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以袁綏當時在廣陵的地位,廣陵早就歸屬袁術了。
不過這些事情如今也沒啥可說的了,就連袁術都已經被劉備父子給連根拔除了。
當時袁綏最後還是沒繼續留在廣陵,而是跟著孫策一起撤軍了。
後來袁綏也沒有留在孫策軍中,而是被袁術征辟去了壽春。
之前拿下壽春時,劉封倒是沒見到,這會兒袁綏已經看出袁術成不了事,帶著兒子跑去江東了。
隻是這些事並沒有入劉封的視線,現在聽呂岱提起來,倒是有了興趣。
倒不是袁綏、袁迪的才能有多了不起,而是這裡麵有名可圖。
劉備父子最缺的就是名望了,劉備一輩子打著仁義的旗號,雖然本身性格確實仁厚,但同時也是因為沒有其他旗號可以打啊。
劉備沒有袁紹四世三公的名望,也沒有曹操閹宦世家的財力,連孫堅、孫策的軍事能力都不如。
好歹自己的仁義也被世人所認可,再不把這旗號打起來,那還是趁早回涿州賣草鞋吧。
如今劉備父子倆的名望確實是與日俱增,但比起曹操都還有所不如,更彆說袁紹了。
曹操畢竟在靈帝時期可就是正兒八經的兩千石了,不但自己也是三公子弟,還成天和袁紹兄弟這些頂級門閥的子嗣結交來往。
董卓亂政之後,曹操也有酸棗之敗的功勳。
雖然他和兗州、徐州士族鬨翻了,可在豫州、河北、司隸、荊州等地方,可還是有很強的號召力的。
也就是劉封下手太快,太狠了,不然此時的劉備集團哪有現在的繁榮,也就比大小貓兩三隻強上一點罷了。
其實曹操那也不缺人,投奔他的士族可比劉備這邊多,隻是精英都被劉封給挑走了,才顯得曹操缺少人才了。
眼下呂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江東士族主要得看吳郡,而吳郡的士族精英都在吳縣。
劉封目前就是想拉攏,也暫時拉攏不到。
既然如此,倒不如先招募各路寓居在揚州的外州名士。
這些名士在江東都待了好幾年了,時間最久的甚至待了近十年了。
江東名士不可能放著他們不去結交的,哪怕步騭、衛旌都被焦嬌欺負成那樣了,照樣也是有江東士族朋友的。
“定公此見大好!”
劉封大喜,端起酒盞衝著呂岱道:“我敬你一杯,飲勝!”
呂岱大喜過望,趕忙舉起酒盞回敬:“岱謝過將軍!”
劉封本就對呂岱、嚴畯很是滿意,考核之中,兩人表現也很不錯。
嚴畯雖然沒有呂岱的眼光和機敏,卻勝在樸實無華,忠誠勤懇。
當然,這個忠誠也是有限的,雖然不至於出賣主君,但傳傳消息卻還是忍不住的。
曆史上孫權想要收拾劉穎,就是嚴畯第一時間傳了消息過去,才使得劉穎免罪,代價則是嚴畯被罷免。
不過這也不能苛求,畢竟東漢時代的君臣關係可遠遠不像後世明清兩朝那般。
這個時代,臣子可是有自己獨立人格和思想的,並非完全依附於主君。
所以孫權在罷免了嚴畯之後,過沒多久,又覺得是自己處置不當,處罰過重了,不但把嚴畯重新啟用,還加為尚書令,參知朝政。
“定公。”
劉封緩緩開口道:“我欲舉薦汝為無錫縣長,不知汝意下如何?”
呂岱整個人都懵了,沒想到劉封竟然如此器重自己,這麼大一個餡餅就砸自己腦袋上了。
等反應過來之後,呂岱慌忙從席位上站起,走到一旁,恭恭敬敬的朝著劉封大禮參拜。
“岱敢不從命!將軍之恩,岱銘記於心!”
原時空裡,呂岱是公元200年,孫策死了之後才投奔的孫權。
孫權對他也是極為器重,畢竟當時孫權手底下幾乎沒有什麼心腹人才,能拿得出手的隻有周泰一個人,而且周泰其實也是孫策派給孫權,保護自己家二弟的。
因此,孫權直接表舉了呂岱為吳郡郡丞。
郡丞是六百石,縣長也是六百石。
但彆看郡丞帶個郡字,其實地位比縣長可差海裡去了。
縣長再小,也是百裡侯,郡丞卻是鳳尾,而且還是不如雞的落地鳳凰。
東漢和西漢截然不同,西漢時郡丞是有明確分工的,手裡是有實際權力的,其地位相當於後世的常務副市長。
可東漢卻截然相反,郡守幾乎大權獨攬,郡丞一下子變成了給郡守效命的人了。更為尷尬的是,郡丞是朝廷任命的,而功曹、主簿這些卻都是太守直接任命的,你說太守會信任誰?
因此,在整個東漢時期,郡丞就是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曆史上呂岱還是立功之後,升遷才當上了餘姚長,也就是餘姚縣長。
“定公之才,我已儘知。”
劉封很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如今江東兵火連天,無錫乃是重鎮,又是我大軍後勤轉運之所,不能沒有兵馬把手,我欲調撥五百人供你調配,另外再給你五百降卒,委你一彆部司馬的軍職。”
呂岱隻覺得身體裡的血液都沸騰了,恨不能對劉封剖心示忠。
劉封這番安排,不但讓呂岱軍政一把抓,還直接給他安排了千人級彆的部曲。
呂岱雖然文武雙全,可他其實更想要從軍。
他早就看出亂世已至,如今從軍才能立功,立功才能升遷,聰明而有軍事能力的文士早就已經開始向武職轉了,而且東漢時代,士人們隻是歧視武人,卻並不歧視武職。
如河北沮授,荊州蒯越,兗州程昱等等,可都有正兒八經的軍職掛在身上。
“岱不才,德疏學淺。”
呂岱先自謙了一句,隨後感激涕零的表忠心道:“願為將軍之誌效死力!”
“善!”
劉封滿臉喜色,親自上前將呂岱攙扶了起來,送入席中。
隨後,劉封又將嚴畯安排為毗陵縣長,饒是嚴畯性格樸實,為人佛係,也為劉封的器重而感激涕零。
劉封之所以這麼任命,也是有其目的的。
呂岱也好,嚴畯也好,都在江東待了好些年了,比較容易讓江東人接受。
劉封這一手,是想潛移默化一下江東士族,同時先占住坑位。
在東南三州的政治版圖中,無論是名望、人口、經濟、軍事,豫州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州。
其次是劉備的龍興之地徐州,揚州顯然是要排在最底層的。
因此,劉封也要儘量在細節方麵處理的老到一些,儘力化解江東本地士族豪強們的抵觸和反感。
之前拉攏周瑜和周家,過江後接納張英、於麋、樊能,再到陽羨說降周賓,這些都是為了拉攏安撫江東本地的士族豪強們。
從目前來看,劉封做的相當不錯,江東士族豪強並沒有視劉封的征南軍為征服者,而是將他們視為王師,除了孫家以及孫家的支持者們竭力抵抗外,本地的大部分士族豪強對劉封並沒有什麼抗爭情緒和行動。
其實,這也是孫策之所以拚命南下,進攻會稽的根本原因之一。
孫策的能力、眼光都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他自己也很清楚孫家在江東的糟糕名聲。
南下會稽不但是為了擴充自身的實力,來和劉封抗衡,同時也是為孫家準備的一條後路。
會稽西接豫章,南連交趾,北通丹陽、吳郡,如果能夠拿下會稽,不但實力大增,同時也有了更多進取的方向。
事實證明孫策的抉擇是正確的,尤其是無錫之戰後,整個孫家都已經服氣了孫策的決定。
要不然,徐琨也不會跟吳景提議,讓吳景帶人繼續南下,前往山陰幫助孫策了。
就在酒宴上一片君臣知遇的時候,突然有近侍悄悄走到了劉封的身邊。
得到劉封詢問的眼神後,近侍湊上前小聲的稟報道:“少主,吳縣來人。”
吳縣來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