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虧空,曆任戶部堂官難道都不曉得?他們都不去盤點太倉存銀的嘛?先皇也一無所知?”
陳清反問常風:“你進官場多少年了?”
常風答:“自補入錦衣衛算起,已有二十三年。”
陳清道:“那你應該知道一個官場約定俗成的規矩,新任官不追前任官的虧空。”
“曆任戶部堂官,到任後都對前任虧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經年累月,虧空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雪球,越滾越大。”
“滾了整整十八年,可不就滾到五百六十萬兩,國庫存銀少了六成還多嘛。”
常風感覺自己汗毛倒豎。果然,文官是大明最大的蠹蟲。不說什麼貪汙納賄、土地兼並、走私貿易。
單說吃喝一項,直接吃掉了國庫的六成存銀!
常風問:“陳老部堂,你說是來找我舉發大案。你想讓我怎麼辦這件案子?”
“大明律裡,沒有明文說官員吃喝有罪。”
“錦衣衛不可能把拿國帑吃喝的曆任上萬京官全抓起來。”
陳清道:“其實,國庫虧空的數額和原因,曆任戶部堂官都心知肚明。卻無一人稟報先皇。”
“也可能先皇略有所知,但沒有追究。”
“我舉發這件大案給你,希望你把戶部虧空的實情稟報當今聖上。”
“說句犯忌諱的話。再這樣下去,無須外敵入侵,大明恐怕會被前赴後繼的大小官員們活活吃垮、蛀空。”
常風狡黠的一笑:“為何陳部堂不將此事親自稟報皇上?戶部左堂是可以請求皇上單獨召見的。”
陳清毫不掩飾的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若親口告知皇上國庫虧空至此。用不了多久,此事就會傳揚出去。我會成為大部分文官的敵人。閣老們也容不下我。”
“那我這個戶部左堂就斷乎當不下去。會被調到南京充任虛職。”
“我做戶部左堂,總好過那些和稀泥、得過且過的人做。”
常風道:“明白了。陳部堂,你就在此處幫我寫一封奏疏。列明戶部虧空的具體狀況。署上我的名字。我會交給皇上。”
“我早就得罪了內閣和他們的門生故舊,不差再得罪這一回。”
常風知道,陳清是在拿他當刀。
但當一柄斬除吏治弊病的刀,常風樂意!
陳清提起筆,北鎮撫司大堂用了三個時辰寫成了一篇萬言疏。疏名為《倉儲空虛可慮疏》。
第(2/3)頁
第(3/3)頁
陳清不愧為能臣。這篇萬言疏十分詳實,既有詳儘數字,又有具體事例。把五百六十萬兩虧空如何落下寫了個明明白白。
常風看完後,正要提筆寫下自己的名字。
陳清卻伸出手,壓住了常風提筆的手。
陳清改了主意:“算了。做人也好,做官也罷,都要光明磊落。這道奏疏還是署我的名字吧。”
常風勸他:“陳部堂,我常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橫豎早就將內閣得罪了。你若署名.官位斷乎不保。甚至會身陷不測之地。”
陳清臉上泛起笑容,說了一句令常風振聾發聵的話:“為江山社稷,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千萬人吾往矣”,語出《孟子·公孫醜上》。意思是縱使麵對千萬人的阻止,我也要勇往直前。
任何一個通過苦讀四書五經步入仕途的兩榜進士都知道這句話。
可惜,書要看什麼人讀,什麼人用。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蛻變成了大明的蠹蟲。
像陳清這樣真正將這句話放在心中的,鳳毛麟角而已。
常風道:“我願與陳部堂聯名。為了民脂民膏不被蠹蟲們啃食殆儘,即便粉身碎骨又如何?”
陳清道:“常風,我果然沒看錯人。彆人都以為你是個屠夫,我卻認為你是個壯士。”
陳清先署了名。常風在他後麵署名。
這是一道會得罪九成九在京文官的奏疏。
往嚴重一點說,這道奏疏指出了弘治盛世埋下的亡國隱患。
誰上在這道奏疏上署名,誰的仕途堪憂。
然而,壯士不止陳清、常風兩位。
當晚,陳清的學生,兵科給事中徐忱也在奏疏上署了名字。
徐忱,弘治九年三甲第九十五名進士。他的殿試排名很靠後。官場升遷艱難。為官九年,才是個兵科給事中。
好在吏部尚書馬文升在今年的京查中發現了徐忱是個恪儘職守的人。
吏部正在走升任程序,他即將被破格提拔為浙江參議。
在這道奏疏上署名,他的升遷之路將戛然而止。參議官帽絕對戴不到他頭上。
但為了“江山社稷”四個字,徐忱還是在奏疏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有其師,必有其徒。
一天之後,乾清宮大殿。
正德帝手裡拿著《倉儲空虛可慮疏》。那雙手微微顫抖。
正德帝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接手的“充盈國庫”,虧空竟達六成至多。
陳清、常風、徐忱三人跪倒在他的龍案前。
正德帝放下奏疏,猛然將龍案上的銅罄摔在地上,發出一聲祖傳龍嘯:“欺天啦!”
“國庫五六百萬兩銀子,竟被在京文官們吃吃喝喝耗費掉了。”
“劉健、謝遷、李東陽久任內閣,斷乎不會不知。可他們竟瞞著朕!”
“朕是一國之君啊!竟連國庫存銀的實數都不知曉!”
正德帝又拿起了奏疏,掃了幾眼。隨後發出一聲感慨:“越是盛世,越出蛀蟲啊!”
“文官們就像是大大小小的蛀蟲,附著在大明這棵參天大樹上。”
“如果朕對他們不管不顧,他們遲早會蛀空這棵大樹的根基。”
也怪不得正德帝龍顏大怒。吃吃喝喝能吃掉國庫六成存銀,這事聳人聽聞過了頭。
這還不算什麼。這麼大的虧空,內閣三閣老也好,戶部尚書也罷,竟然一直瞞著皇帝。
欺君,不光指的是欺騙君主。同時也指對君主隱瞞不報。
正德帝道:“嗬,前兩天‘弘治後三君子’還擺出一副賢臣模樣,領著文官們上奏疏,勸朕勤政。”
“今日朕倒要聽聽他們如何解釋這天大的虧空!”
“劉瑾,宣旨,讓那三位君子入宮見駕!”
(本章完)
epz3366.80.
yj.3j8pzxiaohongshu.
kanshuba.h7t.bihe.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