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品知縣敢以下犯上,衝擊三品大員的府邸。
那明天六品官員是不是就能帶兵衝擊二品官員的家?
普通百姓是不是也能衝擊官員的家?
這個風氣一旦形成,官場上將人人自危。
官場一亂,朝廷就會亂,民間亦會亂作一團。
為了儘快查明真相,穩定人心。
朱慈烺向浙江嘉興府派出特使詢問真相。
雖然他已經沒有了監國之權,但不妨礙他過問一些大案要案。
五天後,消息傳了回來:秀水知縣解釋此事是他一人所為,並無他人參與。
至於所犯罪名,也不承認。
由於南京無權處理此案,當地官員隻能將案子詳細記在冊並立刻發往京師。
七月十五,卷宗送抵京師。
內閣首輔謝三賓看完卷宗第一反應是高興。
現在東林黨正在內鬥。
曹溶是錢謙益的黨羽,打擊曹溶就等於打擊錢謙益
但隨後他就意識到有人在利用他和錢謙益的矛盾,漁翁得利。
會是誰呢?
謝三賓想了半天也沒想到答案,於是他決定發起反擊。
對方不是想漁翁得利嗎?
他不但不讓對方得逞,還要把對方的馬前卒廢掉。
所謂的馬前卒就是秀水知縣。
他拿著案卷來到都察院,找左都禦史施邦曜商議給秀水知縣定罪。
二人寒暄了一會,謝三賓說明了來意:“施大人,秀水知縣以下犯上,錢搶民財,影響極其惡劣,都察院是不是應該立即發起彈劾?”
施邦曜看完卷宗後皺著眉沉思許久,立刻召集都察院的官員共同商議。
商議了半天,都察院得出一個結論:秀水知縣不但沒罪,反而是推行國策,秉公執法的典型。
“什麼?”謝三賓差點驚掉下巴:“這怎麼可能?”
施邦曜反問:“謝大人覺得王知縣犯有何罪?”
“他帶兵衝進官員府邸,豈能無罪?”
不等謝三賓把話說完,施邦曜直接懟道:“朝廷正在強製推行貨幣改製,有人揭發曹府藏有存銀。按照規矩,王知縣必須親自搜查一番,還曹府清白。”
“結果可倒好,曹府不但不配合,反而抗拒執法。雙方因此發生衝突,並產生了命案。”
“問題就出在這!”謝三賓說道:“沒有朝廷的旨意就擅自搜查三品大員的府邸,如果形成了這個風氣,大明朝的官員豈不是人人自危?”
“哎!”施邦曜歎息一聲:“沒辦法!底層官員也不想這樣做,可不這樣做的話如何強製推行貨幣改製?總不能僅憑一張嘴吧?而且搜查前經過了李娘子的同意...”
謝三賓指著卷宗的一個地方說道:“李娘子說她沒有同意。”
施邦曜指著卷宗另一處說到:“圍觀的百姓多達數百人,很多人都親耳聽到李娘子說出了這句話。”
“另外,”施邦曜有些幸災樂禍道:“曹溶身為朝廷命官,理應支持貨幣改製,主動將家中銀兩兌換成大明圓寶!可是他卻背道而馳,今日遭此一難,也算老天開眼。”
謝三賓不死心,開始動用關係打算給秀水知縣定罪。
結果不但沒能給秀水知縣定罪,反而讓這件事很快傳遍了京師。
要知道京師有不少倒孔派的學生。
他們都是反對權貴,嫉惡如仇的人。
聽聞這件事後,立刻聲援秀水知縣,同時聯名向內閣施壓。
為了平息事件,謝三賓隻能不了了之。
當消息傳回南京時,南京的東林黨全都炸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