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徐記聲自己公布了答案。
怪不得剛才一點都不緊張呢,原來心裡門清。
他這道百菇煲那些蘑菇不是隨便配的,而是請教了食品營養專家,統計了所有食用菌的氨基酸成分和比例,進行了精心搭配和反複試驗。
他的思路是這樣的。
鮮味,既然是因為氨基酸。
而美味菇之所以美味,也是因為它含有高達十七種氨基酸。
那麼,徐記聲就走了個極端。
在百菇煲內,集齊了食用菌中出現過的,所有的二十多種標準氨基酸,和不知道多少種非標準氨基酸。
搞出一個鮮味大圓滿。
而他能搞這一把大的,也是因為美味菇自身含有的鮮味物質氨基酸種類太豐富,自己就占了大半,再湊其他的跟它搭,就容易了不少。
其結果嘛,非常顯著,評委都暈了,物理意義。
據徐記聲自己所說,他試做這道菜的時候,品嘗之後也暈乎乎的,也以為是出問題了。
嚇得他趕緊請教專家。
幾經分析之後得出結論。
這是因為味蕾在同時接收了過多的信息,大腦一時之間處理不過來。
年長評委說的想一年吃一次肉的情況其實也是如此。
肉的鮮味物質、蛋白質、脂肪這些比蔬菜和穀物高太多了。
味蕾和大腦處理這部分信息的區域一年沒用過,突然用上一回,太過於刺激。
用俗話說,就是香迷糊了。
這一下子,把觀眾們的期待感直接拉爆。
誰不想感受感受,多達十七種鮮味,現今已發現的食用菌中種類最多的,以美味命名的蘑菇,到底是什麼味兒啊。
可惜,還是隻能看,嘗不到。
心焦、難受、饞的不行不行。
不過沒關係,放心吧,會越來越饞的。
因為第三期的《新味》自然是百菇煲榮獲第一之後。
公布了下一項比賽的內容,讓十位大廚,拿出全部本領,使用中國美味蘑菇,製作一道宴席菜。
宴席菜,那就是大菜嘛。
純純讓這十位大廚炫技用的。
轉過天,第四期,又是“真人秀”環節。
要炫技啊,那自然是什麼高級來什麼,什麼繁複上什麼。
既然是同場競技,大廚們也憋著比比呢。
節目組準備的食材已經不夠用了。
大廚們各施本領,從全國調集各類優質食材。
什麼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
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草窠裡蹦的,樹上長的,土裡埋的。
自己找不到的,找節目組。
節目組再通過各地農科院和農技站,那勢力,大了去了,掘地三尺也能給弄過來。
除了熊掌,熊掌是真不能弄。
觀眾們這算是開了眼了。
一邊看著,一邊不斷驚呼。
“這都能找來?”、“還有這麼大的??”、“這也能吃?”
“這是要做啥啊?”
做啥?
這回節目組終於仁慈了。
沒再瞞著。
提前披露了一點。
比如嘛,川菜大廚王海東,打算簡簡單單做一道傳說中的開水白菜。
廣東名廚林壤明,弄個佛跳牆咯,豪華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