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絕師叔說,要搞新少林,你們資不資瓷? (一萬一,求票)_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 第四十一章 天絕師叔說,要搞新少林,你們資不資瓷? (一萬一,求票)

第四十一章 天絕師叔說,要搞新少林,你們資不資瓷? (一萬一,求票)(2 / 2)

隻因他雖然性情爆裂,卻一向尊師重道。

天鬥平生最為敬重之人,上一代少林方丈天正,以及傳授他一身武學的“懷抱五老”,再然後才輪到天絕這個半路出家的大師兄。

而埋藏天正和“懷抱五老”骨灰的佛塔,剛剛便毀在徐行和天絕的戰鬥中。

天鬥實在是極其在乎這件事,隻是如玄苦一般,知道這已是最好的結局,才強忍著怒氣沒有開口。

隻是聽到玄苦開口後,他才終於無法忍耐。

你一個少林弟子,說這種話,置先賢於何地?

不隻是少林寺眾人,就連徐行一方的高手,也頗為驚訝地看向玄苦,喬峰更是張了張口,欲言又止。

隻是,哪怕玄苦麵對天鬥這位師叔的憤怒眼神,也不見絲毫退避,隻是低眉垂首,雙手合十道:

“敢問諸位同修、四位前輩,今日之禍,緣從何起呢?”

這……

聽到這個問題,大部分少林僧人都有些茫然。

他們來到這裡,隻是因為玄難敲鐘召喚。

其實,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是武當山上那群牛鼻子老道不甘寂寞,要來上一場道佛之爭。

不過,等到徐行等人上山之後,有見識的和尚們心中才泛起疑惑。

畢竟這群人的身份,實在是有些過於顯赫了。

逍遙派、自在門、丐幫、密宗、金風細雨樓,甚至是朝天山莊這種邪道勢力,都聯合於一處,要共伐少林。

這其中如果沒有牽扯,誰會相信?

尤其是看到鐵手、追命兩人,哪怕是對少林再有自信的和尚,都不自覺地心裡泛起了嘀咕。

畢竟,神侯府的金字招牌實在是過於響亮。

這些僧人寧願相信是少林當真藏汙納垢,出了本不該出的敗類,也不會懷疑“四大名捕”找錯了地方。

如玄難、玄寂等知情者,更是長長一歎,掩袖不語。

不過,玄苦顯然也沒打算從他們那裡得到回答,隻是自顧自地給出了答案。

他昂首看向這些神情各異的同輩僧人,又看向三天,最後目光掃過麵帶微笑的天絕,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

“以貧僧看來,這場災禍,無非是起於名聲二字!時至今日,禪宗祖庭的名聲,對少林來說,已是毋庸置疑的拖累,而非是助力。

若是為了什麼所謂的少林清譽,咱們大可直接將這件事弄個清楚明白,又何必做上一場?

諸位不妨設想一番,若是徐掌門真個死在天絕師叔手中,亦或是天絕師叔當場戰死,咱們少林以後,又會是如何?”

聽到這段話後,自天象以下,少林眾人麵色皆是一凜。

他們都意識到,雙方如今能如此安然地相處,真正原因唯有一個,那便是兩位最強者並未真正拚個你死我活。

若是徐行戰死在少林寺,那原本無冤無仇的雙方,立時便會結下血海深仇,從此不死不休。

若在接下來的大戰中,再添死傷,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畢竟對方這些人中,不是實力雄厚的一方之主,就是交遊廣闊的英雄豪傑,少林無論得罪哪個,都會招來無止儘地打擊報複。

等到那時,少林才叫真個大禍臨頭,將有滅頂之災。

其實,在玄苦之前,不是沒人想到這件事。

但“少林”這兩個字,實在是太有分量,令這些僧人不自覺地忽略了這一點。

由於沐浴禪宗祖庭、天下武道源流的名聲太久,所以這些出身少林的僧人們,都有一種深藏心底的傲慢。

他們總認為隻有對方顧忌少林背景的份兒,從不認為自己做事,需要考慮旁人的背景。

哪怕這些和尚們都知道,對方來曆不凡,心頭卻也有種無由來的莫名自信,也總覺得他們會顧忌“少林”的名聲,絕不敢將自己等人得罪狠了。

可今日一戰證明,哪怕不算其他人,光是對那位鬼神般的逍遙派掌門一人來說,“少林”二字,也根本不足稱道!

既如此,他們還有什麼理由,沉溺在往日的榮光中,以為自己隻要躺在前輩先賢的功勞簿上,就可以高枕無憂,萬事不管?

想到這裡,很多原本怒氣衝衝的和尚們,皆是麵露羞慚之色,其中尤以天鬥為最。

他是個直性子的人,哪怕再憤怒,終究還是聽得進去道理,氣來得快,消得快,對玄苦這個後輩弟子,更是有了些難以言喻的歎服。

玄苦痛痛快快地說完這番心裡話後,麵露慨然神色,轉過身來,對徐行深深地躬身一禮:

“貧僧玄苦,代少林上下,感念徐掌門留手之情。貧僧哪怕是拚上這條性命,也要將方丈請出來,將峰兒的身世講個清楚明白。”

等玄苦說完,天象也站出來。

這位輩分最高、威望最足的老和尚高聲道了一個好字,算是為這位師侄助威,也是為這件事蓋棺定論。

言畢,他看向徐行,誠懇道:

“師侄和師兄的意思,就是我們少林的意思,徐掌門,無論如何,今日這件事,我們少林會給你一個交代。

師侄說得對,少林的確是被所謂的清譽、名聲束縛了太久,過往陳跡既已逝去,便也無需緬懷。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天象言語間,眼神流轉,凝如實質的目光,猶如利劍般,刺進玄難、玄寂兩人的胸膛中。

兩位首座越發無地自容,也不能再保持沉默。

其實,天象早在剛剛攜兩位師弟出山,麵對徐行之時,就已意識到,今天這件事來得無端,背後定有隱情。

隻不過,彼時的他,也仍是困頓於“少林清譽”四字中,隻覺得無論如何,都要維護本寺的威嚴,故而才擺下“金剛伏魔圈”。

剛剛被玄苦一點,天象隻是想了一想,那可能會出現的慘烈後果,就意識到不對。

他可以肯定,這等局麵,一定是有人專程設計而成,就是為了讓少林陷入兩難之境地,最好是借此機會,將少林逼向天下正道的對立麵。

一想到自己竟然為了如此無謂的東西,差點令整座少林寺都陷入不義中,天象就覺得無比愧疚,看向玄難、玄寂的目光也越發冰冷。

他少年時,性情之暴烈,甚至更勝天鬥,連燕狂徒這個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強人”都敢鬥上一鬥,隻是近些年來精研武學,才漸漸收斂了脾氣。

但他天象是收了火,不是熄了爐!

是以,天象這一發威,帶給兩大首座的震撼,甚至還要更勝天鬥一籌。

被天象這麼一引,很多僧人也意識到,作為主導者的兩大首座,定然知道內情,又把目光投向他們身上。

始終一言不發的天絕,卻是看向玄苦,露出再明顯不過的讚許笑意,揚聲問道:

“這位師侄,法號為何?”

天絕閉關數十年,又常年處於神智混亂中,自然認不得這些玄字輩的僧人。

不過,很多人都知道,上一代中,除了方丈天正外,還有一位法號“天絕”的絕世奇才,曾經受過“懷抱五老”的調教,乃是少林寺的真正底蘊,隻是常年閉關,久未出世。

並且,天絕的徒弟玄澄,亦是驚才絕豔之輩。

少林眾僧們雖然很多沒見過天絕,但幾乎都和玄澄這位“玄字輩”大師兄打過交道。

對這位“二十三絕”僧的才情稟賦,眾僧人們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並許其為“二百年來武功才情第一”。

徒弟尚且如此,師父自也不會是凡夫俗子。

是以,玄苦麵對他,也顯出特彆的崇敬神色,老和尚先前一步,低頭沉聲道:

“師侄玄苦,見過師叔。”

天絕打量了他一番,點點頭,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輕描淡寫道:

“你不錯,很不錯。等到此間事了,你便來做方丈,執掌少林。”

聽到這番話,少林寺眾人一驚,他們都從天絕的平淡語氣中,聽到一股無比堅決的意誌,更有甚者,還嗅到了濃鬱的血腥氣息。

他們也是直到此刻才回想起來,天絕曾經以“九五神君”之名威震武林時,亦是殺伐果決的鐵血人物。

喬峰等人身為領導者,對天絕這番話感悟更為深刻,身形一震。

原本聽到天絕、天象的保證,他們已頗感心滿意足,知道今日一戰,終究是打出了個結果,可以徹底洞悉昔年真相。

可是,他們還是沒想到,天絕人如其名,決絕到這般地步,竟然連真相都不問,就要先廢掉一名少林方丈,換玄苦上位。

徐行也真心實意地歎服道:

“天絕道兄,好魄力。”

在場眾人中,或許隻有他,最能明白天絕的心意,老和尚分明已被玄苦說動,有了徹底整頓少林寺風氣的想法。

改換方丈,隻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接下來,少林寺中怕是有一場大的變動了,不過對於這種變化,徐行是樂見其成。

若是天絕、天象、玄苦這樣明事理的人更多一些,他又何必走這一遭?

天絕轉過頭來,看向徐行,淡然道:

“徐掌門,老衲亦是重諾之人,既然答應要給你個交代,就一定會做徹底。”

就在這時,那條已完全崩毀的山道上,也傳來一個無比深沉的嗓音:

“師叔所言甚是,玄苦師弟之才,十倍於我,等我死後,少林方丈之位,合該歸他所有。”

言語未落,一條高大瘦削的灰衣身影,出現在完全崩毀的山道儘頭。

他一步步地走下來,步履沉穩,麵色莊嚴肅穆,正是少林方丈玄慈。

見他到來,眾僧皆是回首,合十一禮:

“見過方丈。”

徐行一方的高手們看著那條身影,則是有些震驚,其中尤以喬峰、戰僧兩個曾經在少林學藝,見過這位方丈的高手為最。

他們都知道,這位老方丈當年乃是以“大金剛拳”聞名天下,武功專走剛猛一路,縱使年老,身材仍然稱得上魁梧,甚至更甚玄苦一籌。

可如今一看,老方丈竟已是身材枯瘦,形銷骨立,令人望而生悲,仿佛遭受了某種非人的慘烈折磨,已是行將就木。

他一步步走下來,沒有去管望向自己的少林寺眾僧,而是看向喬峰,直言不諱道:

“喬幫主,你的確是契丹出身,你本姓蕭,乃是遼國蕭太後大帳親軍總教頭蕭遠山之子。

當年正是老衲挾一眾武林同道,在雁門關外,截殺了你的父母,並將你帶回少林寺,加以收養。”

說完這番話,玄慈也不顧眾人驚訝震動的眼神,自顧自地說了下去,將事情原委交代清楚。

其實,這件事與蘇夢枕和蘇家,還有幾分關聯。

蘇夢枕一家本是應州望族之後,昔年遼國犯邊,一舉奪了應州後,蘇家子弟皆被遼人奴役,稍有不從,便遭殘虐,偌大蘇家日漸落寞。

當時是,蘇夢枕之父蘇遮幕不甘遭受這等待遇,在暗中聯係了一批武林同道,欲要起義反遼。

他在遼國境內做了些排布後,又孤身潛逃出應州,來到開封,想要請求宋室出兵,他願以身為將領,發誓收服故土。

奈何此事,最終流傳了出去,導致蘇家滿門被遼國皇帝滿門誅絕,唯有蘇夢枕被小寒山一脈紅袖神尼的師弟,十五上人拚死相護,救了出來。

那一戰中,十五上人大戰遼國一眾高手,儘展佛門武學,他雖然身死,一身武功卻為遼國眾人所忌。

自此以後,遼主便時常遣人進入宋土,想要求取中原武學,尤其是佛門武學。

若論佛門武功,小寒山一脈雖是高深莫測,到底不如少林寺來得聲名卓著。

是以,遼主便將主意打到了少林寺中,彼時,少林武學雖已流傳天下,但他們真正想要的,乃是少林鎮派的“洗髓”、“易筋”兩大寶典,以及“懷抱天下”的訣竅。

他也深知中原武林高手輩出,尤其是少林寺這等武學聖地,故而聯係了還聯係了西夏、大金兩國之高手,要共探少林。

這個消息,最終被身為北燕後裔,矢誌複國的慕容博,通過在西夏一方的關係得知。

他想要借此機會,攪亂武林局勢,便故意前來找到少林方丈玄慈,告知此事。

但慕容博並沒有三國聯軍的真實情況相告,反倒是將這件事,推到了將要前往嶽父家中拜壽的蕭遠山身上。

蕭遠山乃遼屬珊大帳親軍總教頭,雖為遼人,卻是學藝於漢人,並且深知中原武林高手輩出,一但團結起來,遼國定然無從抵抗,是以向來致力於宋遼睦鄰修好。

慕容博此計,乃是一石三鳥。

其一:他既可以調虎離山,引走玄慈等一眾高手,令三國聯軍有機可乘。

其二:慕容博也是要他們殺了蕭遠山,打擊遼國境內的親宋派,令天下局勢紛亂,為自己創造火中取栗之機。

其三:慕容博也是想要借助三國聯軍之力,闖進少林藏經閣,尋求“懷抱天下”的秘籍。

由於蘇家之事鬨得沸沸揚揚,三國也的確有此謀劃,是以玄慈信以為真。

但他畢竟是老成持重之人,是以留了個心眼,令少林眾人嚴守藏經閣,自己則是召集了一眾武林同道,共赴雁門關,截殺蕭遠山。

此戰中,蕭遠山以一己之力,迎戰三十多名中原武林高手,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漂杵。

他最後雖然艱難取勝,卻沒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因此跳崖殉情,跳崖前,他在石壁上留下姓字,說明情況,自述平生。

玄慈在戰中就意識到,這契丹漢子出手之時多有滯礙,似是逼不得已,隻是兵凶戰危,難以分辨,如今一見他這般作態,疑惑更深。

等玄慈離開雁門關後,多方查證,才最終確定,自己是殺錯了人,追悔莫及之下,玄慈將喬峰交給了喬三槐夫婦收養,並且引他入少林寺學藝。

丐幫前幫主汪劍通,當初亦參與了圍攻蕭遠山之戰,也為此懊悔不已。

他見喬峰根骨不凡,資質了得,便與玄慈約定,等到這蕭氏遺孤長大成人後,就將之收為弟子,以彌補心中虧欠。

此事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誤會,卻是玄慈而起,還害死了那麼多武林同道,一旦道明情況,少林寺必然顏麵無存。

並且,當初丐幫已有分崩離析之勢,汪劍通前來相助玄慈,就是想借助少林之力穩定局勢。

如今又見這嬰兒根骨了得,他便想要從無到有培養出一個傳人出來,繼承丐幫基業。

因這種種顧忌,幸存者們都將這件事隱瞞了下來,蕭遠山之子蕭峰,最終也就成了喬峰。

講完這段故事後,玄慈麵色平靜,也不待眾人開口詢問,忽然抬起手,朝自己天靈拍去。

隻是他剛一動手,便聽徐行冷哼一聲。

這哼聲並不大,玄慈耳畔卻突然炸響一聲暴喝,腦中更似劃過一道怒雷霹靂,右手也再拍不下去。

製止了玄慈的自殺舉動後,徐行又冷聲道:

“好個老賊禿,到了這個時候,還想一死了之?

你既和汪幫主有承諾,又為何將消息透露給蔡京等人?

這件事背後,是不是和左武王,亦或者說,和“二十三絕僧”玄澄有關係?!”

聽徐行這般說,少林眾僧一片嘩然。

玄慈也沒想到,徐行了解如此之深,他全身一震,麵露掙紮痛苦之色,過了許久,才長長一歎:

“正是如此。”

玄慈從徐行剛剛那一吼中,已經察覺到這位逍遙派掌門的念力和精神境界,簡直是深不可測,自己在他麵前,根本無法隱瞞任何事實,便也認命一般地將所有事實和盤托出。

當時玄慈等人前去雁門關,截殺蕭遠山,而遼國、金國、西夏組成的三國聯軍,卻也遇上了一人,正是當初法號“玄澄”的左武王。

玄澄禦敵於少林寺之外,幫玄慈坐穩了少林方丈的寶座。

在今後的日子裡,玄澄也幫了玄慈另外一件事,最終令這位少林方丈,成為他的擁躉。

徐行聽到這裡,不由得笑起來:

“老和尚,這件事,不會和葉二娘有關吧。”

玄慈驚駭抬頭,不敢置信地看了徐行一眼,心中更是大為震撼。

這位徐掌門,莫非真有神鬼莫測之能?!

若非如此,他怎麼會連這種隱秘,也能洞悉?!

徐行又轉過頭,看了眼懵懵懂懂,還沉浸在震驚中的虛竹,隻覺得一切都串了起來。



最新小说: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 修羅女帝之絕世無雙 師尊在修無情道 巔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