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驟然間有了這182名克隆體的補充,李青鬆那因為人手不足,恨不得將一秒鐘掰成兩秒鐘,恨不得讓所有克隆體不休息不睡覺整日乾活的精神終於放鬆了下來。
原本隻啟用了不到一半的種植基地立刻進入到了全功率運轉狀態。
因為多層種植模式所擁有的總計兩萬多平米,約33畝地的種植麵積,在這一刻全部種上了紅薯、土豆、大豆、小麥、水稻等作物。
種植基地另一側,養雞場全部啟用,同樣使用了集中養殖的情況之下,小小兩百平米的麵積而已,便養殖了1000多隻雞。
這還是李青鬆害怕雞們生病,有意控製了養殖密度的緣故。
再之外,豬、牛、羊的數量也大幅提升。
整個種植基地被各種作物、各種動物占的滿滿當當,真正開始了滿負荷生產。
“終於不用再看著那麼多空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啊。”
看著裡麵鬱鬱蔥蔥的景象,李青鬆心中滿是感慨。
種植基地之外,冶金工業區那裡,閒置已久的數個高爐終於迎來了操作工人。
克隆體們穿著李青鬆自行生產出來的新式宇航服——同樣不具備多少抗輻射能力和通訊功能,唯有保溫和堅韌性能提升了許多,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了高爐之前,開始將一塊塊礦石投入進去。
金屬加工工業區那裡,幾十台金屬加工設備叮叮當當,終日不停,各種各樣的零部件如同流水一般流淌出來。
能源工業區那裡,因為用電量暴增,原本的幾台發電機組開始不夠用了。不過沒關係,新的發電機之前便已經造好,燃料也已經儲備好,此刻有了人手立刻就能投入運轉。
不僅如此,便連電網規模也在擴大。
有五名克隆體組成電工隊伍,專門負責電網的維護與擴展。
他們拿著來自電線廠生產的銅線,如同蜘蛛織網一般,將密密麻麻的線路從原有電網上向外延伸,然後,又有一台台新的用電設備接入到了電網之中。
閒置的那些拖拉機也終於等來了駕駛員。克隆體們開著它們,在不同的礦山與基地這裡來回穿梭,將一車車李青鬆急需的礦產運了回來。
原本雖然忙碌,但整體仍舊顯得冷清的洛神星基地,伴隨著更多克隆體們的加入,終於有了一點熱鬨的氣象。
甚至於,就算李青鬆將其餘設備的工人缺口全部補齊,都仍舊有30餘個克隆體空閒了下來。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啊。”
李青鬆心中滿是感慨,隨之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
沒辦法,他就見不得人閒著。
現階段,基礎工業的“骨架”已經搭建完畢,初步有了冶金、鑄造、能源、化工等分類,但仍舊十分粗糙簡陋。
就像能源工業那裡,滿打滿算也就隻有幾台蒸汽發電機而已。
冶金工業那裡,更是隻有二十來個簡陋高爐,年產各種金屬加起來,也隻有兩千來噸的樣子。
必須要進一步的專業化與細化。就比如煉鋼,就可以分為多種類型鋼材的冶煉,譬如低溫鋼、耐高溫鋼、耐腐蝕鋼、碳素鋼之類。
唯有細分,產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屬加工、化工,甚至於種植基地都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