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通曉經書,品行端正,能宣傳教化的法令!”
“我推動學宮之事,看似給諸多人免除了徭役,但這些學生學業有成後也帶來了政令通達!”
郡守府中,文翁給鎮元神君親自辦‘節’時,也極為努力推薦著自己在蜀郡教化的成果。
他又不時回應張學舟一些疑問之處。
“說來這還需要感謝你!”
“感謝我?”
“你可記得太平堰!”
“記得!”
“那太平堰魚嘴處除了蛇害,河水灌入蒲陽,這些原本乾涸的區域土地變良田,我們蜀郡新增耕種的肥沃田地近二十萬畝,有了可種植的肥沃田地,你所提及的諸多矛盾迎刃而解!”
“原來如此!”
“這完全能彌補免徭役帶來的損失!”
經濟發展才有基礎培養人才,同時,人才培養了又會有力促進經濟發展。
短短數年,蜀郡城從難於推動學宮之事,進而轉化到諸多人向往學文識字。
張學舟和鎮元神君所疑惑之處也在於此,讀書帶來的回報率太長久,如果吃不飽穿不暖幾乎沒可能產生讀書的條件,而文翁則是在不斷尋求推動學文識字時正好打破了禁錮,從而具備了相應的基礎,從而導致蜀郡民風在不到十年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赤色聯盟國在過往也是如此,數十年前的文盲率高得嚇人,但在基因大爆炸後,不斷豐衣足食下帶來了文化方麵的不斷發展,甚至到了極卷的程度。
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時光回轉三十年,甚至隻需要二十年,諸多學府畢業生都有足夠資格成為高端人才。
而蜀郡城當下的情況類似於赤色聯盟國某個階段。
這是在有限的條件下達成社會生產力更高的發展特征,哪怕張學舟也隻剩下稱讚。
時代或許會禁錮很多人,但也有一些人不斷向前開辟,在不斷失敗時也會帶來成功的經驗。
張學舟連聲讚歎,又不斷追溯著蜀郡城變化的源頭。
文翁郡守則是時不時介紹,又時不時進行推薦。
半晌,文翁郡守臉色不免一白,看向張學舟的目光都有了不同。
得益於太平堰開鑿分流帶來的大量良田,文翁郡守走通了教化之路,但其他郡縣難有蜀郡這種條件,想要重複蜀郡文風道路的難度顯然會極高,一如他數年前那樣尷尬。
張學舟還不曾開口拒絕,文翁就很清楚學宮推廣的困難。
但蜀郡不是漢王朝境內第一富有的地區,有大量地區不適合做學宮的推廣,但也必然存在部分富裕地區擁有這種推廣的資格。
朝廷政令少有針對一縣一郡之地,而是會為了保持公平推向所有掌控的郡縣,難於做到區分對待。
哪怕張學舟通過了這類學風建設的措施,又有當朝陛下同意,推動學宮之事也必然落到一地雞毛。
“想做一些事情真的很難”文翁心情沉重道。
“時機不會不來,隻是早與晚的區彆”張學舟安慰道“您不必憂心,隻要陛下能看到你在蜀郡城帶來的成效,陛下哪怕是遇到困難也會儘可能去解決!”
“您這麼說……這是?”
“我會向陛下舉薦,至於什麼時候舉薦則難於擔保,什麼時候事成也無法擔保,但我會儘可能在這方麵進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