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賢昌手都有點顫抖了,激動的展開了那段皺巴巴的紙,目光從上到下,又從下到上掃了一遍。那不是一張藏寶圖,而是一些歪歪扭扭,幾乎認不出的字。他看了好幾遍,也沒能認出幾個字來,就晃到了文老爺麵前,問道:
“你寫的這個是什麼?快說。”
文賢安和文賢貴也都湊了過來,隻是紙上麵的字認識他倆,他倆卻確實認不出是什麼字?
文賢貴看向文賢鶯,試探著說:
“姐,你是當老師的,可以看看這是什麼雞爪文?”
文賢鶯的目光早就看到了文賢昌手上的紙張,一開始她也一頭霧水,經過文賢貴的指點,似乎就有點懂了。剛入學的那些孩童,第一次握筆寫出字,就有點類似這種。她爹現在右手完全蜷起來,寫的字隻能是左手寫的,左手也比較僵硬,那寫出的字自然就是雞爪文了。
按照這樣理解,那要認出這些字,應該也不難。她在文賢昌手裡拿過了那張紙,蹲到文老爺身旁,指著紙張最上麵的兩個字,問道:
“爹,這兩個字是不是賢昌?”
“嗯嗯……嗯嗯……”
文老爺使勁的點頭,表達著自己的意思。
文賢看過去,那筆畫一大一小,一長一短,橫七豎八的字,他怎麼也看不出是“賢”字。“昌”字倒還勉強可以理解,兩個圓圈又不像圓圈的東西壘起來,中間塗上那麼一團。他有點佩服文賢鶯竟然能看得懂,嘀咕道:
“平時裝得比陶先生還有學問,寫出這種像蒼蠅拉屎一樣的字,裝什麼啊裝。”
文賢鶯白了一眼文賢鶯,沒好氣的罵了一句:
“他現在手不靈活,能寫出這樣的字就不錯了,你還想不想聽?不想聽我就不認了。”
“聽聽聽,你快認吧。”
看到那些字就頭暈,文賢昌索性坐回座位上去。反正有文賢鶯讀出來,聽要比看好受得多。
文賢鶯又仔細的辨認了餘下的字,繼續問道:
“對不起,當初打你,也是恨鐵不成鋼。是不是這意思?”
文老爺“嗯嗯”的,又一個勁的點頭。
文賢昌坐下了,但也還不舒服啊,瞪向了文老爺,小聲罵道:
“他奶奶的,這是恨鐵不成鋼嗎?是想趕儘殺絕。”
剛罵完,看到文賢鶯又白眼多黑眼少的看他,連忙又補了一句:
“好好好,我不插話了,你繼續認吧。”
好一番折騰,文賢鶯終於把文老爺寫的那雞爪文給翻譯了出來,全文如下:
賢昌,對不起!當初打你也是恨鐵不成鋼,當然錯在為父。你是長房嫡子,卻不能繼承家業,實在委屈。而今要分家,我亦隨你願,你要怎麼分就怎麼分,但望顧及手足之情,勿動乾戈。家中錢財,皆於書房暗室,挪開書桌,掀開地板可入。餘銀四百萬元,券六百五十萬元。
這些數目依然很多,但明顯比陳管家報的少了許多許多,甚至隻是個零頭。文賢昌又怒了,拍案而起,上前揪住了文老爺的衣領,大聲罵道:
“他奶奶的,你這老奸巨猾,先向我悔過,博取同情,然後瞞報,私吞大錢,就你這點伎倆,還能騙過你二大爺,今天我要是找不到兩千萬個大洋,就把你沉入糞坑。”
文賢昌說完,狠狠的把人一甩,甩出了那輛木頭車。然後走了出去,大手一揮,朝那些士兵喊道:
“跟我走,找錢去。”
文賢貴並沒有把他爹扶起來,而是急匆匆的跟在了文賢昌的身後。那麼多的錢,不管是陳管家報的那些數目,還是他爹自己說的那些,都是他未曾見過的,他要跟去看一看。
木德和文賢安倆人把嗷嗷叫的文老爺扶起來,石寬實在是看不下去,也過來幫忙抬腳,重新把人裝入了木頭車。
老太太則是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文家數百年的基業,今天就要完了,完了啊,我死了之後,如何去麵對家亮,如何麵對列祖列宗。”
方氏趕緊招呼梁美嬌和趙麗美過來勸導老太太,整個客廳裡,亂做了一鍋粥。
文賢昌帶著一大幫人,來到了文老爺的院子,到了那書房裡,掀翻了書桌,又扯開鋪在地上的一張毯子,果然看到了幾張厚實的木板鋪在那裡。
“哈哈哈……把它挪開,想藏錢,藏到哪裡去呀,掘地三尺,我也要把它找出來。”
手下把那幾張木板給撬開,立刻看到了一個幽深的洞口,有著台階逐步向下,那洞口裡還飄出陣陣的黴味。
已有人提來了燈籠,文賢昌接過,帶頭走了下去。
暗室不大,也就一間書房那麼大小,燈籠光已能照耀全部,室壁兩邊堆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漆黑的木箱子。
文賢昌迫不及待的上前去,打開了其中一個箱子,銀元耀眼的光芒立刻呈現了出來。不知道是天氣冷的緣故,還是過於激動了。他一手抓起那些銀元,聲音竟然有點顫抖:
“哈哈……哈哈……哈哈哈……錢……他奶奶的,這些都是錢,都是錢啊。”
文賢昌把燈籠遞給了旁邊的人,又立即去把其餘的箱子打開。一箱、兩箱、三箱……
二十個箱子裡麵,十八箱都是亮閃閃的銀元,還有一箱竟然是黃燦燦的金條。文賢昌快癲狂了,直接坐進了箱子裡,張開雙手喊道:
“抬出去,把我連金銀一起抬出去,哈哈哈……我們文家,不愧是龍灣鎮第一人家,太有錢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這些錢都是文家的,和這些士兵沒有半點關係,但是他們見到了這些錢,那就等於平民老百姓見到了皇上,皇上見到了真龍,也跟著高興啊。他們發出了“嘖嘖”的讚歎聲,一個個兩眼放光,精神抖擻,把十八箱銀元,一箱金條,一箱兌換券,連同文賢昌一起,如數的抬出了密室,擺在了文老爺家的院子裡。
此時箱子已經全部合上了,但得知裡麵裝的都是錢,文老爺家的下人也都一個個圍在回廊邊,伸長脖子往中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