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

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2 / 2)

也就是張居正在萬曆十五年初,自己把一條鞭法喊停了,否則,這話沈鯉不太好公開去講,否則就會被打為萬曆維新的反對者。

這個罪名,即便是以他閣老的身份,都是無法承擔的,這代表著路線的錯誤,反對陛下,反對元輔。

萬曆十四年的時候,兩廣地區的鐵廠全都生產鐵鍋,不再生產鐵犁,導致湖廣地區的鐵犁價格,在短短三個月時間,暴漲了5倍,四川、湖廣、貴州等地,不同程度的陷入了犁荒的境地。

朝廷反應迅速,立刻在湖廣地區集中生產了一批鐵犁,緩解犁荒。

即便如此,湖廣地區的糧食產量因為犁荒的影響,在萬曆十四年降低了10%,這引起了朝中大臣,對發展不平衡的警惕。

貿易不平衡,不僅僅體現在對外貿易之上。

沈鯉繼續說道:“第三點,若是不加任何的乾涉,這海貿事,終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長久,這幾年大明開始收儲黃金,才算讓白銀、黃金的流入,沒有明顯的下滑,但不看黃金,白銀的流入是大幅下滑的。”

“更加明確的講,眼下世界,根本滿足不了大明對貨幣的需求。”

這一點涉及到了大明貨幣政策,全世界根本架不住大明這麼粗的管子猛抽,幾乎已經抽乾了白銀的流動性,抽乾了白銀的流動性後,全世界跟著大明一起進入了錢荒,繼續如此順差下去,就變成了竭澤而漁,世界各地全都凋零,大明跟誰做買賣去?

陛下喜歡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沈鯉麵色凝重的說道:“真正有序的貿易,不是在意順差的白銀數量,當然這仍然非常的重要,但順差要轉化為持續演進能力,更加重要。”

“我們要利用這些白銀,建立起大明自己的循環,即技術領先、貨幣主導、產業不斷升級的循環之中。”

“具體到事務上,我們也是需要一些貨物的,除了白銀和黃金之外,我們還需要銅、鐵料、硝石、可可等等。”

沈鯉糾結了一番,還是開口說道:“實在不行,他們可以賣點夷人。”

對於一個沈鯉而言,講出這句話,對他而言已經是極大的挑戰了,沈鯉在做大宗伯之前,是乾坤正氣、不逢君欲、杜絕私門、清廉骨鯁。

沒有海瑞,沈鯉就是天下頭一號剛正不阿的正臣。

道德不能治國,但是沒有道德,就會國將不國。

沈鯉乾了一件事,在萬曆十二年,上奏請修《景帝實錄》,就是正統十四年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景泰皇帝。

景皇帝的實錄,是以郕戾王附於《英宗實錄》之內,對此沈鯉上奏說:景皇帝赫怒振旅,雖曰失計,然非遊獵也。景皇帝監國正位,雖曰權宜,然為社稷也。名異兩朝,事歸一錄,又何說乎?

而後沈鯉又列舉了五點,認為景皇帝的實錄,不可以附錄《英宗實錄》,這五個理由,個個都很充分,個個都很有道理。

比如不可四,晉元宋高,豈真有戡定之續?徒以皇皇之際,收拾人心,稍能立功。故雖區區作史者,不得不與之。景皇帝卒挽傾否,外攘內修,北狩回鑾,神州如故,七年之烈,曾不得如晉宋之例,後世謂何?

意思是,西晉兩個皇帝被俘了,有了東晉;北宋兩個皇帝被俘了,有了南宋。

晉元帝和宋高宗,並沒有什麼大功勞,就是在人心惶惶江山傾倒之際,收拾了人心,稍微建立了點功勳,就大書特書。

景皇帝挽救傾頹之世局,對外抵禦外敵,對內修明政治;英宗皇帝北狩後又回鑾歸朝,神州大地恢複如初,這七年的輝煌壯烈之舉,竟然不能得到公允的評價,後世會怎麼看呢?

但這事兒,出力不討好。

景皇帝朱祁鈺無後,從憲宗皇帝到現在的萬曆皇帝,全都是英宗後人,沈鯉這麼力挺景皇帝,這不是對皇帝罵祖宗嗎?

但沈鯉這麼乾了,還把景皇帝的實錄給摘抄出來,挨個點校之後,呈送禦前,當時沈鯉上奏疏的時候,已經做好了被砍頭的準備了,他這本五不可奏疏和當年海瑞的治安疏沒什麼兩樣,都是戳皇帝的肺管子。

陛下朱批的結果是出乎沈鯉意料之外的,陛下朱批:景皇帝位號已複,實錄再附不妥,郕戾王三字宜改景皇帝,候纂修改正,準刊。

景皇帝位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恢複的,既然有位號,那實錄裡再附就不對,郕戾王更不對,再修正後,刊行。

沈鯉此舉非但沒有觸怒陛下,陛下反而提醒,郕戾王三個字不對。

之後沈鯉順利的成為了大宗伯,顯然陛下對這件事,不是特彆在意,這也代表著陛下對為尊者諱這件事不在意。

更明確的說,也就是皇帝、臣子、勢要豪右、富商巨賈、鄉賢縉紳、窮民苦力都是人,沒什麼不同,做的不好可以批評。

周桓王被鄭國大將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負傷而走,這向著周天子射了一箭之後,大家意識到了周天子已經傾頹,天下諸侯也就不把周天子當回事了;

張四維明火執仗的安排王景龍入宮刺殺、大火焚宮,最後被陛下查證之後,皇帝陛下清楚的意識到,天子不是與凡人殊,天子也是個人,被殺就會死。

李長春記好了沈鯉談到的內容,麵色凝重的說道:“大宗伯,要不上奏,再漲漲關稅吧,現在的關稅隻有百值抽十三,增加到十抽三,倒逼沿海的商品向大明腹地流入,同樣增加出口的價格。”

“這樣一來,泰西的產業,也算能留下一點,繼續這麼乾下去,恐怕再過十年,就沒人能和大明做買賣了。”

“在鬆江府、廣州府弄個萬國會,讓這些番夷小國都把自己的特產帶到大明來,看看有什麼值得賣的,這樣一來,也能緩和一下貿易上的不平衡。”

市舶司為支點的蹺蹺板的兩頭,一頭過於重,所有的東西都會自然滑落到大明這頭兒,這個蹺蹺板的遊戲,就玩不下去了。

“關稅從6%提到了13%已經很多了,再漲,陛下不會答應的。”沈鯉搖頭說道:“這事兒關乎到了白銀流入,還是以穩為主,倒是這個萬國會不錯,可以搞一搞,你來安排就是。”

沈鯉和李長春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後,確定了萬國會的時間,大船到崗的五六月份,召開一次進口萬國會,看看諸多番夷國家有什麼特產可以買入,貿易平衡這塊,禮部還真的說的上話,畢竟是外交。

“黎牙實提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大明朝廷也無能為力,大明朝廷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經營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沈鯉表示了無能為力,朝廷又不是無所不能的!

黎牙實談到了一個刨根兒的問題,說大明連種地的活兒都搶!

番薯、土豆、棉花、油棕櫚、甘蔗、香龍血樹(巴西紅木)、金雞納樹、咖啡、煙草等等,這些種地的活兒,大明都不肯分工出去!

真的搞這個進口萬國會,能種的,恐怕大明真的會想方設法的引進,不能種的,比如礦產之類的,可能會滋生出明軍來,這樣做是為了保證不會被斷供。

這件事,沈鯉也沒好辦法,隻能說,無形的大手,擁有可怕的威能,朝廷這雙手,也隻能管管國內。

“種地都種不過,怪誰。”李長春倒是有點覺得黎牙實有些矯揉造作。

種地種不過,也怪大明咯?

李長春不種地,他真的不知道,種地的學問很大,大明的精耕細作,的確是領先世界的農業技術,再加上大明皇帝是個農戶,導致這種地學問的領先,還在擴大。

甚至連皇長子都會背陛下親自編寫的種地順口溜,比如立春種土豆、雨水種黃瓜、驚蟄種辣椒;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春雨貴如油,種地不用愁等等。

三月份的天仍然很冷,但是一個勁爆的消息,傳回了大明,第一批絕洲金池總督府的金沙船,馬上要到港鬆江府,二月中旬,大船抵達了馬尼拉港補給,水翼帆船將這個消息最快的傳回了大明京師。

這個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大明京師,所有人都議論紛紛。

燕興樓的金銀交易行,卻沒有任何絲毫的波動,這種假消息每過一陣就會傳出來一條,搞得金銀的交易大幅度波動,狼來了喊三遍就沒人信了,一大船的金沙到港這種消息,交易行已經傳了整整十七遍了。

金銀價格沒有變動,金銀價格依舊維持在1:16的附近,在交易行的經紀買辦們,依舊如常交易著。

“邸報,邸報!金池總督府大船到港!金池總督鄧子龍遣將張聰,帶黃金二十二萬兩,已經抵達鬆江府新港!”一個報童,突然舉著一份邸報,衝進了燕興樓交易行。

所有的經紀買辦猛的站了起來,不敢置信的看著報童,一個買辦,劈手奪過一份邸報,隨手扔了五文銅錢給報童,看完了邸報,眼神變得呆滯,看向了金銀榜掛牌的地方。

“完了,徹底完了。”這名經紀買辦的神情都變得呆滯了起來。

金價一瀉千裡,像跳崖了一樣,很快就跌倒了1:10的地步,在這個比例維持了短短五分鐘後,再次跳崖到了1:5這個前所未有的價格,才終於穩定下來。

在八分鐘前,黃金一兩等於十六兩白銀;現在,一兩黃金隻值五兩銀子了。

燕興樓交易行總辦王謙站在交易樓的五樓,手裡把玩著兩個滄州鐵球,看著價格穩定在了五銀的位置,才停下了運球說道:“買入黃金吧,就這個價格,踩踏要開始了。”

鄧子龍去年十二月份就傳回了捷報,他把自己的佩刀找回來了,這件事就代表著大明已經獲得了穩定的黃金來源,金價不可能一直維持十六銀的高位。

近四個月的時間,王謙在橫盤震蕩的情況下,把手裡所有的黃金都賣掉了。

直到今天,大船到港的消息正式確認,再次開始買入黃金,維持盤麵的基本穩定,對於他這種大戶而言,利空落地就是利好。

“王謙,你不得好死!”一個眼尖的經紀買辦,一眼就看到了五樓樓梯處的王謙,氣的滿臉通紅,三步並作兩步的從三樓衝了上來,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了一把匕首,就衝著王謙來了。

這氣勢洶洶的樣子像是要殺人,顯然是賠了很多錢,甚至是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的負債累累,才會做出如此過激的舉動。

王謙麵色平靜,帶著些玩味的神情,甚至是有些不屑的看著這名經紀買辦,這是名徽商,加了七倍的杠杆在金銀市這種波動極大的狼票裡玩,金銀市,在這個時間裡,不是大票、小票、新票,而是狼票,要吃人的票。

現在賠了錢了,這名經紀買辦,把過錯都怪在了王謙的頭上。

“砰。”一名緹騎站在樓梯口,一腳把這經紀買辦踹了下去。

“玩不起呀,玩不起彆玩。”王謙居高臨下,恥笑一聲說道:“鄧總督金池雷霆懲惡徒,都編成戲本了,大前門整天都唱這七寶樓船下重洋,天威浩蕩鎮南荒,你聽了嗎?沒有。”

“金沙船到港的消息,都傳了十七遍了,警告多少次,會有巨大波動,你聽了嗎?沒有。”

“交易行門前貼著的對聯,你是一點沒看進去,漲跌無常,算儘機關終有漏;盈虧自負,借來粟米必成空。”

“如履薄冰。”

橫批的如履薄冰,也是王謙給自己的警示。

他也在想,自己這一生,如履薄冰,是否能夠走到彼岸。


最新小说: 鏡蝕紀元 開局執掌陰陽契 八零:天才女兒被掉包?我笑了! 江湖情長 我乃極品極女王 桃花頌之降魔神功 新婚夜,醫妃帶著兩萌寶炸了王府 海賊:人為刀俎,我為天龍 白月光嬌又魅,京圈大佬被撩爆! 替妹慘死轎中,出家後四個前夫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