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州城。
葉無坷抬起頭看了看,有一隻信鴿在他頭上飛繞了片刻後落了下來。
三奎上前將信鴿上的密信摘下來,打開後遞給葉無坷。
“左驍衛大將軍楊晉安急報。”
葉無坷看完之後就把紙條遞給眾人傳閱。
“此前七縣有匪患攻城,當地廂兵在土匪來之前就先行散去。”
葉無坷道:“楊大將軍接到急報之後,分派兵馬清剿匪患,現在七縣匪患已平。”
“但左驍衛兵力過於分散,全都在各地監督收糧分糧,他自帶一千八百人已在趕來的路上。”
餘百歲歎道:“遼北道實在是太大了,將近四萬左驍衛不得不分兵出去,堂堂大將軍,隻能帶一千八百人過來支援。”
三奎道:“好在是城外叛軍一時之間想破城也難,看他們攜帶的糧草不多,幾日之內不能破城也就散了。”
說到這又搖了搖頭:“怕是很快就有叛軍援兵到。”
餘百歲嗯了一聲:“左驍衛善戰,一千八百人足以破敵,若能入城防禦,就算來兩萬叛軍也打不破這冰州。”
三奎說:“就算不能破敵進城,楊大將軍那一千八百戰兵在城外牽扯,叛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葉無坷道:“我已經派人往冀州右翎衛調兵,但從冀州過來最快也要二十天。”
“至於左驍衛......遼北道各地的糧荒解決之後就能陸續趕來,快的七八天,慢的則要月餘。”
“就看叛軍有多決絕......不過他們不殺了我,朝廷裡的人也沒法勸說太子來遼北。”
餘百歲道:“太子就非得來遼北?”
葉無坷道:“我也還沒想明白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能迫使太子必須來遼北。”
餘百歲:“這就不是迫使的事,天下除了陛下能迫使太子誰還能?”
三奎道:“可如果太子不來,他們為何在遼北道如此大動乾戈?”
葉無坷道:“三奎哥這倒是誤會他們了,太子來不來他們也要殺我。”
三奎:“......”
倒也,確實如此。
不管太子來不來,葉無坷都得死。
如果葉無坷不死的話,遼北道的秘密就會昭然天下。
到時候不隻是要死多少人的事,天下商人的地位可能會因此直落千丈。
原本商人的地位其實就說不上高,也就是在大寧得以重視。
以前舊楚時候,商人雖也會控製官員但他們自身永遠都上不得台麵。
葉無坷如果不死,遼北道的官商勾結的事被天下皆知。
那下一步,朝廷必然是下大力氣在全國之內徹查。
彆說遼北道的商人盼著葉無坷死,天下的商人若得知此事也不知道有多少個盼著葉無坷死。
容得葉無坷繼續在遼北道查案,那要斷了多少人的財路?
想想看,徐績在遼北道促成如此局麵。
朝中官員這麼多年來竟無一人參奏......
就算是徐績這鍋蓋捂的格外嚴實,那遼北道地方官員為何一個參奏的也不見?
這早就已經不是幾個人的利益,甚至不是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的利益。
這個案子真要是徹查到底,那被砍頭的可能比西蜀道還要多的多。
可能都不隻是翻倍那麼簡單。
為何他們不惜用叛軍圍攻冰州的動作來殺葉無坷?
因為葉無坷真正要查的還沒開始查呢。
葉無坷來遼北道原本要查的第一件事,是空印案。
這才是會死很多人的大案。
那些人絕不允許葉無坷著手調查,所以哪怕是暴露有叛軍的事也不能讓葉無坷騰出手來。
“我多招人恨啊。”
葉無坷道:“才到冰州就斬了上百穿官衣的,如果我不死,空印的事能讓多少人家破人亡?”
餘百歲笑道:“你也知道你招人恨?”
葉無坷:“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餘百歲:“我又沒誇你......”
三奎道:“目前城中唯一的隱患......是缺糧。”
葉無坷道:“這哪裡是隱患,這是大家都看的到的事。”
餘百歲:“但對於叛軍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他們等不到我們糧草耗儘。”
他們最多隻敢在冰州停留十天。
十天之後,騰出手來的左驍衛就會陸續趕來。
叛軍再自負,敢和武裝到了牙齒且善戰不敗的左驍衛戰兵硬碰硬?
“報!”
就在這時候,秦焆陽派來的人到了道府衙門。
廷尉進門後說道:“城外叛軍已經停止攻城,看起來是在準備更多的器械。”
葉無坷點了點頭:“讓秦焆陽安排人輪流休息,讓協助守城的百姓都去歇著,叛軍到了再上城牆。”
廷尉應了一聲,轉身又跑了回去。
“叛軍在等援兵。”
葉無坷略微沉吟了片刻後說道:“尉遲大人要藏不住了。”
餘百歲多聰明,馬上就從葉無坷的話裡有了判斷。
“叛軍幕後那些人也不團結。”
葉無坷笑了笑:“雞賊。”
餘百歲道:“我再雞賊還有你雞賊。”
他說:“如果叛軍團結的話就不會等援兵,因為他們會直接派來更多兵力。”
“現在隻有這幾千叛軍在城外盤桓不去,就說明一開始就不是所有人都想出力。”
“如果這時候尉遲萬年還不出力,那其他人就更不會出力。”
他看向葉無坷:“尉遲萬年被人退出來當替死鬼了。”
葉無坷看向身邊廷尉:“多聽聽小公爺的話,漲見識。”
餘百歲立刻得意起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他看了看地圖:“這些叛軍大概是從燭舞峰下來的。”
畢竟在冰州百裡之內,最適合藏兵的地方就是燭舞峰了。
“原本燭舞峰是匪巢,現在是叛軍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