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恭喜大將軍!”
荀攸當即報喜說:
“馬騰賊子懾於大將軍兵威,倉皇而逃,雁門關之危解除,我軍無需再分兵應對,當留下部分軍隊駐守後立刻回師洛陽,以處理科舉之變。”
科舉之變,沒錯。
就在馬騰撤軍的消息傳來之前不久,洛陽的消息也通過驛使快馬加急,送到了蘇曜軍中。
本來,眾人還在猶豫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現在馬騰主動撤軍,簡直就是瞌睡了有人遞枕頭,正合心意了。
於是乎,眾人便都說請蘇曜先快馬回京,處理國事,這邊交給自己等人便好,然而.
“馬騰賊子作惡多端,殺我百姓,占我城池,安能不予嚴懲,反倒放虎歸山?”
眾人聽聞蘇曜之言,紛紛麵露難色,軍師荀攸率先開口勸阻道:
“大將軍,如今科舉之事在洛陽已鬨得沸沸揚揚,寒門學子群情激奮,若不及時趕回處理,恐生大亂,動搖國本。”
“馬騰雖作惡多端,但他既已撤軍,短時間內對我軍已無威脅,且他此次撤軍定有防備,貿然追擊,恐難有成效,還望大將軍以大局為重,先回洛陽主持大局。”
荀攸一開口,其餘隨行文官們是紛紛響應讚成。
有說科舉乃天下頭等大事的,也有說馬騰英勇善戰,撤退不會全無防備,追擊不宜的,還有說如今洛陽局勢不穩,各方勢力暗流湧動,若蘇曜不及時回去坐鎮,恐被心懷不軌之人趁機生事的。
總之就是讓蘇曜分清輕重緩急,不要舍本逐末。
然而,蘇曜大手一揮:
“諸位所言,本將軍都明白。但馬騰此賊,如今占據關外之地,若任他整合領土,勾結胡虜,以他窺伺中原的野心,我邊疆定然烽火連連,百姓無一日不寧!”
“故而,絕不能把這個隱患留待以後!”
“至於京中之事,不但有盧公,王大夫等人坐鎮,我還命王淩親自回城,協助都察院辦案。”
“我相信定能不負所托,處理好科舉之事。”
說罷,蘇曜便喊人備墨,提筆揮毫,給萬年寫了一封密信,命隨行親軍護送驛使,快馬加鞭送往洛陽。
在信中,蘇曜一方麵傳達自己的精神與任務要求,另一方麵也鼓勵小萬年,要堅定信念,不要被那些妄圖破壞科舉製度、維護舊有利益格局的世家大族所嚇倒。
他告訴萬年,科舉製度是為天下選拔賢能之士的重要途徑,關乎著大漢的未來,絕不能因一時的困難而動搖,要銘記他們改革的目的——打壓,平衡代表舊勢力的關中與中原世家,提攜寒門和邊郡世家以穩固大漢根基。
在信中的最後,蘇曜寫道:
“盧公乃海內名儒,學界泰鬥,王允則剛正不屈,嫉惡如仇。”
“若有政事不決,可多詢計於二人,此乃堂堂正道。”
“賈詡郭嘉,雖官職低微,但其胸有奇謀,善出詭道之策,若逢困局,遇常規之法難以破解,可問策於他們,當可柳暗花明。”
交代完諸事後,蘇曜在最後又畫了一個小小的卡通圖案,那是一個穿戴盔甲的將軍拿著劍追砍怪獸的畫麵。
末了,在下麵蘇曜又寫幾個小字:不要害怕,放手去乾,一切有我。
接著,蘇曜將信封好,交到親軍手中,目送他們匆匆離去,踏上回返洛陽的歸途。
然後,很快的,蘇曜在關內的大軍就行動了起來:
“追擊馬騰!”
“把所有騎兵都集中起來,隨我出擊。”
“勿使賊人逃脫!”
在蘇曜令下,關羽、張飛等人匆匆出列,抱拳應是。
隨即,騎兵們迅速集結,戰馬嘶鳴,馬蹄踏地,揚起陣陣塵土。
蘇曜本人更是一馬當先,揚起手中長槊,星夜疾馳,狂追馬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