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半年前,江淼在整理實驗田的時候,發現三個新品種大豆有一種“返祖”的表現。
在很多人印象中,大豆、水稻、玉米、小麥、小米之類的農作物,往往都是種一次,經過收割之後,下一年就要重新種植。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目前人類培育出來的絕大部分草本農作物,無論是豆科,還是禾本科,或者是十字科,它們之所以表現出一年,或者是一季生,那是因為人類的育種導致的,而不是它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南方種過水稻的朋友或多或少都知道,水稻收割之後,如果不破壞其根係,加上合理的養護,是可以煥發第二春的。
也就是說,目前人類所培育出來的草本農作物,它們的祖先很大一部分是多年生草本。
而大豆的祖先之中,同樣有多年生的類型存在。
其實現在南方地區的一部分野生大豆品種,仍然保留著多年生的生長特性。
而江淼用於培育新品種的母本之中,就有幾個野生大豆品種,雖然經過雜交和基因誘導變異之後,這些野生大豆的基因在新品種大豆之中,隻占據八分之一的遺傳基因。
但是由於誘導突變出來的三個新品種,都出現了儲水根塊這個性質,這導致隱藏在新品種大豆基因之中的多年生基因群被激活。
在實驗田之中,這些大豆在收割之後,經過半個月左右,就重新生根發芽起來,隻要肥料光熱足夠,它們很快又會開結果。
而且由於根係已經存在,並且發育相對成熟,本身豆科就天賦異稟,擁有固氮根瘤,經過一個季度的生長,形成的大量含氮根瘤,為下一次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有機氮。
同時新品種大豆的另一個特性—儲水根塊,又給大豆二次生長提供了大量的水分、維生素,一小部分分和氨基酸。
其實這些新品種大豆的根塊,有點類似於豆科的另一個分支:甘葛。
雖然比起甘葛的葛根,仙豆係列的大豆根塊澱粉含量不高,水含量高達83,澱粉含量在3左右,剩下的128是纖維素,07是果,05是其他成分。
由此可見,仙豆的根塊類似於根塊家族的水果—雪蓮果。
當然,仙豆根塊是不能當水果吃,或者當菜吃的,因為這東西裡麵含有不在少數的胰蛋白酶抑製劑、大豆凝集素,如果沒有完全做熟,吃了會中毒。
有了根塊的仙豆,直接被激發了隱藏在基因之中的多年生特性。
隻要補充一定量的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加上噴灑一遍植物生長激素、一遍葉麵肥,二茬仙豆生長周期會比第一茬縮短很多。
大概是第12~15天發芽,第28~30天開,第33∽35天開始結莢,第50~55天期結束,第65~68天第一批豆莢開始成熟,第85~90天,全部豆莢成熟,可以進行收割。
第二茬的仙豆畝產,在實驗田中的測產,和第一茬沒有太大的區彆。
雖然生長周期短了十幾天,但是第二茬有先天優勢。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在漠南地區仍然不能進行二茬生長。
畢竟哲裡木市一年多無霜期隻有140∽160天,掐頭去尾之後,根本無法保證兩季大豆的生長。
真正讓江淼驚喜的事情,是仙豆係列表現出來的耐寒特性,他在實驗室內模擬了漠南的氣候,發現仙豆的根係可以安全度過漠南的冬天,然後在第二年的三月份開始快速抽筍,其幼苗階段可以耐受零下10攝氏度,隻要白天溫度高於零度,它們就會開始瘋狂萌芽。
從三月中旬開始生長,90天後,可以收割,時間差不多就是六月中旬。
收割後,七月初開始二次生長開始,十月初豆莢全部成熟,考慮到要增加養分積累,因此拖延到十月底進行收割,收割完成之後,剛好來到十一月初。
而漠南的十一月初,氣溫普遍在零下,這就會抑製仙豆的地下根係再次發芽,讓其保留在大量養分和水分度過冬天。
這就可以實現一年收割兩茬大豆,而且使用這種方式,不用一年播種一次,也不需要澆水了。
仙豆係列隻有采用種子播種時,才需要在萌芽前期進行人工補水,提升其發芽率和生長速度。
江淼的實驗田之中,那一片第一批種植的仙豆大豆,今年三月份已經完成了第三茬收割,產量不僅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10左右。
特彆是模擬一部分沙地環境的實驗田,第三茬大豆增產了17左右。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於根係向周圍的沙土層不斷擴張。
在紅壤黏土質農田、水稻黏土質農田之中,是不利於大豆根係快速擴張和深入地下的。
而在沙土農田之中,仙豆係列表現出極其瘋狂的一麵。
它們第一茬的主根係集中在0∽30厘米的深度,一小部分毛細根可以達到110厘米的深度。
到了第二茬,它們的主根係擴展到50∽60厘米的深度,毛細根延伸到的150∽170厘米的深度。
而到了第三茬,主根係進一步延伸到100厘米左右的深度,毛細根延伸到270厘米深度。
與此同時,它們的根塊重量和數量也會不斷增加,從第一茬的10∽15顆,3∽5公斤;到第二茬的20∽30顆,6∽10公斤;到第三茬的40∽60顆,12∽20公斤。
這也是為什麼仙豆係列會在第三茬開始出現產量飆升的原因,因為它們根部積累太多的水分和養分了。
當然,根塊也不是沒有缺點。
比如很多根塊都會生根發芽,這導致一棵大豆,第二茬就是冒出十幾顆棵,不過這可以通過人為除草的方式,將一部分多餘的筍芽清除掉,通過去支強乾,從而保證產量。
不過到了第三茬,江淼估計仙豆的根係規模已經到了一個極限。
這是基於農田種植密度決定的。
周邊都是其他大豆的根係,自然沒有辦法進行主根係的擴張,如果是自然環境下,那估計仙豆的根係可以繼續向四麵八方擴張,直到達到壽命終結的那一天。
仙豆的基因之中,含有短絨野大豆的基因片段,這個野生品種也是多年生的大豆品種,通常可以在野外生存3年左右,但其極限壽命可以達到10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江淼估計在人工栽培環境下,仙豆係列的極限壽命應該在6~7年。
不過考慮到多年生植物後期的產量會下降,在第5年就可以便拔除老株,開始補種新苗。
當然,也可以挖掘地下的大豆根塊作為種子使用,這也和使用豆種差不多,甚至可以保證前期的生長速度更快。
仙豆係列對於沙地土壤的改造效果,也是非常驚人的。
本身豆科就會在根部形成大片含氮根瘤,加上仙豆係列如此龐大的根係和不斷增加的根塊,這會導致土壤的有機質飆升。
其實計算一下就知道,因為終末期的仙豆,每畝在15萬棵左右,單棵的根係和根塊加起來差不多有30公斤左右,去掉水分,大概75公斤的纖維素、澱粉、果和維生素、無機鹽等,每畝可以增加1125噸乾物質。
加上地上每年的兩茬的枯枝爛葉,每一株每茬可以產生40∽50克左右的乾物質,5年就是6~7噸乾物質。
考慮到自然分解和植物本身消耗,大概會給土壤增加75噸左右有機質,相當於1125厘米厚度的黑土。
而當前東北地區的黑土土層,已經從上個世紀的70~100厘米厚,下降到隻剩下20∽40厘米了。
種5年周期的仙豆大豆,相當於人造1125厘米厚度的黑土。
哪怕以後大豆產能過剩,這些土地被仙豆大豆改造過的農田,也可以利用起來種植一些耐旱農作物。
隻要灌溉跟得上,甚至可以考慮種植一些耗水量中等的農作物。
不過漠南地區估計就東部可以勉強種非耐旱型農作物,漠南中部和西部隻能種大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