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要經受官府和地主的賦稅、地租盤剝,但如果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日子還是很過得去的。
“天仙配”裡最有名那段歌詞,“你耕田來我織布”其實反映的就是古代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
小農經濟,也稱為自然經濟,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經濟模式,其特點是自給自足。
在這種模式下,家庭成員分工合作,男性負責耕作,女性則負責紡織。
這種分工體現了小農經濟的核心特征,即男耕女織。
小農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規模小,雖然達不到豐衣足食的程度,但能夠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這種經濟模式在古代中國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近代才逐漸被現代化的工業經濟所取代。
不過現在的大明距離工業經濟時代還早的很,魏廣德自幼就長在崩山堡,周圍都是軍戶,除了編入百戶所的人外,其他軍戶也是過的這樣的生活,所以並不陌生。
而且,或許是後世不常見的緣故,所以魏廣德對這樣的生活其實還蠻有好感的。
他知道這樣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什麼,他們其實主食不缺,衣服也是自己做,雖然粗糙一些不如棉布穿在身上舒服,但確實沒有什麼購買的需要。
唯一必須花錢買的,也就是鹽巴這東西。
不過大明的鹽政,也是一言難儘。
彆說窮苦百姓,就是他家那樣的百戶家庭,吃鹽其實也挺費錢的。
這也是明清時期為什麼大商人多是大鹽商的原因,仗著食鹽是生活必需品,又是壟斷經營的產業,肆意加價剝削百姓。
魏廣德早就有心好好整治一下這些人,不過他們的關係更加盤根錯節,非常難以應付。
其實,大明隻要清理了鹽政上的蛀蟲,以大明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不遭遇明末那樣連年大旱,朝廷因為財政窘迫無力賑災,其實根本就亂不起來。
可魏廣德既然有了收商稅的念頭,又成功進行嘗試,完善經驗,真遭遇那樣的大災大難,通過對國內,主要是針對江南征收商稅去賑濟北方災民,想來也是能緩解一些的。
何況,大明現在還把觸手伸進南洋,到時候在南洋大肆采購糧食救援北方災區,也就不存在大規模暴亂的可能了。
小農經濟是中國社會穩定的基石,不把百姓逼急了,誰會造反。
第(2/3)頁
第(3/3)頁
魏廣德說出的理由,張居正和呂調陽等人自然明白。
普通百姓自然不會買那些做工精巧的西洋玩意兒,也隻有地方上的富戶,還有就是官紳勳貴才會有興趣。
而他們,也不會差那麼點銀子。
所以,加月港的稅,隻要能保證夷人接受,貌似還隻能就沒什麼問題。
正如魏廣德所說,大明對外出口的商品就在那裡,隻此一家,彆無分號,他們根本就沒得選。
除非,你不買大明的東西。
而放眼周邊,除了大明能提供這些商品,還有誰能有?
“另外,我還覺得可以考慮讓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這三處市舶司從今年起,不斷壓縮朝貢貿易。
說起來朝廷讓他們管理藩國朝貢,但是看看他們每年的收益,我之前查看過,廣州市舶司收稅最多的一年也不過四萬兩銀子。
三處年入不過十萬兩,如此低效要來何用?”
魏廣德又拿出市舶司說事兒,用月港收取的稅收和他們三個市舶司做對比,那效果自然就黑白分明。
其實,市舶司這一塊油水巨大,隻不過油水沒有流入朝廷,而是進了地方官府一些人的腰包。
想想之前三大市舶司統治大明對外貿易,是的,大明雖然名義上禁海,但是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亦或者其他皇帝,都不是傻子。
唐宋開始形成的中華貿易圈就在那裡,發揮的效果其實很容易理解。
其實自唐朝起,中國對外貿易就是官府控製,當然是為了收稅。
明朝不過是繼承下來而已,所以也有自己的市舶司。
但是,位於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和廣東廣州的三大市舶司貌似都形成默契,每年上報的稅銀都是大差不差,感覺都差不多的樣子。
其實,隻要是明眼人,多少都能看出來其中的貓膩。
魏廣德這個時候借助此時炮轟市舶司,其實也有將市舶司的貿易擠壓到月港來做的目的。
相比市舶司的抽分,月港的稅率自然更高,如果不對市舶司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弄不好一些商人會鑽空子,從市舶司那邊拿到低價貨物在公海轉賣給夷人。
那樣,損失的就是朝廷的稅銀,也會讓他提出的這項舉措大打折扣。
這是魏廣德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是他提出來,自然希望取得最好的效果。
雖然提高抽分,貌似也可以達到月港加稅一樣的結果,但其實不然。
因為在市舶司進行交易的外國商人,都是必須持有朝貢憑證、表文、號簿等文件,是以外國使節身份,經市舶司檢驗無誤後才允許入貢。
外國使節運來的貨物,除貢品上交朝廷外,其他貨物可在京師會同館開市,政府對貢品賞以優價,參與開市商品貨物,一律免納商稅;對運到市舶司所在地的商品貨物,由市舶司按“給價收買“政策,進行收購,不征收商稅。
貢品免稅和合理,但是對於使節采買貨物免稅,魏廣德就覺得有些蛋疼。
這就是個孔子可鑽的地方,而且市舶司的抽分,其實是針對其中超過貿易額部分收取一點商稅。
這也是市舶司收稅很少的緣故,市舶司官員上下其手,可不就撿了大便宜。
增加朝廷關稅,勢必要封堵這些缺口,否則月港的生意很可能就因此而停滯。
現在魏廣德在月港投入頗大,集舉國之力供養起月港,對他來說才是最大的利益。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