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喜事,按道理來說應該慶祝慶祝,可眼下家裡也沒什麼菜,再加上葉誌娟看到了女婿釣來的魚,知道他是要帶回家開開葷,就把日子定在了下個星期天,到時候再過來一塊坐坐。
唐植桐回到家又是一通忙活,魚是同樣的做法,隻是沒放辣椒。
“哥,哥,你說咋這麼奇怪呢?香味老往我鼻子裡鑽。”鳳芝坐在爐子跟前,看著唐植桐做菜,抽抽鼻子,說道。
“可能因為你鼻孔眼大吧。”唐植桐逗她道。
“真的大嗎?”鳳芝猶自不信,先是用大拇指往鼻孔裡塞,有點緊,然後換小拇指,正正好好。
“哥,你騙人。”試完後,鳳芝又抽抽鼻子,不滿的說道。
“你捏住鼻子,試試用嘴還能聞到味嗎?”唐植桐將水倒進鍋裡,蓋上鍋蓋,閒著也是閒著,逗妹妹玩。
“emm……”鳳芝聽話的照做,確實聞不出味來了,不過這不是她的目的啊,她是想被投喂!
於是,手指稍微鬆了鬆,咦~味道又回來了!
“哥,還能聞到呢!”鳳芝理直氣壯的回道。
“行,行,一會你多喝一碗,多給你塊魚肉,可以吧?”唐植桐摸摸妹妹的腦袋,安撫道。
“嗯,嗯!”鳳芝猶如小雞啄米般滿意的點點頭,願望達成。
今天釣魚的時候,唐植桐有留意到,不少釣魚佬改變了釣法,用的多鉤,大概是想著能多釣到幾條魚吧。
為了給小舅子增加幾分可玩性,吃完晚飯,唐植桐也做起了魚鉤,用的是小王同學踩縫紉機磨廢的針頭,至於倒鉤嘛,眼下不大講究這些。
“你這是做什麼?”小王同學好奇的看著丈夫用鉗子捏著針在蠟燭上烤。
“做魚鉤啊。”唐植桐理所當然的回道。
“你還會做魚鉤?”小王同學跟弟弟一樣,發出了同樣的疑問。
“嗯呢,以前看彆人做過。”唐植桐將燒好的針放在爐沿上,露出個尾巴在外麵,然後用濕抹布墊著,捏起來,在針頭涼透之前,迅速的用鉗子捏住針頭的前端,扭出一個弧度,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唐植桐以前見彆人做過魚鉤,同樣也親手做過,當時傻乎乎的用手捏大頭針的尾部,把手燙了泡。
做好後,扔臉盆裡冷卻,然後又拿起另一根針,準備再做一個。
小王同學在一旁看著津津有味。
唐植桐如法炮製,做好第二個後,又準備做魚墜子和魚浮。
小王同學不明所以,問道:“做這麼多乾什麼?釣魚還能丟魚鉤?”
“給敬民,今兒我看彆人都放好幾個魚鉤,釣到魚的概率能大一點。”
魚鉤數量增加,魚浮下麵的重量也會增加,原來買的魚浮就不再適用了,得做調整。
唐植桐嫌調整起來費事,直接重新做。
農村孩子做魚浮不大講究,大多數是就地取材。
最簡易的是用玉米杆的芯,追求耐用的人會選擇細長的竹節,綁住一頭,拴在魚線上即可。
唐植桐選擇用大蒜頭上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