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夜雨未歇,秋風不時蕩進客棧大堂,本就昏黃的燭光更是飄忽不休。
鐵牛等人守在門外,聶延年師徒三人,連帶著薑棠,一同陪著覺明和玄悲兩個和尚。
諸人圍坐桌前,茶水也無人來動,隻是盯著場上實力最高的武僧覺明。
覺明和尚一手被郤亦生廢去,渾身上下還有不少傷口,但也不知是丹藥之功,還是本身另有妙法,除了臉色稍微蒼白些外,看著竟沒什麼大礙了。
“小孟施主答應的這般爽快,可見對武道極為熱切。”覺明和尚語聲舒緩卻有力,他伸出單手,護住桌上燭火,“燭火雖小,可若是得天時地利,也能成燎原之火。”
覺明和尚看向孟淵,接著道:“儒釋道三教之彆,不以所修途徑區分,乃是按心中所追求的‘道’來分。而儒釋道多年以來,對各家學說其實都有吸納。是故,大德行之人,其實是儒釋道兼修的。”
“大師的意思是,大道萬千,其實殊途同歸?”孟淵問。
“差不多是這個道理。”覺明和尚慈祥一笑,道:“無論僧道,還是儒門高人,所求者,歸根結底都是天下太平。隻是許多人讀了經,卻悟錯了路,走歪了路。”
“這跟菩提滅道又有什麼關聯?”孟淵又問。
“欲求無上道,怎能不背負山河之重?”覺明和尚歎了口氣,道:“其實先前所說,菩提滅道固然威勢巨大,但確實能使人心中蒙塵。”
“大師,”林宴忽的笑了笑,他伸胳膊搭到孟淵肩上,“我師弟入道太晚,還沒學過高深學問。身邊也沒個高人教,有些事他不太懂。”
“阿彌陀佛。”覺明和尚搖搖頭,看向林宴,認真道:“我聽三位師侄說過,孟施主與一位名為‘明月’的武人交好,還是應施主門下新晉的得力人。而孟施主之所以沒學到更多——”
覺明和尚指了指孟淵的眼睛,道:“孟施主正年輕,固然求武之心堅韌,但太過順風順水,又心中欲田難滿,這才耽誤了事。”
說到這兒,覺明和尚還朝孟淵微微點頭,道:“年少得意本就如此。待過上幾年,稍經磨礪後,才能更有進益。”
扯了半天,盯著褲襠裡這些事說不完了。
孟淵心知人家是為自己好,便也不來辯駁,隻恭敬道:“還望大師不吝教導。”
“教導不敢當,不過是論道罷了。”覺明和尚的銳氣全被郤亦生削儘,隻剩下一團和氣,“不過孟施主還隻是下三品,對武道之變所知不多,想必隻知道天機秘蔵之說,卻未能知其根本。”
“好好聽著。”聶延年正經許多,“有些事我境界不到,就沒法跟你說明白。現今蘭若寺的高僧願意講,這是彆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
孟淵連連點頭,薑棠趕緊給覺明和尚續上茶水。
“施主應該聽說過登天三階的說法。”覺明和尚指頭蘸了蘸茶水,在桌子上寫了七、五、四三個字,“八品進七品是第一階,絕大多數修武道的人都被攔在這裡。六品進五品,是為第二階,這五品乃是普通人能走到的最高點。至於五品進四品,那更需莫大機緣。”
覺明和尚雙目中似有幾分向往,他凝視著那飄忽燭火,問道:“孟施主對這登天三階可有什麼見解?”
孟淵目前還隻在第一階上轉悠,且登天三階的學問還都是從聶師、明月等人口中得來的,其實自身並無深刻見解。
“行必有因。大師的意思是,”孟淵恍惚之間有感,“下三品是為開上中下三十三天,此為武者之基。六品與五品之變,是為四品天人化生之基?而登天三階,其實是為上三品之基?”
“善。”覺明和尚欣慰一笑,道:“武道七品進六品的法門其實並不難,隻要七品圓滿,貫通上中下三天,以體內秘蔵之變,引動外在之變,自此便能入得六品。”
覺明和尚語氣中頗有自豪,接著道:“是故,隻要儘數開啟上三十三天,那進六品其實也算不得難。”
聶延年撇了撇嘴,到底沒吭聲。
“何為秘蔵之變?”孟淵好奇問。
“孟施主已經七品境界,初窺武道之妙,更是修有數種天機神通,還有不少未能修習的,如我蘭若寺的不滅金身,可謂機緣深厚。”覺明和尚忽的道。
聞聽孟淵得了不滅金身,聶延年和林宴瞥了眼孟淵,也無責怪之意,反而都點了點頭,似在誇讚。
玄悲本以為這師徒三人會不好意思,沒想到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我曾見孟施主催發煙雨飛虹,”覺明和尚端起茶杯喝了口,“以施主來看,比之郤道友的煙雨飛虹如何?”
“天壤之彆。”孟淵不覺得丟臉。
“倒也不必太過謙遜。”覺明和尚和煦一笑,“這便是七品與六品的差彆。七品武人窺得天機之法,開得秘藏,但其實不過是借一分秘蔵之能,並未得天機秘蔵的真正威勢。”
“大師的意思是,郤亦生已經儘得煙雨飛虹的秘藏之勢?”孟淵好奇問。
“不僅如此,他今晚所發之絕技,皆是已得其妙。”覺明和尚微微點頭,“七品武人借秘蔵之威,是以玉液催發。待到六品後,上中下三天貫通如一,天機神通又是一變,乃是儘開秘蔵,得其勢。”
孟淵想了想,問道:“那楊玉瓶也是六品,她的諸般天機神通,隻有一兩樣威勢詭譎,其餘的倒是不顯威能。”
“這就是為何入六品不算天階,而六品入五品才算天階的原因。”覺遠和尚似被勾動了講道的心思,越說越來勁,“入得六品後,以前所學的天機神通自然還在,但還需去儘開秘蔵。六品入五品,難就難在了這裡。但其實也不算難,畢竟都是在為四品做準備。”
“如何儘開?”孟淵問。
“乃是從你所修的天機神通中去儘悟。以前是借秘蔵之威,而後便是驅使秘蔵之威。”覺明和尚說的雲裡霧裡,“這就靠自身悟性,自身機緣了。”
覺明單手合十,認真道:“這也是為何同為六品境武人,何九郎卻說與郤亦生相差極大的緣故。其實放眼天下,六品與六品之間,何止天地之差?”
林宴又補了一句,道:“六品進五品,其實都是為四品的天人化生做準備。這在佛門中的說法是,明確自身之願。”
孟淵聽了這話,不由得想起三小姐送自己的天機圖。彼時三小姐就說是為自己以後做準備,看來三小姐還真沒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