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與李弼早年相厚,仔細看罷密書筆跡相符,又見與來使所說相同,故不相疑,喜而從之,重賞來使遣歸,使回報李弼,照計行事。
李弼得使者還報,便於傍晚之時下令本部將士:拔營起寨,皆上駱駝!奉大帥侯莫陳悅將令,平野之地無堅可守,命三軍還師秦州,守城禦敵。
令罷,即率軍馬向秦州而行,並命後軍嚴加戒備。
侯莫陳悅部下諸將不知因何移營,皆來相問。
李弼趁勢哄騙諸將:侯莫儀同欲還軍秦州,命令下達我營,我故依令而行。諸公因何反遲,不收拾行裝?若長安軍見我移營追殺,則逃之不及矣。
說罷就駱駝上加了一鞭,率部眾奔去。秦州諸將以為是真,依次互相驚擾,終至人情惶惑,軍亂不能製止,皆奔散逃往秦州。
李弼先行到達秦州城,親自率兵把守城池,招宣慰撫逃歸散兵部眾。
秦州兵四散逃回,侯莫陳悅作為三軍統帥,竟然絲毫不知其情。因其自從殺害賀拔嶽之後,便自神情恍惚,常謂左右:我被大行台賀拔嶽冤魂追索,恐命不長久矣。隻要登榻入眠,則必夢見賀拔嶽來問:“兄欲往何處去耶?”喋喋不休,隨我不移。
這一日,正在半夢半醒,躲避賀拔嶽鬼魂之間,近臣忽入臥室道:主公猶在夢中耶?諸將及其全部兵馬,皆被李弼騙走,將士離散俱儘矣!
侯莫陳悅這才驚覺,愈加膽寒,急從榻上躍起,命近臣召集二弟及諸子,並一同謀殺賀拔嶽者**人,連夜棄軍逃走。
茫茫天地之大,侯莫陳悅以為四周儘是敵人,以至惶恐憂懼,率百餘人於數日之中盤回往來,不知到哪裡安身是好。
左右隨其往來奔逃,疲憊不堪,遂勸道:主公何不到靈州往投曹泥,待時再起?
侯莫陳悅遲疑不決,最後說道:我等出隴之後,便是戈壁平川,必為人發覺追殺。若果去靈州,須儘棄坐騎輜重,方向脫險。
眾人隻得應諾,儘棄馬匹駱駝,在山中徒步行走。侯莫陳悅自乘一匹蹇騾帶頭而行,走至半途,忽見後麵塵頭大起,長安軍追趕而至。
為首大將吼聲如雷,雙眼冒火,正是李虎。
後軍不敢接仗,且無坐騎,隻得坐地待死。侯莫陳悅回頭看見,知道欲跑已是不能,又複聞賀拔嶽在耳邊相問不已:兄欲往何處去耶?
侯莫陳悅忽然發顛,長歎一聲,自言自語道:我無處可去,還是隨你去罷!
於是下了蹇騾,向空中叩幾個頭,在荒野中尋一棵小樹,自縊而死。可憐複又可笑!似此曆經折磨而死,反不如賀拔嶽當初隻受兩刀之苦。
追兵馳至,李虎跳下馬來,見侯莫陳悅自縊於樹,恨道:便宜了你這個東西!
一刀梟了侯莫陳悅首級,並將其弟、諸子以及部下皆都擒殺,將首級頭發相挽,懸於馬頸之下帶歸,以祭賀拔大帥英靈。
隻有中兵參軍豆盧光,亦曾參與謀殺賀拔嶽,因藏身草叢之中,未被搜出。待李虎引兵退去,豆盧光便到晉陽投奔高歡。
宇文泰引軍到達秦州,李弼便即獻城歸附,故人相見,歡若平生。
李虎歸來,獻上侯莫陳悅等人首級,享祭行台大帥賀拔嶽靈牌。宇文泰下令歇兵數日,複遣李虎、李弼等為前鋒都督,前往靈州討伐曹泥。
永熙四年春,曹泥投降,宇文泰徙其豪強置於鹹陽,靈州遂平。
探馬來報:豳州刺史孫定兒乃侯莫陳悅同黨,今擁數萬人馬,占據州城不降。
宇文泰聞報大怒,即派帳下都督劉亮,引一千精騎襲擊豳州。
孫定兒以為敵軍尚遠,未作防備。劉亮率兵兼程急馳而至,先在州城附近尋一高阜之處,就於山頭豎起一杆大旗,令部眾隱於山下林中,吩咐如此如此照計行事,自己帶領二十名騎兵飛奔進城。孫定兒正在城中府衙設置酒宴,突見劉亮趕到,又驚又怕,不知如何應對。
劉亮上前,一刀砍下孫定兒頭顱,然後遙指城外山頭大旗,命令兩位騎兵:爾等出城,先使萬人入城,其餘大隊人馬,皆在山下待命!
二將躬身聽命,轉身上馬而去。座中百官諸將聞聽此言,不知城外來了多少人馬,並無一個敢動。直到劉亮人馬進城,將城內守兵全部繳械,方知來者隻有千騎。
宇文泰大隊人馬開至,已是數日之後,聞說劉亮席間殺賊,千騎定豳州,不由大讚:古之善用奇計者,不過如此,將軍真乃孤膽英雄也。
此時氐王楊紹先占據武興,重新自立為王。涼州暴亂,刺史李叔仁被亂民擒捉,氐、羌、吐穀渾各族所在之地叛亂蜂擁而起,從南岐直到瓜、鄯諸州,跨州據郡者不可勝數。
宇文泰乃命秦州刺史李弼鎮守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惡蠔鎮守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渾道元鎮守渭州,衛將軍趙貴兼管秦州事務,征收豳、涇、東秦、岐四州糧食,供給軍隊。
楊紹先聞而恐懼,乃上表自稱北魏藩屬,並送妻子到宇文泰營中,以為人質。
夏州長史於謹進言:將軍今據關中險要,皇帝在洛陽身受凶惡之徒脅迫,不能自安。將軍若上疏請將都城遷到關西,則挾天子而令諸侯,可建齊桓、晉文大業,良機莫失!
宇文泰認為言之有理,便令於謹持表進京,進獻遷都之策。孝武帝納之,尚懷猶疑。
侍中斛斯椿便問於謹:高歡叛逆之心,路人皆知;眾望所歸者,唯宇文泰也。望將軍實言於我,不知宇文泰才能,與賀拔嶽相比如何?
於謹:大行台武略冠絕天下,人皆儘知。宇文公之才,則文足以安邦,武能平定叛亂。
斛斯椿讚道:果如將軍所說,宇文大都督真可謂社稷之靠。
於是便向孝武帝進言,詔命宇文泰親率大軍向東,迎接帝駕西遷。
宇文泰領旨,委任大都督梁禦為雍州刺史,使引五千步騎先發。梁禦至於蒲阪,見高歡所置雍州刺史賈顯度,勸其棄暗投明。賈顯度二話不說,便即舉城以降。
孝武帝聞得長安,不由大喜,遂詔命宇文泰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可承製自行封官,不必再奏。
宇文泰領旨,便命寇洛為涇州刺史,李弼為秦州刺史,前略陽太守張獻為南岐州刺史。原南岐州刺史盧待伯不從,宇文泰派輕騎襲而擒之。
孝武帝遂又下詔,封斛斯椿兼任領軍,自行安排都督以及河南、關西各地刺史。因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俊皆為高歡黨羽,便令免去韓賢職務,使汝陽王元叔昭取代蔡俊。
高歡聞知不悅,遂向孝武帝上書:臣謂蔡俊功勳卓著,決不可解其職。汝陽王有德,可封以藩國。我弟高永寶現任定州刺史,應避讓賢能者。
孝武帝不複其奏,並增設勳府庶子及騎官禁衛,至於數千之眾。
永熙三年五月辛卯,孝武帝欲討伐晉陽,下詔命令戒嚴,征調河南各州兵馬。部隊南抵洛水,北靠邙山,孝武帝與斛斯椿親臨視察。
六月丁巳,孝武帝下密詔給丞相高歡:宇文泰、賀拔勝欲為叛變,朕今佯為南征,暗備大軍;公宜佯為增援,以堅其信。讀後焚詔,勿使泄漏。
高歡早知孝武帝實乃備兵圖己,上書言道:臣既蒙陛下器重,敢不用命?既賀拔勝、宇文泰陰謀叛逆,臣已有備,不須陛下親征。某將自領三萬兵馬東渡,並遣恒州刺史庫狄乾統兵四萬自來違津渡河,領軍將軍婁昭領五萬兵馬討伐荊州,冀州刺史尉景等引青州兵七萬、精銳騎兵五萬,以伐江東。各路軍馬已備,恭聆陛下吩咐。
孝武帝大驚,急示奏章於群臣,欲詔止高歡出兵。
高歡亦召集並州官佐商議,又上奏章:奸臣離間,使陛下生疑,臣之罪也。若臣敢有負陛下,便使天降災難,斷子絕孫。陛下若信臣忠心,請將身側奸臣除之,則臣之幸甚。
斛斯椿見此奏表,知道高歡不肯相容,乃請孝武帝禦駕親征,陳兵河橋,以向晉陽。
宇文泰聞之,急遣大都督梁禦率步騎五千,屯於涇、渭合口處以為聲援,再令秦州刺史駱超率輕騎一千入洛陽。又遣大都督李賢領精騎一千,趕赴洛陽以為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