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洛渾表情嚴肅,語氣深沉:“臣不敢保證什麼,隻能試一試。”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多爾袞點頭道:“兵馬雖然隻有三千,但將領隨便挑!”
羅洛渾也不可客氣,開始點名要人。
他先是讓譚泰,鞏阿岱以及蘇拜隨行。
但如此一來,多爾袞身邊的滿人就隻剩下多尼,圖賴,索尼,屯齊,博爾輝以及蘇克薩哈等人。
除了圖賴一直在軍中領兵外,其他人平日裡乾的多為內政工作。
遇到難處,他們對多爾袞的幫助有限。
與此同時。
多爾袞身邊的漢人將領還有劉之源,吳守進,金礪,佟圖賴,李國翰,耿仲明等人。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
羅洛渾又開始點名漢人將領,他們一起隨行。
最終。
跟隨羅洛渾前往安州的人有譚泰,鞏阿岱,蘇拜,佟圖賴,李國翰以及耿仲明。
多爾袞則派人見朝鮮國王,商議購買糧草和戰船的事。
五月初四,羅洛渾抵達安州開始布防。
當高文貴率領兩千騎兵抵達江邊時,橋梁已經被毀。
附近的船隻也都被焚毀。
高文貴隻能向周圍派出大量探馬偵查情況,並等待李定國主力的到來。
李定國行進速度一如既往的慢。
他本以為會非常順利,但隻是開始順利,後續卻遇到了不少麻煩。
此次明軍入朝打的是剿滅建奴的口號。
但朝鮮朝廷迫於建奴的壓力和人質的威脅,不敢下令讓各地放棄防守。
各地守軍是戰是降,全看將領的態度。
另外。
除了被建奴壓迫的鹹鏡道百姓認為明軍是正義之師外。
區域各道有些百姓認為明軍是在侵略。
不少百姓懷有敵意,甚至開始反抗起來。
於是乎出現了進入朝鮮容易,深入朝鮮卻麻煩的局麵。
“大人,朝鮮百姓似乎並不歡迎咱們!”竇名望對著李定國說道。
“為何不歡迎?”
“末將派人去外麵打探了一番,當地百姓認為咱們是在入侵朝鮮。”
李定國眯著眼睛笑道:“果然如此!”
“大人已經提前料到會出現這種局麵了?”
“沒錯。”
“大人料事如神,末將佩服。”
“沒什麼好佩服的,都是利益作祟。”
竇名望沒聽懂,輕聲詢問:“什麼利益?末將不懂。”
李定國冷笑道:“百姓能知道些什麼,這些話都是當地士紳說出來的。他們說什麼,百姓們就信什麼,最後傳到了咱們的耳朵裡。”
“士紳?”竇名望愣了下,“不應該啊!想當年壬辰倭亂時,是咱們大明官軍入朝幫他們平亂的。士紳們應該念咱們的好才是。”
李定國解釋道:“確實有不少士紳心向大明,但也有一些士紳心向建奴,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就像當年的南宋一樣,麵對金軍的入侵,有投降派也有議和派!”
“那咱們怎麼做?”
“大量張貼檄文!”
“如果他們還是有敵意呢?”
李定國目露凶光:“那就殺!殺到他們俯首帖耳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