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讓座的問題,《搜索》裡麵的情況和現實其實是有點割裂的。
因為如今可以說,讓座不讓座的新聞,大多時候,人們譴責的對象早就不是不讓座的人了,反而很多同類的新聞,都是因為有人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讓座,不讓座甚至被打的新聞。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譴責這類的人。
當然《搜索》裡麵的葉藍秋不讓座其實隻是一個誘因,網暴針對的其實也不是這個點。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搜索》的故事,是“屁大點事兒”!
但是更多的人卻反而點評說:“狗導演的牛逼之處就在於,哪怕《搜索》裡麵的事兒的確是屁大點事兒,但是結果卻也拍的很精彩!”
“《搜索》的確是一部“屁大點事兒”引發的一係列後續事件的電影,但是這同樣的是一部以小見大、看了讓人有所思考的電影,一部敘事流暢、節奏感強的現代題材電影,網絡暴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誇張展現,所謂眾口鑠金,莫過如此啊。
各個人物形象的表現雖然有些符號化,但總體上性格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有楊守誠和葉藍秋的愛情,有權力主義的沈流舒,有女性覺醒的莫小渝,有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陳若兮,有職場腹黑的唐小華與楊佳琪,還有那陰陽怪氣的報社主任、公交車上的咆哮大嬸、煽風點火的眾多網民等等,這些各有特色的眾生相,共同見證了這個浮躁喧囂的社會發展,或多或少地體現了真實社會的生活。
《搜索》以當代人的視角審視了一次“屁大點事”引發的蝴蝶效應,網絡語言暴力是個值得關注的話題,個人**的保護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雖然這部作品有這樣那樣的一些不如意之處,比如兩人的愛情渲染得不夠、公交車上的事件不夠真實等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裡麵發生的事情,真的那麼的浮誇,虛幻嗎?”
影評人杜向海這樣寫道:
“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麵,《搜索》雖然是一件小事引發,但是現實當中,看看那些熱搜榜單上的事情,大事件又有多少?
比如某個明星睡覺都能夠上熱搜,這難道不是屁大點事兒?
透過現象看本質,《搜索》整部影片簡單來說,就是幾個關鍵詞:主要是輿論導向性、媒介素養,當然還涉及記者的職業道德。
先說輿論導向性。
片中很明顯,記者陳若兮一上來就把受眾往一個極端的方向導,那就是葉藍秋不讓座是道德的敗壞,人性的喪失,罪該萬死,必須受到輿論的討伐和社會的譴責。
陳若兮是一個極具野心的記者,雖然她本是清楚知道,記者隻是在報道新聞事實,但在功利性的誘惑下,她迷失了。先是在新聞中把楊佳琪除名,自己攬下了所有成就,瞬間在業內成為名人,在輿論中呼風喚雨,而後忽略了葉藍秋的道歉視頻,也引導受訪者發表對葉藍秋不利的言論,更是公報私仇,用筆杆子來報複葉藍秋搶走自己男朋友一事!
陳若兮這樣的記者,現實當中多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肯定有!
特彆是自媒體時代,權威性早就已經喪失,追求的也大多不再是權威,而是流量,是眼球。.
往往隻要能博取眼球,他們可以突破任何底線。
記得有個媒體人說過:真相是什麼,可能我們無法知道,記者也不知道,記者隻能,也必須把整個事件完完整整地呈現在受眾麵前,發生了什麼,這是事實;隻有法官能對一個人判刑,而不是記者,更不是受眾。
可是《搜索》卻揭開了當前社會輿論的最陰暗的一麵,我們誰都知道,究竟葉藍秋是對是錯,絕對不是陳若兮說了算的事情,但陳若兮這個角色倒是很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新聞界的現狀。
麵對收視率、受眾關注度、轉發數、評論數等等這些可量化的數字,記者不斷挖掘一些所謂有新聞價值的新聞,說白了,但凡是相關社會矛盾,都會引起極大反響,讓記者功成名就,於是放大這些矛盾點並通過文字、鏡頭不斷激化它,成了許多記者熱衷的事情。
有時候也不禁讓人反思,每天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滿眼都是負麵的新聞,大眾是不是真的需要被灌輸這麼多反麵信息,來讓大眾相信我們的社會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再這麼下去,難不成要退回到黃@色新聞時代?
特彆是短視頻盛行的當下,可以說尤其可怖,記得某個朋友跟我抱怨,家中的妻子,天天刷短視頻,而大數據天天給她推送的都是一些負麵的消息,比如她關注食品安全,於是,大數據開始給她洗腦式地反複推送全國各地發生的相關的食品安全事件,結果導致了,他的妻子,現在幾乎不願意去外麵吃飯,買東西各種查成分,讓他苦不堪言,更是吐槽說再這樣繼續下去,他們全家得餓死。
我們很多人都明白,新聞報道的往往都是“特殊事件”,可是眼下幸存者偏差卻比比皆是。
回到正題上來,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葉藍秋事件不是陳若兮操刀,換成是楊佳琪,事件剛開始,所眼見的事實就是葉藍秋在公車上撒野不讓座,報道出來了,大家熱議,這個並沒有問題。接下來,葉藍秋自我反省,拍視頻向全社會道歉,繼續報道出來,讓大家看到葉藍秋是有悔意的,這個時候,說不定大家就開始會稍微鬆一鬆,再往下深挖,葉藍秋中學期間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全校都以她為榮,為什麼這樣一個人會在公車上做這種事呢?有什麼隱情?順著這個,繼續深挖,後麵的路子就能完全不一樣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接收一條訊息時,是一時半會不會對這個訊息有所謂對錯的判斷,而一旦加入了輿論導向性,我們就很容易地做出判斷,無論是順著輿論做出判斷A,還是反其道而行做出判斷B,這樣的一個結果可能就已經是經過媒體加工改造的了。所以為什麼一再強調,報道事實,而不是真相,更不是判斷對錯。
但是《搜索》卻很直白地揭露了當下的媒介是如何做的,他們已經早就不滿足於隻報道事實,而是更喜歡去用無形的手,去蓋棺定論,去給一件事做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