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真正的糧食,土豆、番薯,確實也能當糧食吃,可不能像麥子、水稻、玉米一樣年年在一塊地上耕作。
高產的背後是吃地力,今年在這一畝地上種了之後,明年你需要換一畝地再種土豆、番薯,讓原來的地休息下,或是種麥子等。若是認定了這一畝地,年年種土豆、番薯,那這一畝地不出三年就會變得貧瘠,逐漸減產,甚至於難以耕作。
所以瑪雅人需要燒荒開墾新的田地。
至於印加,高原上田地相對較少,沒辦法總是燒荒,可耐不住人家羊駝多,羊駝糞便也多,拿出來就能肥田……
“陛下,這是花生,剝開之後可以吃……”
“這味道,是糧食的味道。”
朱元璋嘗了口花生,又剝開來一個,將手中的兩個花生粒遞給馬皇後嘗嘗。
禮樂聲,進獻聲,群臣與耆老的議論聲,交織在一起。
這一場進獻進行得相當慢,一些耆老體力有所不支,顫抖著也不願意離開,畢竟皇帝、皇後等人都在,而且還在進獻番外之物,看那模樣,都不是大明所有。
這種大場麵,活了一輩子也是頭一次見,堅持堅持,回去之後還能吹噓幾年。
顧老夫人帶著張希婉等人站在人群前麵,看著高台之上與帝後說笑的顧正臣,神情很是放鬆。
人安全回來了,那就沒什麼好擔憂的。
張希婉整理了下發簪,目不轉睛地看著顧正臣。
顧治平很想衝過去,告訴顧正臣這一年多以來自己學到了什麼,做到了什麼,又怕壞了規矩。
林誠意抱著女兒,盼著顧正臣能早點過來。
顧老夫人看了看,問道:“嚴桑桑去了何處?”
張希婉指了指船上:“還沒下船,方才見她走動了。”
顧老夫人麵容慈和:“這次朝廷給水師的禮遇讓世人震驚,定遠侯府也算是蒙受大恩了。隻是,這般事背後,難免會有人盯著顧家人,一旦被人抓住把柄,興許又是一場風波。”
張希婉明白這個道理。
這高產之物事很大,帶來的非議更多,看看那些官員就知道,他們一旦彈劾起來,可不一定隻盯著農作物一件事,還可能連帶著顧家人一並寫到文書裡,弄出個十宗罪之類的一並說。
不過定遠侯府也不怕,夫君回來了,而且還立下了這等大功,在產量沒證實之前,沒人能動夫君,在產量證實之後,那夫君也不是他們想動就能動的……
張希婉想到什麼,輕聲道:“山西來人應該會在兩日後抵京,到時候——”
顧老夫人思忖了下,目光看向顧正臣:“讓他決定吧。”
張希婉了然,也清楚母親這是退讓了一步。
進獻持續了兩個多時辰,至尾聲時,印加人查斯基、卡帕等人,瑪雅人艾珂、蘇南,下船參拜帝後。
查斯基、艾珂等人以不太熟練的漢話,山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