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元的麵相清秀,一米七八的個子,不算矮了,大眼睛顯得有些蠢萌。
昨天周元琪就注意到了這個大男孩,隻是在方子業麵前,她不敢有任何放肆行為,現在的她,則是有心想要和胡青元攀談兩句。
胡青元輕輕點頭一笑:“是的,周師姐,我也覺得我可以跟著師父是我的福氣。”
“跟著方教授要求很嚴格吧?你是碩士,你本科發了幾篇文章?”周元琪好奇方子業這樣的青年才俊,招學生到底有什麼需求,是不是比自己的老師要求還高。
胡青元坦然搖頭:“師姐,我本科期間沒有發表文章,就隻是績點還不錯。”
“你平均績點有多少啊?”周元琪問。
“3.9!4分製。”胡青元回。
周元琪愣了愣。
一般來講大學生期末考60—69分,成績績點是1.0~1.9;70—79分,績點是2.0~2.9;80—89分,成績績點是3.0~3.9;90—100分,成績績點是4.0~4.9。
但這是5分製,4分製則在原有的基礎上減掉1.0!
3.9的平均績點相當於有些高校的4.9,期末成績的綜合平均分98?
這是個牲口啊。
京都大學從2020、2021級試行等級製後,不再計算GPA,全體同學用優秀率(A%)和優良率(AB%)替代GPA。如確需GPA相關情況,試點期間暫按照A3.9、B3.4、C2.5、D1.5、F0的方案計算。
85分100分統一取3.9.
周元琪便暗中對胡青元豎起了大拇指:“厲害,是個大學霸。”
胡青元搖頭道:“周師姐,在京都大學,沒有人敢說自己是學霸吧?”
“你就是漢市大學本科的吧?你留在漢市大學,就是為了方教授?”周元琪又好奇起來。
這個績點,胡青元保研來京都大學是妥妥的,但胡青元卻並未這麼選擇。
“隻是一次意外。”
“我本來是想去華山醫院的。”胡青元也沒有隱瞞自己本來的想法,因為著實沒有這個必要。
“跟著方教授,不會比你去華山醫院跟一個好老師差的。”周元琪也是醫學專業的,所以知道華山醫院的含金量。
“選擇一個好的導師,你遇到的人,見到的事情,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周元琪背著手,頗有一種師姐的架態。
“周師姐的導師是院士,想必思維層次更加不同了,不知道平時張教授都會給周師姐你們說些什麼呢?”胡青元大大方方問。
漢市大學的學曆的確不夠拔尖,但在漢市大學裡混得夠好的一撮人,也不會有學曆自卑,更不會在麵臨華清或者京都大學的學生就怯場。
“也就是學術相關,應該和方教授平時給你說的都差不多。”周元琪謹慎地回複道。
“胡師弟,在你看來,方教授是個什麼樣的人呀?”
胡青元認真地想了想,回道:“一個很好的老師!”
“就這些?”這不是周元琪想要的答案。
周元琪以為胡青元會說方子業的個人魅力很強。
“師父就是一個好的老師呀,他教我很多學術的問題,讓我有機會參與一些很有意思的實驗。”胡青元說得本分。
“那方教授平時給你發研究生補貼麼?”
“發多少呀?”周元琪想知道好老師是怎麼個好法。
“我現在才是本科,一個月八百,到了研究生之後,因為要規培,有醫院的補貼,就隻發六百了。”胡青元如實回。
“好吧,挺摳的。”周元琪壓低了聲音。
聽周元琪這麼一說,胡青元就不樂意了:“發多少不都一樣麼?就隻是零花錢而已。”
“京都大學的導師可能會相對大方些。”周元琪隱晦地表達。
胡青元不再答話!
一個月八百和一千八有區彆麼?
……
等方子業出門後,周元琪就趕緊閉上了嘴。
周元琪帶著方子業和胡青元到了就餐所在樓層後,方子業就往張利民教授所在的桌子旁而去了。
周元琪完成任務後道:“胡師弟,這裡是自助的早餐,你自己去打飯吧!~”
“你老師可能顧不上你了,坐在我老師旁邊的那位,是科學院大學的梅教授,是目前國內僅次於我導師的另外一位教授。”
胡青元點頭跟著周元琪走開。
打好飯後,胡青元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距離方子業不是很遠。
因此可以隱隱聽到張利民教授以及梅教授還有幾位不知名的教授誇讚自己老師的聲音,而自己的老師也沒有太謙虛。
隻是相互寒暄了一陣後,才把話題聊到了彆處……
胡青元還要繼續聽時,沒想到周元琪還就坐在了他的正對麵,坐下後還稍微打理了一下自己的空氣劉海。
胡青元的眉頭稍皺,低頭開始乾飯。
周元琪則是偷感很足地問:“胡師弟,能不能問一下,你的導師能不能帶博士後啊?”
“我導師的博士後流動站名額已經滿了,目前國內從事這方麵的專家非常少,所以博士後流動站其實……”
專業於搞科研的,在博士畢業後,有一段博士後流動站的工作經曆也比較關鍵。
一是收入高,二是一個跳躍的平台。
博士後流動站的年薪一般都比正式入職某高校要高一點五倍左右的。
“這個我還沒聽說過,我的導師今年才升了博導,明年的情況我也不知道。”胡青元搖頭。
“那方教授目前的研究大方向大概在哪些領域呢?他做的基因測序也是腫瘤相關麼?”周元琪繼續問。
合不合適進入到博士後流動站,也要看科研的大方向是否一致。
“我師父研究的方向可多了,臨床就有不同的病種,比如說糖尿病足、骨缺損的治療!”
“基礎科研的話,除了基因測序之外,還有腫瘤的化療等……”胡青元說道。
周元琪一聽,就抬頭看了胡青元一眼,發現胡青元並不像是在說謊後,就立刻不再多問了。
這是個‘全能大佬’!惹不起!
一般人,不會專精或者擅長這麼多玩意兒,如果存在的話,那一定都是沽名釣譽之徒。
胡青元也不多回答什麼。
“胡師弟你呢?”將吃完時,周元琪還看胡青元不想說話,便追問。
&niRNA的測序,我老師的子課題之一。”胡青元回道。
“你老師怎麼這樣啊?就不能專精一門麼?”
“朝三暮四,不過都是淺嘗輒止。”周元琪強調。
胡青元吃得快,已經吃完了,他在等方子業站起來,才好跟在方子業身後。
“周師姐,您是覺得我老師不擅長學術麼?”胡青元的心態很偷感。
你要不要重新組織一下語言?看看你的老師都做了些啥,再說這種話?
真要比起課題的臨床實用性,你老師做出來的課題總量,都未必有我老師做出來的這麼豐盛!
隻是研究意義,可能你的導師深入的程度和積累比我老師才更厚。
周元琪也覺得自己可能說錯了話:“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網上關於方教授的信息和資料太少了。”
“總覺得有點?”
胡青元知道對方將名不副實給吞了回去,但胡青元依舊心態平穩:“我反正覺得我老師挺好的,師姐你不用再打聽了。”
胡青元用了打聽這個詞。
兩人正說著,隔壁傳來了比較高亮的聲音:“方教授?方教授您也來了這裡呀?”
“可真是沒想到。”
方子業本來在和張利民教授等人在聊天,貿然聽到一個稍微有點熟悉的音色闖進,也是忙轉頭。
看向來人,方子業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對方。
但來人譚宏偉是認識張利民教授的,張利民教授也認識他:“譚教授和方教授也認識呀?”
方子業聽到了對方的姓,才明白這是之前給他打過電話的華國科學院基礎研究所的譚宏偉教授。
也就是京都協和醫院基礎研究所的負責人之一!
“譚教授您好。”方子業站起來伸手,與之對握。
譚宏偉來後,張利民對麵的譚孟然教授就果斷地端起了餐盤讓位。
他雖然也是教授,而且也是譚教授,可和譚宏偉比起來,還是可以讓一讓這位基礎研究非常深入的老前輩的。
距離會議開場還有不少的時間,而且很多事情都有副教授們在那邊主持,所以張利民也不著急。
譚偉宏給譚孟然道謝後,大大方方地離了人群坐下,而後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與方子業是怎麼認識的:
“張教授,我和方教授之所以認識,是他之前給我們基礎科研的很多課題組都埋了一顆超級大雷。”
“而且這顆雷,目前都還沒有被拆解掉,我們很多課題組都沒辦法結題。”
張利民也搞腫瘤,自己的學生謝書闌也被方子業影響了,因此這件事他也知情。
便說道:“梅教授,這件事你也清楚吧?”
科學院大學的梅教授也是做腫瘤基因測序的,當然略知一二,梅教授身材清瘦,此刻摸著下巴憨笑:“我是不敢提。”
方子業的那件事情,不說做得絕對好,但也沒有人明著敢說方子業做得不地道。
方子業搞自己的科研,不是為了其他課題組可以成功結題而服務的。
方子業不是針對一個人,是針對了所有的科研組,與腫瘤有關的課題組,那你如果私人站出來和方子業對著乾,或者對方子業說三道四,起步就先輸了。
不過這件事的確對很多課題組都有影響,梅教授自己也狠狠地研究過方子業發表的那篇文章,目前不敢對其“打假”。
譚宏偉教授聞言道:“這種事情還是不細聊了吧,方教授的學術造詣,深不可測。”
“方教授,不知道我上次給您提議的那件事,您考慮得怎麼樣了啊?”
“我們基礎醫學院,是一直掃榻以待的。”
譚宏偉是真的主打一個不要臉,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就先發製人地說起了他挖牆腳的事情。
張利民臉略一黑,這種他都不敢做的事情,譚宏偉不僅做了,而且還這麼官宣?
“譚教授,謝謝您的好意啊,我仔細思考了一下,還是覺得我現在工作的單位挺好的。”
“因此就隻能辜負譚教授你的美意了。”方子業微微拱手道。
方子業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拒絕如此乾脆,不給他自己留後路,也是譚宏偉沒想到的。
“方教授,反正這些話一直有效,待遇也一直都可以談。”
“方教授不妨多考慮一段時間。”
譚宏偉接著道:“張教授,您給我下的任務,我可是一直都謹記於心的啊。”
張利民一個人,同時身兼多個單位的職務,不僅是京都大學實驗室裡的主任,在協和醫院裡也有掛職,兩邊都吃得開,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左右逢源’者之一了。
而且,張利民教授與協和醫院基礎實驗室裡的很多團隊都有合作,畢竟謝書闌就是在協和醫院的國家重點腫瘤實驗室裡工作。
張利民點頭道:“如果譚教授你真的可以把方教授給找來的話,那可就太好了。”
“之前,我們課題組有一個比較難的學術問題,我和譚孟然教授都沒在意,但我的研究生本著有棗沒棗打兩杆。”
“上周方教授分享完,他這周一就做了,現在還真的得到了一些預示性的效果。”
“這是真的牛!~”
“我都佩服。”張利民也不吝嗇對方子業的誇獎。
說的話也沒有特彆奉承,他和譚孟然的確沒把方子業的話放在心上,隻是他的學生之一放心上了,而且這麼去嘗試了!
一嘗試結果還對了!
不管是偶然還是必然,這都代表方子業非常有功力,至少可以與他張利民等人坐而論道!
譚宏偉教授道:“張教授,能把基礎腫瘤科研領域攪混水的,沒點大鬨天宮的本事豈不是早就被鎮壓了。”
“我對方教授的學術能力從不懷疑。”
“……”
一行人而後又把話題移向了彆處,主要就是在探討,基因測序,究竟還有什麼可以開發的地方,有什麼不可以開發的地方。
可不可以建立一個人工智能模型,直接推測可能存在的基因組。
目前國外已經有了這樣的人工智能,國內再下場,會不會就是白白浪費錢之類的高大上課題……
做課題,除了要講究先進性,還要講究時效性,經濟性,至少從宏觀角度,站在張利民教授等人的位置,必須要考慮這些。
張利民都是院士了,他不需要幾篇普通的文章提供自己的科研積累,他要考慮的,都是有沒有用,能不能為國內創造經濟價值,可不可以實實在在地給病人提供什麼便利。
可不可以為腫瘤的診斷提供新的金標準等等,重大、先進、與現實非常貼切的、下沉課題方向。
胡青元隻是靜靜地等著,靜靜地看著自己的老師和張利民教授等人相談甚歡。
這一刻,胡青元發現,自己的老師,才是完全體,或者說是自由體。
沒有所謂的身份負擔,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僅僅就是以學者的身份,討論純粹的學術問題。
方子業敢發表意見,他也不必顧慮對方坐著的人與他有什麼關係,需不需要給對方什麼麵子之類的,比在療養院裡反而更加輕鬆。
與一個人吃早餐是很普通的事情!
但可以與什麼人吃早飯,就與你自己的綜合積累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