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故事,發生在第二天。
次日。
周四。
央視農業又出了一期視頻。
還是郭站長。
這回他來到了戶外,一個看似產業園區的外麵……
“飽飽好,我又來了。”
“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呢,是在天漢。話說這是第二次來到天漢。”
“今天要說的還是中國美味蘑菇,真要做成係列了。”
“咱們書接上回。”
“王卓仁教授,發現的中國美味蘑菇,以美味而命名的蘑菇,大家想不想吃呢?”
“不用問,肯定是想的。”
“不僅大家想,我們的農業科研工作者也想。”
“中國美味蘑菇一經發現,立即就進入了人工培育研究。”
“畢竟,野生的它是生長在沙漠底下的嘛,不好找,而且沙漠生態也太脆弱。”
“經過了足足七年的研究,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人工培育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即將麵向市場。其中一個種植基地,就在我的身後……”
早看見了。
後麵園區裡有好些座長條形的白色建築,有點像溫室大棚,又不太像,因為它是全包起來的,不透明。
郭站長走進園區,一邊走,一邊介紹說:“這裡就是位於天漢市城固縣的中國美味蘑菇生產基地,距離老祖宗嚴選的張騫墓,直線距離隻有三公裡,就在老祖宗眼皮子底下。”
“這邊第一期,一共有十個菌菇生產車間,每個兩千平米,一共兩萬平。預計年產中國美味菇,達到一百萬公斤,也就是一千噸。”
“聽著挺多的是吧,其實相較於其他品種的食用菌,產量還是太少,就拿美味蘑菇的近親雙孢菇來說,年產量157.25,萬噸。而最多的香菇,更是達到了1295.5萬噸。”
“這麼多的蘑菇,幾乎沒有出口,全部送上了飽飽們的餐桌,不得不說啊,中國人真是太愛吃蘑菇了。”
“好事,蘑菇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和氨基酸,而且低脂肪、低熱量,多吃對身體好。”
說話間,到了第一個蘑菇生產車間。
在門口經過消毒,換上一次性隔菌服,就是白色連體衣,連腳都包上那種,再戴上頭套,經過一次霧氣殺菌之後。
才允許進入到了種植區域。
管理的是真嚴。
種植區域裡麵,黑的啊,隻有頭頂隔一段距離安裝的燈泡,散發出微弱的光芒。
影影綽綽能看到直通到儘頭,又分成好幾層的菌床。
菌床上鋪著厚厚的基質,基質上已經長出了一片一片手指頭粗細的小蘑菇。
郭教授又介紹說:“因為人工培育剛剛取得成果,種植技術還比較苛刻,所以暫時還隻能用這種自動控光、控濕,隨時調節的專業菌菇工廠來種植,他們管這樣的生產單元,叫做車間,還挺形象。”
“這位就是我們一車間主任,許永華。”
“許主任,來給我們講講,這蘑菇是怎麼生產的……”
隨同郭站長一起進來的一個中年人,靦腆的走到鏡頭前,詳細的介紹了種植車間如何運作,又有哪些控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