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向北跪,引頸就刃。
曹操嗟歎良久,下令厚葬審配,以慰其忠義。又見刀斧手擁陳琳而至,曹操想起前事,不由恚怒道:你前番為本初作檄,但狀孤罪可也,何乃辱及某之祖父先人
陳琳答道:當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今日為明主所擒,惟命是聽。
曹操深憐陳琳之才,便即赦其無罪,命為軍中從事。
處理完降俘等事,曹操命令打掃戰場,隨即統領眾將,進入冀州城安民。仰首觀看門樓上“冀州”二字,不由長聲歎息,心中五味雜陳。
就在將入城門之際,許攸忽然縱馬近前,與曹操並轡而行,以手中馬鞭指著城門,口呼曹操乳名笑道:阿瞞,你若不得我屢獻妙計,安得入此城門
曹操猛地一怔,繼而哈哈大笑,與許攸共同馳入城中。
眾人在馬上聽得清楚,無不變色。夏侯惇、許禇等曹氏舊將皆都心懷不平,張郃等河北降將卻是咬牙切齒,恨不可當。
程昱緊隨曹操馬後而行,扭頭私對荀攸道:許攸這廝看似聰明,其實是個草包,竟在此時此地,說出這番找死的話。
荀攸:此言何謂
程昱:不說此論招致主公大忌、眾將之怒,便是火燒烏巢、水淹冀州,葬害了多少無辜,折卻幾多陽壽施此毒計於父老鄉梓,也好守著這許多河北降將,在此浪言
荀攸: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主公正愁此戰殺孽太重,無由向冀州百姓及河北降將死難家眷交待,此公卻當眾自承其罪,那是正中主公下懷。主公大笑,正為此也。
二人議論之間,許攸已然昂首縱馬,搶先入城去了。
鏡頭轉換,冀州城中。
大軍進城,曹操先使程昱張布安民告示,後率眾將來至袁紹府門,以防眾將趁機劫掠。
到至府門駐馬,卻見門外已羅列數百校尉,披甲持戈守衛森嚴,禁止閒雜人等靠近。
曹操命諸禇去問帶兵統領:是誰曾先入此門,令爾等把守於此
那守將見是虎衛將軍來問,慌忙施禮答道:世子曹子桓正在府內,令我等在外把守,休放彆人靠近,以免騷擾袁將軍家眷。
字幕:曹丕,字子桓,曹操長子,時年十八歲。
曹操令曹丕隨軍而征,多些曆練,不想竟被他搶先入城,占了袁紹府宅。許禇稟明世子現在袁府,曹操不解其意,令將世子喚出,將欲責之。
許褚應諾,未及進府,早見從院中趨出袁紹夫人、袁尚之母劉氏,向曹操盈盈而拜,伏地求情:曹將軍開恩,容妾身告稟。昨夜城破之時,兩軍混雜交戰,都要趁機搶劫。若非世子領兵坐鎮,妾身全家已為亂兵所辱。請明公看在與袁將軍同為洛陽西園校尉情麵之上,饒了妾身性命,並赦世子之罪。妾願獻次子袁熙之妻甄氏,永為世子執箕帚婦。
曹操心想:不知這甄氏是何等樣人,竟使世子如此迷戀
即教喚出府門,跪拜於前。曹操立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正在沉思,再回首忽見人叢中立著張繡,麵露鄙睨厭惡之色。
曹操猛吃一驚,遂強作笑顏道:賢媳免禮,此乃天作之合,真是我之兒婦也。
即允曹丕納了甄氏,複下令道: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難,儘免今年租賦。
冀州即定,曹操下令全軍放假三日,可出城圍獵散心,但不許在城中吃酒生事,攪擾百姓。三軍將校無不欣喜,於是爭相出城,圍獵較射。
這一日,許褚於郊外射獵回城,走馬進入東門,卻正迎著許攸。許褚不耐煩見他,驅馬而行,在馬上轉過頭去,意欲不使許攸認出。
不料那許攸眼尖,早已看到許褚,便在身後高聲罵道:蠢豬狗!也學著個人模人樣,穿衣戴帽,卻毫無禮數!即便曹阿瞞也要讓我三分,你這東西卻見了我老人家視而不見,扭頭越過,是何道理爾等若非因我連獻妙計,安能出入此城早恐首級已掛於此門!
是時城門口來來往往,儘是曹家軍將,齊都聽得清楚,不由儘皆駐足,驚怒失色。
許褚回馬來至許攸身前,大怒道:我不來惹你,你倒來撩撥老子。我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你這個賣主弄舌小人,安敢在這裡誇口罵人
許攸:你若能憑血戰奪得此城,除非王八著履,蛇兒戴帽!
許禇:罷了,反正也是個死,這口鳥氣難耐!
說罷手起一劍,殺了許攸,下馬提了人頭,對閒看諸將道:你等去隨俺去見曹公,作個見證,便是與他償命,也不連累諸位。
諸將齊道:願為將軍作證,並將我等功勞,替將軍贖罪。
即隨許褚來見曹操,齊說:許攸無禮,實不可耐。換作我等,也必如許褚將軍殺之。
曹操深為惋惜,但見眾將皆替許褚分辨,隻得深責幾句,下令厚葬許攸,令眾將散去。
三日假期已滿,諸將銷假還營,紛紛請戰。
曹操下令各自整頓兵馬,使人去召袁譚前來聽用,一邊派人遍訪冀州賢士。
冀州降官薦舉騎都尉崔琰,字季珪,向有大才,因袁紹妒能,不為重用。曹操大喜,即召為彆駕從事,以助己治理本州民事,待為上賓。
鏡頭轉換,按下冀州,複說平原。
袁譚聽聞袁尚敗走中山,統軍出城攻擊,大獲全勝,儘降其眾,得兵近十萬。
便在此時,曹操使節到至,宣調袁譚往冀州聽用。袁譚見手中複有這許多兵馬,野心陡起,即欲複圖冀州,見了曹操使者,拒不聽命。
使節還報,敘說袁譚如此無禮。曹操大怒,自統大軍征之,直抵平原。
袁譚聞說曹操親自統軍前來,自料不能相敵,遂棄平原,走保南皮。曹操此時一心要滅了袁譚,以永絕後患,遂不顧士兵疲弊,天氣寒冷,一直追至南皮。
隆冬時節,燕趙大地天氣寒肅,滴水成冰。曹軍大多為中原之士,不耐嚴寒酷冷,行軍途中多有病者。
袁譚聞知,采納郭圖之計,儘驅南皮百姓在前,精兵繼之其後擁出,直抵曹寨。
兩軍混戰,自辰至午,百姓死傷枕籍。
曹操見未獲全勝,棄馬上山,親自擊鼓。曹軍將士見之,奮力向前,袁譚軍大敗。
曹洪奮威突陣,正迎袁譚,舉刀將袁譚殺於陣中。郭圖也被樂進一箭射下城壕,人馬俱陷。曹操大勝,得了南皮,安撫百姓。
袁譚即死,河北袁氏舊部個個喪膽,人人再無戰心。先是袁熙部將焦觸、張南來降,曹操封為列侯;繼之黑山賊張燕引軍十萬來降,封為平北將軍。
曹操令將袁譚首級號令,隨差一眾河北降將,各引本部軍兵,分三路進攻幽州袁熙。一麵使李典、樂進會合張燕,攻打並州高乾。
袁尚、袁熙得知曹兵將至,料難迎敵,乃棄城引兵,星夜奔往遼西,遠投烏桓去了。幽州刺史焦觸於是召集幽州眾官,出城投降。
曹操大喜,加封焦觸為鎮北將軍,使其管理烏桓諸部。至此之後,焦觸又稱烏桓觸。
二袁遠投遼西,曹操即得冀、幽二州,由此河北之地大半皆歸曹軍。
曹操大集諸將,設宴慶賀。飲宴之間,忽聞門軍來報:並州刺史高乾守住壺關口,李典、樂進二位將軍損兵折將,急不能下,故此遣使前來,請求援兵。
聞此奏報,曹操擲杯而起,即命撤席升帳,決意親自勒兵前往。於是調兵遣將,親喚降將呂曠、呂翔近前,附耳授以密計。
呂曠、呂翔領了曹公計策,隻引親軍數十人直抵壺關。到至關前,二呂卸甲棄馬,入見高乾,跪倒大哭。
高乾:你二人陣前倒戈,已投曹操,今來此地,是欲賺我壺關耶!
呂曠:將軍有所不知,我弟兄二人先前迫於形勢,詐降曹操,為保此有用之身,欲為袁公報仇也。今得隙逃歸,已儘知曹軍營中底細,願為先鋒,助將軍複奪冀州。
高乾:你有何妙計,可勝曹軍
呂翔:如今曹操新得冀、幽二州,得意忘形,因命諸將放假三日,不及並州。將軍若不趁此主動出戰,待其引兵前來,悔之何及!
高乾:若依二公之見,便當如何
呂曠:可趁今夜月黑風高,將全部軍馬出關,偷營劫寨,先滅李典、樂進。待曹操來時,複以逸待勞,據險而戰,則無有不勝。
高乾聽罷,信而不疑。於是傳令三軍飽餐戰飯,以二呂為向導兼先鋒官,儘起關上人馬,出關夜襲曹營。
是夜三更,並州軍馬潛至曹營,亮起火把,一聲炮響,殺將進去。不料是座空營,裡麵一個軍卒也無。高乾知道中了埋伏之計,再回頭尋找二呂之時,早已不見蹤影。
便在此時,隻聽金鼓大作,號角連天,李典、樂進、許禇三麵殺至。隻一陣將高乾殺得大敗,呂曠又於軍中大喊誘降,儘收其眾。
高乾失了軍馬,又丟了壺關,隻得奪路走脫,往投匈奴單於。路上正迎北番左賢王,於是拜請救援。
左賢王因聞袁紹已死,不願與曹操結仇,叱而不納。
高乾尋思無路,隻得去投劉表。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殺,將人頭解送曹操。
曹操大喜,亦封王琰為列侯。高乾既已伏誅,並州遂定。如此河北儘歸曹氏,可謂大獲全勝。曹操聚眾商議,二袁尚未成擒,要西擊烏桓,徹底譾除二袁。
曹洪等諸將聞此,俱都諫阻:烏桓地處沙漠,路遠難行;又軍糧不備,主公慎思。
劉曄、荀攸等謀士也道:萬裡遠征,非一日之功。若劉備、劉表乘虛來襲許都,大軍在外,無力回救,則將奈何且二袁部眾皆散,乃疥癬之疾,何勞大軍!
滿堂文臣武將,眾口一辭,俱都諫止北征。曹操見此,猶豫不決。
忽見郭嘉自座中而起,力排眾議道:諸公之論皆非也。我正欲因其荒遠,而乘其無備,卒然擊之,方可大破其軍,永除後患。至於劉表,亦屬袁本初同類,乃坐談之客耳,且嫉妒劉備之才,恐其成就功業,必無襲奪許都之心。
曹操思索再三,遂采取郭嘉之計,率大小三軍,車數千輛,往征烏桓。
鏡頭轉換,大軍遠征遼東。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
兵到易州境內,郭嘉不伏水土,臥病車上。卻極力催促進軍,休使前功儘棄。
曹操心痛不已,遂留郭嘉於易州養病;即封袁紹舊將田疇為靖北將軍,使為向導官,率軍前驅,倍道輕騎而進。
田疇進言:碣石山一帶陰雨連綿,秦皇、漢武所開馳道早就濘滯不通,難以行軍。若依愚見,建議改道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前進柳城,方能隱藏進軍形跡,攻其不備。
曹操從之,催軍倍道而行。當時正值溽夏,曹兵先上徐無山,繼出盧龍塞,穿行於毀壞斷絕將近二百年之白檀險道。這一路披荊斬棘,好不難行!
這日眾軍行得辛苦,疲累不堪。曹操命令就地休憩,埋鍋造飯。
正在林中宿營,後軍小校來報:破羌將軍張繡自殺身死,特來報知。
曹操大吃一驚,剛要詢問備細,隻見世子曹丕進帳,伏地請罪:是孩兒於行軍途次無聊,與張將軍說笑了幾句,他不勝惱羞,一言不合,便拔劍自殺了。孩兒特來請罪。
鏡頭閃回,敘述張繡之死。
張繡自歸降之後,本來奉旨管領禁軍,在許都護衛天子。隻因關羽辭曹去後,前線缺少大將,曹操故此借調張繡隨軍北征,並在與袁紹作戰時屢立戰功。
畫外音:後世史家以為曹操不忘前仇,卻是不然,可謂冤案。當年張繡聽從賈詡諫勸二次降曹,隻身前往許都,以釋曹操之疑。曹操為示不計前嫌,遂為兒子曹均求親,娶了張繡之女,又奏請天子拜張繡為揚武將軍,相待甚厚。張繡見其如此推心置腹相待,便即息卻他念,專一為曹操效命。賈詡為此,對張繡多有欽讚之語。(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