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點頭應和了聲,再次陷入思考。
張虞看出了王宏的糾結,頓時挺直腰背,作揖而拜,凜然說道:“仆身份卑微,不求拜入先生門下,但願先生授我兵事,外降胡虜,內安百姓,以不負先生之望。”
聞言,王宏捋髯而笑,說道:“我不為授學而疑,而是為如何授學而惑!”
雙手扶起張虞,王宏說道:“明日午時,濟安可至此,容我為濟安講授《孫子》。”
“多謝先生教導!”張虞拜道。
“嗯!”
張虞看了下情況,見孫資還在堂內,便識趣退下。
待張虞走後,孫資奉上竹簡,恭敬說道:“拙賦在此,請先生指正!”
王宏攤開竹簡,仔細暢通全文,滿意頷首說道:“彥龍文采出眾,日後必成大器。”
“皆賴長文公教誨!”
王宏擱下竹簡,說道:“以彥龍學識,可到雒陽太學求學矣!”
說著,王宏從榻上起身,說道:“秋時,雒陽太學募生,彥龍當好生準備。”
“仆必不敢忘王公之恩!”孫資拱手跪拜,行以大禮。
“不必多禮!”
望著孫資離開的背影,王宏頷首而笑,神情頗是滿意。
孫資幼年父母雙亡,由兄長和嫂子撫養長大,家境說不上富裕。偶然間,王宏發掘了孫資,見其頗有天賦,便讓孫資前來大麓山遊學。
經他教導下來,孫資才華愈發出眾,這讓王宏不禁刮目相看,故準備為其打點一番,讓他前往洛陽的太學學習。
類似王宏這般作法的人不少,各大族為了不浪費自家的政治資源,常會提拔下方有才德的士人,以建立起門生故吏之關係,從而壯大自家,這也是漢代士族為何能興盛難衰的原因之一。
今張虞表現突出,讓王宏有些心動,已有意將張虞培養成王氏的門生故吏。
畢竟張虞論相貌有相貌,論武力有武力,軍事天賦出彩,若不培養為王氏門生故吏實在可惜了!
王宏內心的想法,張虞不得而知,當下的他正為官二代溫劭而頭疼。
院外,溫劭帶著兩名仆從堵在張虞跟前,氣勢洶洶說道:“今日你若向我磕頭告罪,市井之事可既往不咎。”
張虞身子較高,與溫劭說話時,眼睛不由下視,淡淡說道:“市井之事,我出價,君加價,雙方買定離手,有何問題?”
溫劭不由語塞片刻,繼而惱怒說道:“我與那少年之事,又與你何乾?”
“今日道歉,我可看在先生的麵子上,暫饒你這次!”
張虞挑了挑眉,反問道:“你可有向那婦人致歉?”
“向那婦人致歉?”
溫劭冷笑幾下,說道:“卑賤農婦,害我愛犬,不送有司治罪,已是我之恩典,何來道歉一說?”
說話之時,溫劭的神情之蔑視,與剛剛麵對王宏的謙卑畏懼形成讓鮮明的對比。
張虞心裡愈發惱火,或許在某些肉食者的權貴裡,庶民的命不是命,甚至不如一條自己愛犬,有時的憐憫更像是施舍。
微吐濁氣,張虞說道:“溫君既無道歉之意,恕虞亦無道歉之念!”
聞言,溫劭頓時惱怒,指著張虞的鼻子,威脅說道:“牧牛放馬之輩,不畏死乎?”
張虞目光凜冽,抓住溫劭的手腕,冷冷說道:“我不願與君結怨,但若君執意而為,我願奉陪!”
“放開!”
巨力之下,溫劭手腕吃痛。
見溫劭被擒,仆從準備上前幫忙。
酈嵩、張茂山果斷抽出長劍,護在張虞的左右,嚇著仆從們停下了腳步。
張虞虎口捏緊,湊到溫劭的耳畔,冷森說道:“你應當慶幸活在太原,而不是活在朔方!”
說著,張虞狠狠甩開溫劭的手臂。
“安敢欺我!”
溫劭揉著勒紅的手腕,無能狂怒道。
與此同時,孫資走至門口,大聲喊道:“先生來了!”
此語一出,溫劭怒火驟平,惡狠狠瞪了下張虞,便帶著左右仆從走來。酈嵩、張茂山二人則是趕忙收劍歸鞘。
見溫劭走遠了,孫資走到張虞身側,說道:“溫氏子囂張跋扈,背景深厚,濟安與之結仇,非明智之舉!”
久久不見王宏的身影,張虞大概猜到孫資這是在為他解圍,遂拱手說道:“多謝彥龍解圍!”
停頓了下,張虞說道:“我非有意招惹溫劭,僅是溫劭欺人太甚!”
接著,張虞為孫資講述他為什麼與溫劭結下矛盾,以及溫劭欺壓市民的經過。
了解其中緣由,孫資無奈而歎,說道:“濟安兄仗義出手,令資深感欽佩,然此事不好解決。今後當少與溫劭接觸,看能否將此事淡化。”
“彥龍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