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豬豬得意地挺起胸膛。
……
【蒙古加入朝貢體係是為了經濟利益,畢竟蒙古什麼都沒有,鍋碗瓢盆都需要從明朝買,為了更大的經濟利益,蒙古朝貢很積極。
大明對蒙古使團始終本著薄來厚往的政策,而且明朝的賞賜是數人頭的。
比如來00人就給00份賞賜,來000人就給000份賞賜,保證蒙古人不會空著手回去。
於是,蒙古人想儘辦法增加朝貢次數,有時候一年有數十批人來北京,而且人數也逐年增加,從開始的幾百人增加到000多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
幾千蒙古人帶著馬匹和皮貨去北京拜見皇帝,皇帝要賞賜十倍的財物,蒙古每年來幾十次,那得賞賜多少財物,家業再大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明朝君臣都煩透了,敢情蒙古人是來套娃的,真當大明朝人傻錢多啊。】
(卡bug刷金幣)
(夢回宋朝)
(百億補貼)
(大明家裡也沒餘糧了啊)
(這時候明朝的稅收和土地兼並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
洪武朝,朱元璋一驚。
土地兼並這麼快就出現了?!
咱大明的稅收又出什麼問題了不成?!
朱元璋恨不得給朱棣抽一頓,敗家玩意真敢花錢,按人頭來給賞賜。
那蒙古也是,忒不要臉,大明肯給是大明厚道,你怎麼還不知滿足,可勁的薅呢,呸!
不過這些都可以往後再算賬,重要的還是稅收和土地。
這兩出了何問題,後人你倒是細說啊!
……
【而且也先這小子不講武德,玩陰的。
來兩千人的使團,他敢上報三千。可著大明這頭羊死薅羊毛。
關鍵也先白嫖,朝貢不老實也就算了,還經常反複試圖踩踏大明的底線,往自己的使者隊伍裡塞入了大量的強盜小偷,沿途騷擾居民,禍害百姓。
也先表麵上重視與明朝的朝貢往來,在背後小偷小摸暗箱操作,與王振勾結走私兵器鎧甲,一心想恢複蒙古帝國的霸業。
而當時的明朝並沒有太多人重視瓦剌的擴張,隻是對也先白嫖行為十分不爽。
這些大臣中最不爽的就是王振。
為什麼王振這個太監會這麼不爽呢。因為也先每次來朝貢都會給王振行賄,然而時間一長,大明不重視瓦剌,也先就把這茬忘了。
王振那個氣呀,直接命令手下核查使者人數。
人數對不對,王振心裡肯定有數。他派人清點蒙古使團人數,按照真實的人數給賞賜,蒙古人說多少沒用,這樣一來,蒙古得到的賞賜就少了。
另外,蒙古使團是帶著馬來的,準備高價賣給明朝換錢,結果王振又刻意壓低馬價,導致蒙古使團沒有得到滿意的價格。
這麼一來一去,蒙古使團隻得到預計賞賜的五分之一,類似於原本想賺00萬,最後隻賺了0萬。
消息傳回蒙古,也先怒了。
我們給明朝當小弟,不就是為了錢嘛,現在頭磕了錢卻沒有到位,這不是拿人開涮麼。
也先為了報複明朝,也為了自己的前程大業,做了一個決定——進攻明朝。】
(就可著明朝使勁薅唄)
(這套流程屬實是讓他們玩明白了)
(建議了解下同時也先太師統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戰績和過程是多麼恐怖,後期都派兒子去打西域的察哈台了,如果是黃金家族的人,估計帶明就危了)
(也先兩個兒子也厲害,老大征服中亞創建了準噶爾汗國)
(草原已經開始衰落了。明長城修的鎖山閉海,鹽鐵都給控製住了,沒有了資源控製,草原部落打劫維持不了長久實力,但明真的太作死了)
——————
朱瞻基的心不斷往下沉。
從天幕開始說起土木堡,他心中就越來越不安。
年,到他這裡,已經離得很近了,再聯想起天幕之前對祁鎮和祁鈺的態度,大概發生了什麼,朱瞻基已經隱隱能猜到了。
但他還是不肯相信。
怎麼會,祁鎮是個好孩子,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能做出什麼對大明不利之事呢。
當天幕看到這,朱瞻基猛然一驚,蒙古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聽到王振這個名字,朱瞻基臉色更差了。
王振是明初蔚州的一個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在私塾教書,後來又做了教官。
或許是認為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過於艱難,他便在永樂末年自閹入宮,當了宦官。
入宮後,他頗得朱瞻基喜愛,被任命為東宮局郎,服侍朱祁鎮。
結果,現在天幕告訴朱瞻基,他看走了眼,王振竟敢勾結蒙古,還行賄!
自己竟把這種人放到了太子身邊!
朱瞻基閉了閉眼。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