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將床板變成桌椅。
先打一套拳,撒尿吃飯後,繼續答題。
······
誰都不知道這三天是怎麼過來的。
當考完走出貢院大門,看到藍天白雲,考生們倍感親切。
久違了!
貢院外,接考的親人早已等候。
“考得怎麼樣?題難不難?都做完了嗎?”
到處都是經典三連問。
在貢院內,初六就看到蘇彪。
兩人結伴出來,見文瀾滄和楊紹已經和蘇來寶等人站在一起。
從麵色上看,都考得不錯。
四人心照不宣,誰都沒有對答案。
一起去吃飯,一起回客棧休息。
明天淩晨就是第二場考試入場,得抓緊時間休養生息。
······
雖說第一場考完,能不能中舉差不多就定了,但第二場卻實實不能大意。
八股文寫得能做範文,表判公文卻答得一塌糊塗,這樣被刷掉的人,在科舉中比比皆是。
都是要當官的人了,不會寫公文怎麼行呢?
這是當官人的必備技能,絲毫大意不得。
倘若你有幸進了翰林院,成為待詔,皇帝讓你擬詔書,你卻寫成一坨屎······皇帝會怎麼想?
所以說,這第二場的表判,也得認認真真考。
當然,如果說第二場隻考文體,那你也錯了。
得有豐富的律法和曆史知識做保障。
如果題目是讓你替某個皇帝擬一道誥,某年某月封某官員為一品大員。
這時候就要考你的曆史知識了。
皇帝是哪個朝代的?這個官員由於什麼原因被封?這一事件前後還發生了什麼事······
不知道的人隻能編。
這就和答一道曆史簡答題,沒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是一樣的。
就算格式正確又能怎麼樣。
再比如,沒有律法知識儲備,讓你寫一個案件的判,你來個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不淘汰昏官苗子淘汰誰?
這些東西對初六來說就太簡單了。
醞釀好之後,下筆如神。
第二天就將題目都答完,謄寫在答題紙上。
鄉試不能提前交卷,必須等終場鑼聲響起,才能交卷出場。
初六將一切都收拾好,把考試的桌椅換成床板模式。
睡睡覺,打打拳。
巡考見到都驚訝了,這孩子,在考棚內玩得不亦樂乎。
心怎麼這麼大呢?
······
“師父,你不舒服麼?”
文瀾滄臉色煞白,走路腳步虛浮。
初六見到,忙跑過去,扶著過來。
“倒大黴了,不知什麼原因,第二日就拉肚子······”
豆苗忙過來扶住文瀾滄。
不管家中經濟狀況如何,鄉試總會有親人陪伴,就是擔心意外情況發生。
曾經就有考生有病不下火線,死在考棚內。
有個親人,總會多個主意。
萬不得已,勸他放棄考試。
隻要有命,三年後還可以考。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