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戰以來,法國東北部工業地帶基本被德國占領,這導致法國損失了將近六成的鋼鐵產能,七成的紡織業,大片的糧食產區。
法軍陸軍部自吹“我們的戰士總是能每天吃到兩頓正餐”後,前線一下子就湧來了二十多萬封抗議信。
一線士兵們聲稱前線運送的三十多萬份補給和裝備中隻有半數能用,新鮮的肉類從來都見不到,平常隻能啃油膩、咬不動罐頭牛肉,吃鹽沒放夠的鹹魚,所謂的奶酪意麵也吃起來像樹皮,所有這些食品都摻雜了大量灰土。
當然,法國的敵人們隻會更加窘迫,因為法軍的夥食已經是歐洲交戰國中比較好的了。
有失有得,東北部重工業區的喪失,導致法國在武器產量上難以和德國抗衡,步槍,炮彈都無法滿足前線供應。
目前法國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工人轉向軍工生產,而法國的對手德國,這一比例卻是百分之五十八,看起來沒有多少差距,而事實則是德國人口基數以及工業人口遠大於法國。
不過相對於俄國,法國能力絕對是頂尖的,戰爭爆發後,法國的軍工產能擴充了三十倍,可以支撐法國在前線和德軍的較量,而俄國隻有一倍多,可以看出俄國和其他工業國之間的差距。
而這也就導致法國等國家必然要犧牲掉其他生產活動,這也是東非和歐洲各國合作的基礎。
……
隨著戰爭轉入僵持階段,各國人員進出東非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各國會選擇最優路線,要麼卡賓達,羅安達,要麼達累斯薩拉姆市,在這三座城市中選擇登陸地點。
第(2/3)頁
第(3/3)頁
比如德國人和奧匈帝國習慣選擇達累斯薩拉姆,而法國就選擇羅安達,其他國家會根據自身需求而定。
這樣一來,東非遷都後的不方便之處也體現出來,雖然從沿海到萊茵市的鐵路十分便利,但是還是會消耗不少時間,東非就不得不在羅安達市或者達累斯薩拉姆市設立臨時的外交處理機構和人員。
尤其是歐洲戰爭這種事關歐洲各國命運的大戰,一兩天的甚至幾個小時的拖延就有可能對戰爭形勢造成重大影響。
當然,東非肯定不會為了遷就其他國家改變首都位置,畢竟不管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都會對一些國家造成影響,就比如將首都設置在東海岸,有利於印度洋地區和遠東地區國家的交流,如果是西海岸則有利於和大西洋沿岸國家交流。
東非雖然和美國一樣是兩洋國家,但是美國的國情和東非大為不同,其經濟重心在東部,尤其是東北部,所以華盛頓的地理位置勉強夠用。
與之相比東非就均衡不少,東非東海岸雖然強,但是西海岸也不算差,坐擁中位的萊茵市反而成了最優解。
針對這種情況,恩斯特說道:“現在我們要在卡賓達,羅安達,達累斯薩拉姆三座城市,建立由中央垂直管理的臨時外交事務處理機構,一些不重要的問題,可以有這個機構處理,比如貿易糾紛,海上衝突等等,事態或者情況比較緊張的再遞交到中央來。”
如果是前世,航空業發達的時代,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飛機可以直飛內陸腹地,但是現在東非民航業也才剛剛起步,而其他國家更是隻有軍事等用途的飛機,數量也不多。
所以,想要和東非中央政府當麵對話,就必須通過鐵路中轉,在飛機沒有實現續航和安全性突破的階段,萊茵市的這個弊端就無法避免,好在通信技術已經比較發達,即便在羅安達,達累斯薩拉姆和卡賓達建立分級機構,東非中央也能隨時掌握全局。
也難怪海權國家喜歡將首都建立在沿海地區,在如今這個時代,確實有著比較大的優勢。
而且這有利於統籌本國海軍力量,像日本江戶,英國倫敦都有類似作用,當初東非首都第一鎮市亦是如此,恩斯特可以隨時就近觀察東非海軍的發展情況,可惜東非情況複雜,不僅幅員遼闊,而且懷抱兩大洋,所以才會造成這種幸福的煩惱。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