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來到三將營的軍營,
香案已經擺上。
劉耳、關紅、張黑跪在地上,寧拙身為他國之人,隻需要站立鞠躬即可。
使者取出聖旨,展開來,高聲宣讀一奉地承運國君詔日:
劉耳、關紅、張黑三將,勇武過人、忠誠衛國。爾等在近日伏擊戰中,全力作戰,抵禦敵勢,
以金丹修為將元嬰修士馬飛腿活捉,為我兩注國掃除一大隱患,立下赫赫戰功。
爾等於危難時刻奮不顧身,毫不畏懼,皆乃國之棟梁。現特命令將爾等三位將軍之官職由「遊擊將軍」晉升為「捕俘將軍」,以資鼓勵,並賞賜國力十塊。
軍師寧拙,雖為他國之人,然心係正道,奮勇參戰,不畏艱難。戰前,更為我軍獻上言詩,
言辭精準,預示戰局。並在伏擊戰中輔助軍隊,屢立奇功,殺敵無數。此等胸懷壯誌,當以嘉獎。
特賜國力四塊,以資鼓勵!
願爾等銘記此次殊榮,不負眾望,繼續奮勇殺敵,扞衛我兩注國威。
欽此。
三將連聲:「臣等謝恩!」
寧拙也隨聲附和。
「使者舟車勞頓,從王都一路趕來,著實辛苦,這邊請。」領旨結束,劉耳滿臉笑意,招待使者。
宴席快要結束時,寧拙來到使者身邊,塞給他許多靈石:「軍營簡陋,招待不周,還請使者勿怪。」
使者麵帶微笑,十分熟練地接過靈石儲物袋。不久後,他在三將、寧拙相送之下,離開三將營,回往王都複命去了。
深夜。
寧拙身處營帳中,仔細打量著國力磚。
修士們組建修真國度,國家上層會凝聚國力,製造出國力磚。
兩注國乃是水德建國,因此國力磚呈現黑色。
營帳內的燈火,映照在國力磚上,隱約可見細微的波紋,宛若深海暗流,這正是水德跡象。
寧拙用手掌摩著國力磚,磚麵冰涼,但又不像是冰塊那般刺骨。
這是寧拙第一次接觸國力磚,他之前隻是在書籍中看過多次。
寧拙促動神識,灌輸到國力磚中。
國力磚傳來一陣波動,籠罩寧拙全身,旋即就感應到了寧拙懷中的軍師印。
像是鎖扣得到了鑰匙,大門緩緩打開,從國力磚中外流出一絲國力。
國力被寧拙神識調動,先進入神海上丹田。
鏡台通靈訣!
伴隨著寧拙主動修行,上丹田中,國力化為恢弘之光,輻照四麵八方。
光輝照耀之下,無數鏡念叢生,效率奇高無比。
寧拙又將這絲國力調動中丹田氣海中去。
五行氣律訣!
國力灌輸,幾乎在瞬間,轉化為大股的法氣修為。
魔染血筋功!
同樣,到了下丹田中,國力轉化為血筋,使得血筋大地直接增厚三尺。
「妙極,妙極。」寧拙頓時感到三個丹田都鼓脹起來,全身都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充盈著。
這股力量溫潤深沉,帶有巨大的包容性。
寧拙淺嘗輒止,緩緩睜眼,滿臉驚喜之色。
因為就這麼短短的十幾個呼吸的時間,他的修為已經突漲了一小截,足抵他正常修行一個月的功夫!
「借助國力修行,等若是直接灌頂,無須苦修!」
「更關鍵的是,國力並無五行特性,能轉化世間一切功法的法力。」
「難怪古早時代,很多修士不惜性命,也要冒險扶龍庭。」
以伏擊戰的戰功來說,寧拙獲取的遠不如劉關張三將。儘管他的識言詩很準,但也隻是對三將營、紅花營有正向影響。
寧拙的戰功,很大程度上其實沾了劉關張的光。
如果沒有三將活捉馬飛腿,寧拙的戰功也不會分潤到這麼多。
這當中,也有劉耳上報時,特意加重對寧拙功績的描述的原因。
對於這些戰功,寧拙沒有猶豫,就都選擇了國力磚。
「若是伏擊戰之前,我麵臨這樣的選擇,或許還會猶疑。但親身經曆了戰場之後,國力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我的必選、首選,乃至唯一的選擇!」
伏擊戰帶給寧拙相當巨大的觸動。
有那麼一刻,他儘管是在軍陣深處,麵臨馬飛腿的回馬槍,也險些落敗陣亡!
而決定生死的那一刻,寧拙甚至連反應都來不及。
之後,他通過定向遁空,和孫靈瞳彙合,又全力以赴搶奪戰利品,也沒有時間去回顧。
一直到全軍啟程,再次趕回蒼林仙城的途中,寧拙才逐漸體會過來,感到了後怕。
「修為!」
「修為是一切最大的基石!”
「我的五行境界雖然高深,但沒有修為支撐,簡直是明珠暗投。”
「築基——弱小!」”
「金丹—仍舊弱小!」
「元嬰—·還是弱小!!」
這一戰,大大開拓了寧拙的見識。
這就是行萬裡路,遊曆四方的成效。
對於金丹、元嬰這樣的修為層次,寧拙當然很早之前就了解過了。在各種典籍上,他看過無數次。
然而,很多的人生感觸,非得是親身經曆,才能真正體會當中的份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要躬行,
身為築基級彆的他,哪怕身邊有無數同袍,也會被瞬間擊殺。
那些金丹級的千峰林修士,被劉關張三將連番斬殺,如屠豬狗!
強如隆爺這樣的元嬰級修士,到最後也差點被一把火燒死。
這些都是寧拙親眼見證的事實,而這些事實徹底激發了他心中的火焰。
「築基—.不夠!」
「金丹——也不夠!”
「元嬰—還是不夠!!」
「我要攀登上去,不斷地攀登上去,全速全力積讚修為。」
「我要成為強大的修士,我要掌握自己的命!」
險些被人擊殺的那一刻,寧拙甚至連反應的能力都沒有。他再不願意經曆這樣的悲哀。
然而,要積讚修為,談何容易呢?
孫靈瞳這樣的天資、悟性,修行到現在,也仍舊是築基期。
這不是他不努力,而是這就是正常的。
築基期的修行,幾十年算是少的了,正常是一百年左右。所以,很多修士臨到壽儘,都無法突破瓶頸,晉升到金丹期,也就老死了。
孫靈瞳這樣的速度,其實已經很快的了。
寧拙才隻有十六歲而已,晉升為了築基初期,他同時修行三門功法,且這三門都是世間頂流之功。
單練一門,就要積蓄比常人更多的靈力,消耗更多的時間、精力。
寧拙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再乘以三!
所以,孫靈瞳料定,寧拙修行必然是緩慢的,會耗時很長。
曾經,孫靈瞳也勸說寧拙,讓他不要著急。
世間之事,從未有完全優點,也沒有全是缺點的。
修行緩慢,耗時過長,且投入太多,這就是修行頂尖功法的巨額代價!
寧拙不想按部就班。
他現在遊曆天下,為救治娘親,走南闖北,甘冒奇險。他對修為有強烈的需求,巴不得自己在下一刻就成為大乘期的修士才好。
所以,他一直在積極地尋找加快修行的法門。
多虧了這個璀璨絢爛的修真盛世!
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不少修為積累的捷徑。
最常見的就是采取更高品質的功法、靈石、丹藥、法寶等等,其次是雙修、灌頂、吞噬轉化他人法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