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時辰,兩場最重要的朝議,都由擁武派官員占據上風。
許敬宗心情十分愉悅,邁著四方步出列,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講。”
許敬宗道:“皇後新立,且有子嗣,按照立嫡立長的舊製,應該重立儲君,請陛下聖裁。”
韓璦急忙出列,道:“武皇後新立,皇子還年幼,臣以為不必急著改立太子。”
許敬宗斜了他一眼,道:“這是祖宗留下的製度,太宗皇帝時期,舊太子李承乾被廢,新太子考慮的也是皇後子嗣,韓侍中也要反對嗎?”
韓璦哼了一聲,道:“當時皇子皆已成年,情況不同,不可相提並論。武皇後膝下皇子,最長不過三歲,現就立為太子,未免太早。”
許敬宗道:“無論如何,嫡皇子尚存,卻由庶皇子當太子,於製不合,必引天下非議。”
韓璦道:“既是如此,可先廢去舊太子,暫不立新太子。”
李治插嘴道:“那就將原太子李忠降為親王,另外冊封李忠之母,禦女劉氏為淑妃。”
韓璦吃了一驚,大聲道:“陛下,劉氏位份低微,突然升為四夫人,不合規製。”
所謂四夫人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地位僅次於皇後,在宮中享有較高地位和尊榮。
李治道:“她是皇長子之母,況且李忠為人至孝,無故廢為親王,對他也不公。朕冊封劉氏為淑妃,也算補償,有何不可?”
李義府微笑道:“陛下聖明,原太子確無過錯,理應補償。”
韓璦道:“就算如此,冊封劉氏為九嬪便可,不可升為四夫人。”
群臣紛紛出列,反對此事。
除李義府外,許敬宗等擁武派官員也未出言支持李治,因為此事並不符合武皇後利益。
李治朝他們看了一眼,並不奇怪。
正如他猜測,武媚娘手段高明,已收服了許敬宗,其他擁武官員多是許敬宗拉攏,所以都以他為首,偏向武皇後。
某種意義來說,武媚娘雖才剛剛當上皇後,在朝堂上卻已經有她自己的力量了。
撇開許敬宗等人不提,倒是李義府讓他有些意外。
看來當初唐高宗保住他官職,讓他對唐高宗更為忠心,與許敬宗一黨有些微區彆。
眼下還需許敬宗等人製衡世家派係,但也不能再讓他們坐大,需儘快培養自己心腹,以免武媚娘在朝堂尾大不掉。
這些念頭在李治腦海中一閃而逝,他微笑道:“就依韓相所言,冊封劉氏為九嬪,具體事宜,政事堂商議便可。”
許敬宗忙道:“陛下,既然舊太子被廢,需立刻立定新太子,否則國家根基不穩。”
韓璦急忙出聲反對:“陛下青春正盛,何必急於立太子,不如等五皇子再長幾歲,再議不遲!”
霎時間,兩幫朝臣為議定太子之事,又爭論起來。
李治這時若偏向許敬宗等人,直接便可定下此事,畢竟有祖宗規矩在那。
不過他暫時不想立太子,以免擁武派勢力坐大,遂並未做聲,任由雙方爭執。
雙方正爭的麵紅耳赤之時,於誌寧忽然出列。
“陛下,太宗皇帝是在中山王八歲時冊立太子。先太子李忠,也是九歲時冊立太子。如今您的嫡長子隻有三歲,陛下又身體安康,何必急於立太子?”
他瞥了許敬宗一眼,道:“有些大臣說什麼根基不穩,急立太子,是否在盼著陛下龍體有恙?”
許敬宗臉色大變,急道:“陛下,於誌寧一派胡言,老臣絕無此意。”
李治見火候差不多了,揮手道:“冊立太子之事,容後再議,不必急於現在。”
韓璦、來濟等人見終於扳回一城,心中一鬆,朝於誌寧看了過去,點頭表示感謝。
這時,禦史中丞袁公瑜出列,舉著笏板道:“陛下,臣要彈劾長安縣令裴行儉,身為朝廷重臣,卻流連平康坊三曲之地,與歌姬舞女風流廝混,有辱朝廷體麵。”
李治心道:“武媚娘的報複來了。”朗聲道:“裴行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