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這次隨駕去開灤轉一圈,真的開竅了!
他想了想,又想到一個問題:“張相,建紡織基地好是好,可是銷路怎麼辦?下官擔心天津的棉布,打不過上海的棉布啊。”
當然打不過,人家都乾了好幾年了,早就摸索出壓低成本的路子來。做的布又好又便宜,你怎麼打?
張居正一揮手,“天津的布,乾嘛要去跟上海打?”
“出口到天竺去?”
“不用費那個神。天津的棉布,直接打華北市場,直隸、遼東、山西、陝西、山東,還有蒙古漠南數十萬牧民!這麼大一塊地方,這麼多人口,還不夠天津棉布廠吃的?”
胡如恭再也忍不住,嘴巴彎成一道弦月,眉開眼笑。
“張相果真對大明經濟有全盤通識,一下子就想到這麼好的法子。直隸、山西和關外漠南,確實是我天津棉布廠的市場。”
上海棉布又便宜又好,這是共識。但目前的轉運條件,陸運和漕運,上海棉布到北方都有可能虧本,隻有海運最劃算。
可是海運,必定要在大沽港上岸,而大沽港在直隸地盤上
嗯,不利於團結的念頭,最好不要有。
這是暗地裡最後的牌,明麵上的牌是內閣。張相,你說過要支持我們的,你一定要出個扶植我們的政策。
比如說漢蒙一家親,為了回報一直在為大明戌邊放牧的蒙古諸部,主供他們的天津棉布廠的稅率減免十個點。
隻要有這十個點,天津棉布廠就能把上海棉布擋在外麵。
我心動了。
胡如恭捋著山羊胡須,繼續說道:“張相,內閣把灤州拿了去,那是一隻會下金蛋的仙鶴啊,現在隻還給我們一隻鵪鶉,能下多少蛋,不知道。
就算能下蛋,也隻有那麼大一點。
張相,下官實在沒法向直隸的父老鄉親交代啊!”
還不大夠啊張相,得加錢啊!
張居正一眼就看穿他拙劣的把戲,“都水寺在繪製未來五年治水規劃,老夫回去,跟潘時良說說,請他把衛河(海河)一線,列為五年治水規劃的重點項目。
潘都水卿一直把衛河流域放在心上,也一直想把衛河、白溝河、盧溝河連同三角澱、得勝澱、白洋澱,作為一整個部分來治理。
現在天津有大沽港作為海港,又有運河,河海皆通,成為京師重要的轉運樞紐,而治理衛河流域,是能確保通河達海的重要舉措,勢在必行。
列入都水寺治水規劃重點項目,內閣在每年的預決算中,會重點扶植,安排專事錢款。”
胡如恭心裡一琢磨,差不多到位了。
內閣把灤州拿走,投錢扶植一個輕工業基地,再打造一個樞紐中心,砸錢把直隸的心腹大患衛河流域治理好,夠本了。
胡如恭知道灤州、太原、上海被直屬內閣是勢在必行的事,皇上特意拉著張相跟自己三方會談,就是在幫自己和直隸。
能從張相和內閣手裡刮下多少油水,全靠自己的本事。
現在評估一下,夠了,再強求就過了,得不償失。
胡如恭拱手道:“張相對直隸的關心,讓下官深受感動。待會一定把這好消息告訴布政司。
張居正笑了,心裡暗暗長舒了一口氣。
老夫這內閣總理做的,從地方拿東西,還要跟地方討價還價。
不過這施政理念,很有意思。
下一步是哪兩個,太原。山西巡撫是誰?何起鳴何應岐,自己在嘉靖三十八年做會試同考官時點的進士。
再說了,此事可以讓張學顏去談,他做過山西參議和巡撫,跟山大總督霍冀、何起鳴以及山西布政司都說得上話。
太原搞定,那就是上海。
現在江蘇巡撫是媽呀,海瑞海剛峰!張居正頭皮發麻,後背發寒。
十二天後,東巡一圈的朱翊鈞、張居正一行人回到了京師。
這天早上,朱翊鈞在遊泳池泳了十圈,換了一身衣服,見時日還早,就搖搖晃晃地來到瓊華島。
島上一處涼亭裡,皇後薛寶琴、貴妃宋琉璃、嬪妃王蘭兒、董玲瓏四人在打馬吊。
相隔不遠的水榭裡,許悠蓮、曾婉兒、葛秀雲在學唱昆曲。
這邊嘩啦嘩啦摸牌聲,那邊咿咿呀呀地唱著曲,朱翊鈞走了進來,後妃們慌忙起身,他連忙擺手,“不必多禮!你們繼續玩耍你們的!”
後妃行完禮後,又笑嘻嘻地坐了回去。
朱翊鈞先聽了聽許悠蓮三人的唱曲聲,“嗯好,唱得好。”
許悠蓮驚喜地問道:“皇上,我哪裡唱得好。”
“都唱得好,從頭到尾都唱得好。”
曾婉兒嘻嘻笑了:“姐姐,我們皇上能聽出什麼來?他對聲樂也就聽個熱鬨。”
朱翊鈞也笑了,“哈哈,沒錯,朕就喜歡個熱鬨。”
他慢慢踱到涼亭裡,看了幾把,又轉頭看了看水榭,“朕這時才發現,你們七個人,兩桌牌都湊不齊。”
話還未落音,薛寶琴四人齊刷刷地看過來,那似嗔似怨的眼神仿佛在訴問,皇上,你還真想湊齊兩桌姐妹啊!
朱翊鈞感受到四雙目光裡的刀光劍影,哈哈一笑,“你們誰畫工好,幫個忙。”
薛寶釵微斜著頭問道:“皇上問這個作甚?臣妾能畫工筆。”
宋琉璃說道:“臣妾能畫些山水。”
王蘭兒說道:“臣妾能畫些花草。”
朱翊鈞目光落在董玲瓏身上。
董玲瓏草原出身,會畫什麼?可是又不甘示弱,心裡一急,答道:“皇上,臣妾能畫個鳥。”
嗯!
各個都是人才啊。
“朕要設計幾套新衣服,畫船畫炮畫槍畫機械,朕還能胡亂塗幾筆,畫衣服需要會畫人物,這個朕就無可奈何。需要人幫忙。”
“皇上還會設計衣服?”
“當然了,祖傳的手藝,”朱翊鈞扯了扯身上的衣服,“朕身上穿的這套燕居服,款式就是皇爺爺親手設計欽定的。”
城東馮保府上。
馮保回到後院,聽心腹輕聲講述一番後,眼睛透著寒光。
“潘應龍,倒是位君子那個狗東西,養不熟的白眼狼啊。”
“乾爹,要不要?”
“讀過《鄭伯克段於鄢》嗎?”
心腹一愣,連忙答道:“兒子讀過,《左傳》裡的名篇。”
“讀過再去抄三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