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陽謀?無解?”
青年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父親,就算這事兒朝廷能控製輿論,但也不是沒辦法破解吧!”
“哦?”
中南男子來了興致,饒有興趣的看著青年:“那你說個辦法吧!”
“聯合對抗,隻要我們仕子不入學,朝廷無人可用,科舉改製就改不了,這不就……父親,您這麼看著我做什麼嗎?我說的不對嗎?”
“哎……就你這腦子,在官場能不能活過三個月都不好說!”
中年男子歎了口氣,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神色:“我還以為是什麼好辦法,結果你來個最蠢、最沒法達成的辦法。
為父問你,往長遠了看,是官商子弟多還是普通子弟多?”
“自然是普通子弟多。”
“那為父再問你,科舉改製受益最大的是誰?”
“是……普通百姓子弟,因為這三個層級的考試給了普通子弟追平官商子弟的機會,因為我們能看到的書,社學和郡學內的藏書閣應該也是有的。
而且有了這個讀書的機會,普通子弟會比官商子弟更加的勤奮好學。”
“還不算太蠢!”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就憑這一點,就無法聯合所有讀書人來反對,童生、秀才、舉人何其多,隻要有一成入學就能推動起來了。
其次,就算你們聯合起來現有的讀書人又能怎麼著?朝廷完全可以從普通子弟開始招生,從社學一年開始,最多九年就有人畢業了,而且還是大量學子畢業。
你是不是想說這九年時間朝廷無人可用?那你算是錯的離譜,胥吏能不能晉升?缺人一級一級的頂上去就行了,新的胥吏就會再次產生,再次保持平衡。
如果不想用現在的胥吏,那就更簡單了,東征扶桑和中南之戰,多少將士立功。
將一些立了戰功但卻是略微有些殘疾的軍士分到各縣當典吏、巡檢、副巡檢,這就能空出多少的官員?
若是再不夠,軍中的百戶調一些過來到州裡當個判官、在府裡當個同知、通判行不行?”
第(1/3)頁
第(2/3)頁
青年下意識的點了頭。
典吏是縣裡麵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巡檢是州縣所屬捕盜官,內部澄清,盜竊這些事兒會大大減少,在戰場上廝殺的軍士來乾這活兒輕鬆的很。
同知是府裡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通判也差不多類似。
軍中能做到副千戶、百戶的,那可不是光有戰功就行的,必須得讀書識字,腦子得靈活。
百餘名將士的性命可不是小事兒,擔任一府之地的捕盜、軍籍、撫民,這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兒嗎?
一個衛所有五十個百戶,大明數百個衛所,完全不缺人,他們來頂同知、通判,原位置的往上晉升,順理成章的事兒。
而從軍中調走的百戶千戶,那下麵的往上頂唄,反正暫時沒有外敵,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小旗、總旗。
“所以說,你們同不同意的無所謂,朝廷也不在乎,甚至說你們不願意服從安排正中了朝廷的下懷,自己新培養的總比現在的你們聽話,更忠心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