿了便宜,故他並沒有派兵阻止察合台和窩闊台汗國湧來的難民,而是下令部屬往更西部的欽察草原和羅斯諸公國方向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