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麵對斥責,劉政卻是一副置之不理的模樣,拱手對蘇曜說:
“府君固有拳拳愛民之心,不過依在下看,怕是行錯了方式。”
“你說.什麼?”
這一回,輪到了牽招驚訝了。
他沒想到,自己一乾人等議了半天的方略,剛剛推行竟然就遭到了質疑。
連蘇曜也是微微皺起眉頭,沉聲道:
“這位.劉曹掾,何出此言啊?”
劉政挺直腰板,語氣堅定地說道:
“府君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看似是利國利民之舉,然而,遼東局勢複雜,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
眼下,百姓雖苦,但府庫空虛,若無充足財源,如何支撐起這些宏大的計劃?
輕徭薄賦固然能贏得民心,但長此以往,郡府開支何以為繼?若遇戰事或天災,又該如何應對?”
此言一出,堂下眾人議論紛紛,有的點頭讚同,有的則麵露疑慮。
蘇曜則是心中一樂,沒想到這個大眾臉,還看到了這一層,還是有點能力的嘛。
不過,這自然不是問題。
不需蘇曜回答,牽招便站出來駁斥道:
“劉曹掾所言固然不差,但你這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此時發言未免早了一些吧。”
輕徭薄賦和大力發展之間矛盾的問題,牽招當時就提出過,他們自然有著解決的辦法:
“輕徭薄賦隻是第一步,旨在恢複民生,安定民心,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牽招頓了頓,繼續說道:
“至於你憂心的財源問題,我等早已有所籌謀。”
“一來,通過拍賣戰俘、變賣繳獲物資,可暫時緩解燃眉之急。
二來,勸農重耕,清查田畝,開拓商路,拓展財源,重建朝貢等都能持久增加收入。
而且,有府君所帶精兵強將作保障,此地郡兵大可鑄劍為犁,精兵簡政,解散掉冗餘兵員,恢複生產,這亦是節省開支的重要手段。
此外,府君還將整頓吏治,清除貪腐,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如此多管齊下,遼東安能不定,劉曹掾又何須憂慮。”
劉政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確實沒想到這些人往後還有這麼多規劃。
不過,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觀點。
“便是如此的話,這推廣農藝,興修水利等,更是沒甚麼必要了。”
“這,又是何道理?”
牽招氣結道:
“你可不要說什麼此地水利完善,農藝精湛之類的胡話。”
“我等來時所見,爾等這大好土地是遍地拋荒,不但有沼澤縱橫無人開墾,更是沒有一點便民水利工事,莫說比中原熟地,就是幽州塞內的土地開發也遠勝爾等。”
“功曹所言確實不差。”
劉政點了點頭,對於這些人的前期調查還是頗感欣慰的,但是.
“實在是沒有必要啊。”
“什麼???”
緊接著,劉政便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牽招說的一點不假。
遼東之地,土地平坦,多是未開發之處女地,百姓們的農具和農藝水平也參差不齊,多是原始方式。
但是,一切都是原因。
“地廣人稀,何須大動乾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