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球並不大,跟核桃差不多。
通體金屬,鏤空,上麵還有花紋。
但顏色發黑,看不出是個什麼材質。
曼蘇爾他倆也不認識,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看了半天。
舉到攝像頭前。
“這是一個球,裡麵是鏤空的,應該可以打開。”說著扭轉方向到側麵,“這裡有個小掛鉤。”
真是一個小掛鉤,就像核桃上沾了一顆米粒,這裡應該總被動,蹭開了一點點白色。
而鑒寶人表情已經嚴肅起來,湊近了屏幕,冷漠而緩慢的,指揮秦書飽。
“轉一下,慢慢的……看看頂部,應該有個小圓環,就在這裡,果然有環,這裡應該有條鏈子的,現在沒了。”
“底部,底部看看有沒有環……沒有啊,形製比較老,下麵有環的話會掛一條流蘇,很漂亮。”
看來鑒寶人是認出了這東西。
但他還沒有說。
因為也有些奇怪的地方。
“上麵的紋路是什麼,還有邊上繞著的植物,你們認識麼?”
這個秦書飽倒還真認識,“聯珠紋,連串圓珠帶狀排列,形成菱形格,在古波斯時候非常流行,植物是棕櫚枝葉。”
“古代波斯麼?”鑒寶人眉毛皺了起來,撓撓額頭,“不對啊,怎麼會是波斯紋路,仿製的麼?”
“把掛鉤打開,打開裡麵看看,千萬千萬要小心。這個是銀質的,比較軟。”鑒寶人又提了要求。
原來是銀的啊,怪不得發黑呢,氧化了吧。
秦書飽輕輕的拿指甲撥動小掛鉤,時間過於久遠,掛鉤澀住了。
秦書飽稍稍用了些力,才將它摳開。
就這一下,把鑒寶人嚇的啊,臉都貼在屏幕上了,眼睛瞪的溜圓。
“慢慢慢慢慢,小心小心,千萬……好吧,開了,打開看看。”
沒用他說,秦書飽已經雙手捏著圓球兩邊,將球從中間分開。
這球是兩個半球合在一起的,外殼能完全打開,鉤子對麵有合頁相連。
而球的裡麵,還有一套複雜的結構。
兩個同心圓環通過活鉚連接,最中間還有個半圓的小碗。
核桃大小的球,直徑不過五六厘米,裡麵竟然有三層結構。
這工藝太複雜了吧。
“把外殼豎起來,慢一點,注意裡麵的小碗,那個叫香盂。”
秦書飽隨著鑒寶人的話,將圓球從平托著變成豎直。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圓球裡的小碗,竟然一直在保持水平。
鑒寶人看到這一幕鬆了一口氣,“左右轉轉,調轉都行,動作可以快點。”
隨後,更神奇的一幕出現。
不管秦書飽怎麼轉動,怎麼晃悠這顆圓球,哪怕轉了個圈。
球裡的兩個同心圓跟著各種轉,同步,但不同方向,角度也不一樣,眼花繚亂。
但是,中間的小碗永遠都是水平的,碗底永遠垂直向著地麵。
這結構的作用一眼就看明白了,小碗裡要是裝上東西的話,球不管怎麼轉,裡麵的東西都不會灑出來。
果然能轉,鑒寶人興奮的大叫,“看明白了吧,這就是陀螺儀的原理。”
原來這就是陀螺儀啊,剛才聽說是古波斯的,那時候波斯這麼厲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