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所傳達的意境,真的很震撼)
(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誰懂啊,畫麵一下子出來了[流淚])
——————
天幕之下,眾人聽的一臉迷茫。
啊?怎麼如此複雜,學習語言還需要陰陽中性,他們口中的“陰陽”和華夏的“陰陽”有何不同,應該不是一個意思吧……
《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無處不在,萬事萬物、自然現象陰陽蘊含其中。
古時的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經驗。如臟為陰,腑為陽;氣為陽,血為陰等。
所以後世的番邦語言有什麼陰陽中性詞,古人們並不太在意。
不過後人學習番邦語言的崩潰倒是清清楚楚的傳達到位了。
若是全世界都說一種語言,是不是後人就不會那麼崩潰了,再也沒有語言上的障礙,大家也不用辛苦的換各種語種……
唐,柳宗元看著後人誇讚他寫的詩,嘴角含笑。
其實他本來心情還是挺鬱悶的。唐永貞元年,他參加了王叔文等人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失敗,他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
順宗李誦即位後,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開始革新。他們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打擊宦官專權。
之後,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順宗被幽禁。
永貞革新失敗後,唐朝政治愈加黑暗,宦官覬覦大權,朝堂朋黨林立。從此唐朝創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繼位的皇帝對前帝的私人,不論是非功過,一概予以驅除。
了安史之亂,可安史之後的大唐,要怎麼樣才能重新爬起來,如今的大唐還有救嗎,該如何救?
柳宗元痛恨惋惜於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大唐,他不甘屈從,倍感孤獨。
他想,後人這麼喜歡這首詩,定是能懂他的,若是大唐能如後世一般,該有多好啊……
——————
【中文翻譯能有多浪漫#
再一次感受到了中文翻譯的魅力。
最近很火的日劇,有個角色說了一句話:“人生,易如反掌。”
如果用日語直譯,其實是:“人生,超簡單的。”
所以字幕組才是最牛的,翻譯出來不是“超簡單”,而是“易如反掌”,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才能道出的爽點~】
評論區
網友A:“I''aiting”,愛慕未停。
回複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的花的名字》,中文:未聞花名)
(“youngandbautiful”,我們翻譯是“風華正茂”[比心])
(“Whatispastisprologu”,過去的事是序幕
中文翻譯: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一本關於教育的書《ducatd》,中文《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我第一次感受到中文翻譯魅力是我小學的時候,《飄》,goniththind)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怦然心動》有句台詞,直譯其實就是你會遇到很多種顏色的人,我們翻譯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流淚])
(《泰坦尼克號》電影裡,傑克對露絲說:YoujupIjup,你跳我也跳。但字幕組的翻譯是:生死相隨[流淚])
(我們用自己的文化上了一層濾鏡。
比如intrising,冬天要來了
我們翻譯的是——“凜冬將至”)
(我的天啊,他們能懂這種美嗎,幸好我是中國人)
(幸好老子是中國人[流淚])
(漢語翻譯彆的國家名,都是用的最美好的那個字)
網友B:漢語甚至陰陽怪氣都很有魅力[狗頭]
回複
(我們罵人老外還覺得有詩意[笑哭])
(《重生歸來,華夏竟人人都是詩仙》)
——————
漢,劉徹聽的彆提多愉悅了。
哪怕千年後,人們形容這片大地的語言,用的還是“漢語”。
儘管發音不同,文字也變得更加簡潔,但這是漢語,冠的是大漢的名,從這點上來看,大漢實在是贏麻了!
所以說,漢語這樣優秀的語言,竟然不能全世界使用,實在是那些番邦人的損失!!!
為了讓那些番邦也感受感受漢語的曼妙絕倫,漢室如何能不發奮自強呢。
我漢家語言,為最高級之語言,天經地義,不容置疑,賜予胡人使用權,乃是教化,為他們好,是他們的榮幸。
劉徹點點頭,嗯,漢語的傳播,就從匈奴開始吧!
……
秦,嬴政格外不悅,他本來就對後世以“漢”自居頗有微詞。
憑什麼是“漢語”,不能是“秦語”。
嬴政兼並六國後,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使秦朝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秦並沒有統一的語言。
統一語言其實是很困難的事,特彆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
但秦朝是有官方語言的,稱為雅言,用於中央朝廷和各地區的交流。
古人其實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
《辭海·雅言》:“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
孔穎達《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
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的。周朝國都豐鎬(今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雅言。
王朝也會定期召集各諸侯國雅語推廣人員進行語言文字教範和語音訓練,統一通用文字和發音標準,以“達其誌,通其欲。”
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曆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
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中原雅言。
嬴政看著天幕,心思百轉。
這次,從六國之人開始,他不僅要“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還要他的大秦“語同音”!
……
相比於各個朝廷的多謀善慮,各時空的文人則皆是洋洋自得。
語言這塊,還得是他們!
化繁為簡,爾雅溫文,看後人這樣喜愛,不如多寫些文章。這些算什麼,還有更雅更妙的,我們多寫點,給他們看看老祖宗的實力!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