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這個最關鍵。”廠長當場拍手。
再一看,網友們已經自己給扒出來了。
“還有什麼主意?”
廠長又發話,眾人又撓頭。
好在這回很快有了主意。
“得讓人家知道咱東西好啊。”
“對對對。”廠長特彆聽的進去意見,戴上老花鏡,翻開廠子宣傳冊。
又開著賬號在電腦前麵直接給網友回複。
【我們琉璃工藝品廠,始建於1951年,為國營工藝品廠,至今已經有七十年曆史】
【擁有多位國家級玻璃藝術大師、國家級內畫藝術大師、省內知名玻璃(琉璃)藝術大師等眾多專業技術人員】
【以傳統琉璃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
【曾經年產琉璃工藝品140萬件,花色近4000種……】
寫到設立,廠長不禁悲從中來,這都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風光無限,省裡重點企業,2500多員工,開會都坐前排。
可現如今,在職員工就剩下兩百多個,年產量隻剩下十幾萬件,絕大多數還都是小件大陸貨,工藝十幾年沒有進步不說,原本的手藝都快留不住咯。
“唉。”
廠長歎口氣,叭叭接著寫,獲得的榮譽啊,獎項啊,使用的工藝啊,藝術價值啊。
還特彆寫上了【曾出口四十多個國家,且不止一次作為國禮被贈與各國元首。】
反正他也不管有沒有人看。
就在那一條一條寫。
字數滿了就另起一條。
開始的時候,還沒人在意。
因為視頻裡能聊的太多。
話題已經轉了。
但是,隨著廠長一條一條,孜孜不倦的發。
內容還特嚴肅,特正經。
在一片搞怪和哈哈哈中,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就像狼群中混進去一隻哈士奇……
不對,應該是一群哈士奇裡闖進來一頭大象。
根本藏不住。
漸漸地,網友們發現了這頭“大象”、
漸漸地,有了點讚,有了評論,【你是做琉璃壺的廠子嗎?彤姐泡玫瑰露的壺】
廠長心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搓搓手,緊張的打字回複【是的,那是一把粉琉璃綠柄冷泡壺,是我們廠的產品,喝水的杯子是璃歸醉夢,梨子造型點金桂,取一個諧音,本是果酒杯,用來喝茶也很合適。】
還是那麼正經。
還是那麼“格格不入”。
問話的網友覺得好玩,又問道:【你是廠裡的人嗎?是位大叔?好嚴肅喲】
很快,有了回複【我是琉璃工藝品廠,第四代廠長,今年六十六歲,快退休咯。】
哇,六十多歲,不是大叔,是爺爺啊。
而且是快退休的廠長,這麼努力的在網上跟網友互動。
好奇,感動,懂禮貌的網友們已經喊起了爺爺。
【爺爺好,我太喜歡粉色水壺了,我這就去買。】
在廠長發出網店店名,並打出【謝謝】兩個字的時候。
熱心的網友們又扒出了琉璃廠的百科,證明了真有這個廠,還真是1951年建廠的。
真是七十年的國營廠啊,怎麼一直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