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剛過,紅日出聲,巍峨的朱紅色宮門被緩緩推開,紫禁城再一次開始迎來送往。
早在一個時辰前,沉悶的喪鐘聲籠罩在整個紫禁城上方的時候,身著官服,外間披著縞素的朝臣們便是不約而同的聚集於宮門外。
眼見得宮門打開,便是爭前恐後的朝著位於內廷的乾清宮而去,臉上的表情不一而足,有茫然,有擔憂,有無奈
往日的尊卑分明在此時已是失去了意義,朝臣們沒有半點停留,腳步急促,全然沒有了往日的從容。
及至眾臣行至乾清宮外,混亂的隊伍方才逐漸恢複了秩序,內閣首輔黃立極領著餘下三名閣臣,並六部尚書及英國公張維賢走在最前。
"是信王殿下"
身後傳來的竊竊私語聲令得正在低頭趕路的幾名眾臣眉頭一皺,下意識抬頭望去,卻是發現信王朱由檢此時正立於上首的漢白玉階之上,居高臨下的打量著眾人。
興許是沒有料到信王竟然會出現在此處,眾人皆是一愣,半晌之後方才如夢初醒,衝著上方的信王叩首行禮。
依著眾人的想法,天子殯天這等滔天大事,宮中即便不是亂作一團,也不會如此平靜,起碼性格"孱弱"的信王不會出現在此地,應當是在大行皇帝的靈柩前痛哭流涕才是。
悄悄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想象中的那道身影沒有出現,眾人便是一沉,尤其是次輔施鳯來以及閣臣張瑞圖,更是如墜冰窖,呼吸急促。
隻有一身麒麟補服的英國公張維賢若有所思,回想起與信王在書房中單獨奏對的那一夜,信王所展現出來的從容和淡定。
難不成此前的信王一直是在藏拙,其表現出來的"孱弱"隻是為了自保以及麻痹魏忠賢?
一念至此,英國公張維賢的心中便是一驚,望向朱由檢的眼神也是愈發複雜。
本以為風雨飄搖的大明會因為朱由校故去而變得愈加搖搖欲墜,但不曾想一向"孱弱"的信王竟是帶給了他驚喜。
同樣若有所思的,還有首輔黃立極,嘴角更是微不可查的向上一挑,昔日可是他"據理力爭",堅持"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才令魏忠賢下定決心,迎信王進宮。
憑借著這份"從龍之功",即便是日後清算"閹黨"的時候,自己應當也能置身事外了罷。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本就背負著"閹黨走狗"的罵名,自己正好可以趁勢急流勇退,不用擔心日後"東林黨"的反撲了。
"諸為大人隨孤進殿吧。"
掃視著下首神色各異的眾臣,身形有些消瘦的朱由檢微微一歎,肅清朝野,任重而道遠呐。
此時乾清宮暖閣內已是縞素一片,大行皇帝朱由校一動不動,任由宮娥內侍小心翼翼為其帶上"金絲翼善冠"。
見到猶如木偶人一般的天啟皇帝,眾臣不管心中作何感想,皆是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三跪九叩,諸如張維賢這等三朝老臣眼角還隱隱掛著淚光。
瞥了一眼跪倒在朱由校禦榻前一動不動的"九千歲"魏忠賢,首輔黃立極自地上起身,自懷中掏出了已然用過印的皇帝遺詔,朗聲說道:"大行皇帝殯天,臣等悲痛萬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
"臣黃立極奉先皇遺詔,請殿下順應天意,遵先皇遺誌,早登大寶。"
一語作罷,偌大的乾清宮暖閣內氣氛為之一緊,空氣都仿佛停滯了一般,宮娥內侍更是下意識的屏住呼吸,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次輔施鳯來和閣臣張瑞圖不由自主的便向跪坐在朱由校禦榻之前,默不作聲的魏忠賢投去求助的眼光。
若是信王繼位,他們二人的政治生命便是正式進入了倒計時,這對於嗜權如命的二人來說,無異於最大的打擊。
但令他們二人失望的是,被他們寄予厚望的"九千歲"聞言非但沒有出聲反對,反而是在眾人驚愕的眼神中,第一個做出了回應:"請殿下早登大寶。"
聽得此話,殿中眾臣紛紛如夢初醒,忙不迭的附和:"請殿下早登大寶。"
朱由檢也沒有料到"九千歲"魏忠賢竟是如此態度,不由得深深瞧了一眼麵如死灰的老太監。
這名權傾朝野的權宦,似乎是因為朱由校的離去一蹶不振,被抽去了全部的精氣神,蒼老了十歲不止。
依著往常的規矩,縱然是有先帝的遺詔,麵對著群臣的勸進,儲君也要經曆"三辭三讓",方才能夠登臨大寶。
但眼下大明"內憂外患"不斷,非但遼東建奴虎視眈眈,西南土司"奢安之亂"也鬨得沸沸揚揚,更要緊的是陝北大地出現了"農民起義"的苗頭,朱由檢實在是沒有心情與這些朝臣惺惺作態。
但他的皇位終究是來源於自己的"皇兄",即便是為了照顧自己"皇嫂"的情緒,一些該有的儀式也是不能少,故而微微搖頭:"皇兄屍骨未寒,由檢實在是沒有心情。"
興許是猜出了朱由檢的心中所想,首輔黃立極忙是上前一步:"請殿下以國事為重,早登大寶。"
"由檢,當以國事為重。"
還未等到朱由檢有所反應,便聽得一道沙啞的聲音自暖閣中響起,順著聲音尋去,發現不知何時已然換上了一身縞素的皇後張嫣正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自偏殿而入。
"皇嫂。"
見狀,朱由檢忙是躬身行禮,但此時的張嫣卻是微微一閃,避開了"小叔子"的禮節,神情恍惚的說道:"你皇兄的遺願就是希望你帶領著大明中興,不要令他失望。"
見到皇後張嫣出聲,暖閣中的朝臣心中便是一喜,忙是趁熱打鐵的說道:"請殿下以國事為重,登臨大寶。"
沉吟了少許,臉色有些悲戚的信王終是緩緩點頭,上前一步,扶起了一臉正色的內閣首輔黃立極:"日後還請諸位先生教我。"
"臣等萬死不辭。"
暖閣中眾臣忙是一個頭磕在地上,聲音中蘊藏著掩飾不住的激動。
"皇兄的身後事便交由魏公公安排了。"
微微側過了神,朝著一臉魂不守舍的魏忠賢點了點頭,朱由檢清冷的聲音在暖閣中悠悠響起。
聞言,魏忠賢先是一怔,隨後便在眾人複雜的眼神中,衝著朱由檢躬身應是。
始終默不作聲的信王府總管太監王承恩聞言卻是難掩臉上的激動之色,他的主子即將成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
深吸了一口氣,朱由檢微微眯起了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北側,他可不會重蹈"前世"的覆轍,讓煌煌大明終結於一棵歪脖子樹上。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