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或許是1982年8月8日這一天,把節氣、假日和數字,所代表的美好吉祥全都包容在了一起,實在是個綜合性的黃道吉日。
遠在津門的大陸第一家快餐店同樣選擇了在這一天開張營業。
當然,或許也不能否認。
身為趙漢宇舅舅的汪大東,正是因為得到了米曉冉的鼎力相助,比較詳實的掌握了大陸餐飲市場的基本情況。
他才會於超前的情況之下再超前,異常迅速下定投資決心,敢於和津門輕工業進出口公司、津門青年實業公司簽訂了十年的合作合同。
最終造成了“胡姬花快餐廳”的開業日期比原本曆史中的9月9日足足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偏差。
但無論怎麼樣吧,共和國的快餐史終究在這一天,因這件事,開始書寫第一頁的曆史篇章。
而且從這家店開門迎客的那一刻起,就為我國快餐業蓬勃發展照亮了遠大前景,成為了眾多後來者爭先效仿的標杆。
要知道,作為津門頭一家正兒八經的中外合資餐飲企業,作為津門市政府重點關注的試點項目。
汪大東創辦的這家“胡姬花快餐廳”,無論投資規模,經營模式,還是來自於政策的扶植力度,那都不是一般性企業可比的。
首先,光從美國進口廚房設備,汪大東就花了二十萬美元。
並且此後,他還得按照美國人的風格裝修餐廳,按美國人的方式培訓員工。
要算總賬,他這銀子花得那海了去了。
如果折合成人民幣,前前後後至少也得投進去六七十萬才勉強夠用。
好在營業場所方麵他倒是不用發愁,而且能夠在這方麵節省較大的一筆支出。
因為那是津門輕工業進出口公司免費提供的。
這家國營單位大方的把自己的職工食堂“貢獻”了出來。
那是一個建築麵積四百平米的兩層樓,地址相當理想。
就在勸業場遼寧路164號,津門最繁華的黃金地帶。
說真的,真要是再結合起政府給予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來看,汪大東其實一點不虧。
因為在這樣的年頭,要不是有這樣的合作夥伴。
就是他肯掏出一百萬來,也找不著這麼合適的經營場所。
與之類似,快餐廳另外一個合作夥伴也不是白拿分紅的。
他們能夠恰到好處的為汪大東解決聘請職工的相關問題。
由於津門的青年實業公司的職責就是專門負責安置待業青年的,這家公司手裡擁有太多渴求工作的年輕人。
那麼毋庸置疑,由他們代為出麵招聘、選拔員工,所需成本,就遠比汪大東預計的費用要低得多。
實際上,這家公司首批為快餐廳聘請的三十幾名職工,月薪僅僅八十元而已,但素質卻都十分出眾。
因為那些青年男女全是從幾百人裡,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
不但身高容貌出眾,學曆也幾乎都是高中以上。
而且全都認為能被天上掉下來的“美國派”砸中,是莫大的幸運。
他們每一個人都無比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百分百服從管理,乾勁特彆足。
總而言之,僅從這家快餐廳三方股東的基礎構成來看,資金、場所、人員樣樣完備,構成了鐵三角。
這就已經能稱得上天時、地利、人和俱全了。
更何況對比津門傳統餐飲業,汪大東帶來的異國風味的食品,以及國際化的餐飲模式和經營方式,還有著難以匹敵的先進優勢。
他們的買賣又怎麼可能不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在缺乏對手的市場環境裡大獲成功?
這話並不過分。
因為我們不能不承認,此時全國的國營飯館都有著極為相似的三大頑疾弊病。
一是價格高。
正經的一頓酒席能頂一般人小半個月工資。
二是服務態度不好。
服務員跟大爺的,全是一副愛吃不吃的態度。
三是飯館少、顧客多。
往往真等吃上了,飯點兒也過了。
在這種背景下,西方運營模式的快餐廳反過來也有擁有了三大優勢。
首先,快餐快餐,顧名思義,就得快啊。
加工機械先進,生產過程快、服務效率高、菜品質量穩定。
顧客從點餐到就餐隻需等上三、四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