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打死左武王,五器合體 (萬字章節)_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 第五十一章 打死左武王,五器合體 (萬字章節)

第五十一章 打死左武王,五器合體 (萬字章節)(1 / 2)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其實,為了今天這次宮變,趙烈實在已做了很多準備,聯係萬人敵、叫天王是其中之一。

埋伏林靈素這一記暗手,亦是其中之一。

並且是其中最為致命、最為淩厲的一手。

幾乎除了趙烈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慣於虛言矯飾、阿諛奉承的妖道,竟然有如此高絕的武功。

林靈素和趙烈一樣,是個注重實利的人,所以,他才會甘願藏拙,並且選擇與趙烈合作。

因為林靈素深刻地知道,趙佶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不過是蔡京和諸葛兩人的掌中玩物。

而他這個依靠裝神弄鬼,換取皇帝信任的“金門羽客”夾在這兩人之間,就算武功再高,也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更不可能和太師府、自在門彆苗頭。

所以,林靈素乾脆隱藏了自己的絕世武學,隻表露出和“黑光上人”相差不遠、略遜一籌的水準,讓諸葛和蔡京等人重視自己,但又不至於太過重視。

這可以說是一種比蔡京、趙烈更為高明的偽裝,因為這兩人越是深藏不露,就越會令人感覺高深莫測,從而忌憚萬分。

林靈素則是“露”,恰到好處的“露”。

他露得令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他。

在暗地裡,林靈素則是與趙烈執掌的唐門合作,用心培植、經營他“通真達靈玄妙天府”在武林中的勢力。

並且,他比趙烈更深沉、更不擇手段。

趙烈至少還願意去選擇光明,想要站在太陽底下,以堂堂正正的姿態,去掌握天下權柄,接受眾人的仰望和崇拜。

林靈素不一樣。

他不需要仰望和崇拜,他隻需要旁人了解自己,或者說是讓旁人自以為,已經了解了自己。

隻有這樣,才方便林靈素施展自己的道術。

亦或者說是幻術。

也可以說是騙術。

先前,林靈素正是憑借自己的“黃泉遁法”,將自己的肉身靈體化,與這麵牆融為一體,就連心意、神魂、念力也彌散於天地間,真正成為了寂然不動的山石。

直到趙烈以“龍頭拐杖”之能,運轉天地靈力,林靈素才從這種狀態中醒來,再將亦真亦假的道術、幻術、騙術結合於劍法中,發動了可謂是神鬼莫測的絕殺一擊。

長劍一出,晴朗的大白天好似立時變得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再配合劍身中轟然炸開的霹靂烈勁,這種幻覺也變得越發真實,令人難以辨認。

這虛實結合,緊密無間的一擊,實乃林靈素生平巔峰之作。

他可以肯定,就算是蔡京複生、諸葛正我當麵,甚至是趙烈在前,都絕接不下這一劍。

——絕對。

能夠用自己最喜歡的暗殺手段,去殺掉徐行這樣一個立身於武道巔峰的至強者,實乃林靈素前所未有的至高享受。

在這一刻,他的麵容已因興奮激動而扭曲變形,全無得道高人的仙風道骨,反倒是像一頭來自地獄深處的惡鬼。

除去林靈素的“七殺”劍招外,還有趙烈借助“九龍監國錫杖”發出的“天門神功”掌勁,以及他自己挺棍刺來的“五步奪華山”。

這三大殺招合一,就算是以徐行的體魄,被正麵擊中,也一定是個非死即傷的下場。

但趙烈和林靈素都算漏了兩點。

其一,是徐行對環境的敏感性。

其實,對這個世界的武者,尤其是頂峰強者來說,環境因素在戰鬥中的影響,已是微乎其微。

畢竟,他們已經初步具備改變地理環境的能力,無論是山石樹木還是宮殿城牆,都攔不住這種高手的去路,更很難稱得上阻礙。

趙烈更從徐行僅有的幾次出手表現中,分析出這是一個極其擅長正麵強攻,向來以勢不可擋之氣魄、沛莫能禦之力量來克敵製勝的強者。

此人既然有如此宏大的氣魄,對細微處的觀察,就不會免少了一些。

他的變招以及林靈素的伏擊,都是基於這一點微妙的心理因素。

更何況,在出手之前,趙烈自覺也給到了徐行足夠的壓力,令其人難以分心他顧,隻能聚精會神於眼前的激烈攻防中。

但趙烈不知道,徐行乃是從大明王朝世界,一步一個血水印子趟過來的拳師,利用環境因素克敵製勝,乃是他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哪怕徐行不用自己的敏銳靈覺,都能從趙烈的出手中,感受到他故意把自己往宮牆那邊逼迫的戰略意圖。

更何況,自從明白靈力的本質,更凝結“牟尼誅”後,徐行對天地靈力的敏感度,也非是趙烈等人能夠企及。

林靈素自以為天衣無縫的偽裝,在徐行眼中,簡直是漏洞百出,畢竟,以林靈素的武功,想要完全與靈力相融,本就是癡心妄想。

除去提前感知之外,趙、林兩人還算漏了一點,那便是徐行的變化速度。

趙烈的五大神兵能夠做到大小如意、聚散隨心,首先是因為神兵材質非凡,並且熔鑄了他畢生的武學成就,完全可以說是性命交修。

他也自信,普天之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同樣的事。

可徐行的不壞體魄,本就不能用“血肉之軀”來形容,在這個世界,經過數次重新鑄造後,強度又有提升,哪怕是比起真正的神兵質地,也是猶有過之。

而他的“真形法體”也和趙烈一般,是自己一點點從無到有地構築出來,論對身軀的掌控度,還要更勝一籌。

剛剛那一瞬間,徐行先是判斷出來,三道攻擊雖然看似同時而發,卻有先後次序,最先襲來的反倒是距離最遠、威力最大的“天門掌勁”。

所以,他解除了“移山真形”,把身子蜷成一團,既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受擊麵積,又避開了林靈素這勢在必得的一劍。

趙烈這一掌,本就是欲要將徐行致於死地,沒有絲毫保留。

他的內力比之傅宗書何止強了百倍,又得“龍頭拐杖”之助,經過數重“天門”的加持,其勢之猛之烈,簡直是難以想象。

饒是以徐行的體魄,又隻挨了不到半數的掌力,也還是打得身軀震動、五臟六腑動蕩,口角濺出朱紅血色。

林靈素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巨人,竟然能施展出如此精巧的變化。

高手相搏,往往克敵製勝,亦或者落敗身死,就在一次招式變化間。

所以,此界強者們對自己的招式,往往都要打磨到圓融無礙的地步,才會在實戰中施展出來。

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破綻。

隻是說他們能夠規避、避免這種破綻,亦或者是用種種手段,讓敵人就算看得到破綻,也抓不住。

但林靈素感覺得到,徐行這一次轉化,是真真正在的沒有破綻,就像是種子萌發生長、又像是幼童長大成人,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定律。

隻不過,徐行是把這個過程徹底逆轉了過來,可就算是逆轉,也讓人感到一種堪稱詭異的合理。

林靈素雖然知道,這隻是因為自己眼界有限,看不出其中的規律,但還是不禁在心頭冒出個無比荒謬的想法:

——難道,此人真能逆轉時光?

更令林靈素驚訝的是,徐行在硬受了這樣強悍的一掌後,非但能夠不死,竟然看似都不曾有多沉重的傷勢。

——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林靈素這一劍本就是聚全身之力而發,沒有留絲毫退路,如今徐行既然突出奇技,渾身出現如此之大的變化,“破軍神劍”自是隻有落空一途。

——不好!

正如剛才所說,生死勝負往往都在一次轉換間分明,林靈素知道,自己既然把握住不住剛剛那一刹那的機會,那接下來,隻怕危矣!

就算他再有信心再足,也不覺得自己在這動如鬼神的強者手下撐過一招。

因此,林靈素當場便不顧內力反衝地放開神劍,身形向後飛退,準備重施“黃泉遁法”遁走。

林靈素的反應不可謂不快,臨場判斷也頗為準確,選擇更是堪稱果決。

但是,在徐行麵前,這樣的快和果決,並無任何意義。

林靈素從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破綻,但是在徐行眼中,林靈素可謂是滿身破綻!

他根本就不去管那脫手飛出的“破軍神劍”,而是保持著這個類似“肉球”的狀態,當空一旋,合身一衝,就像一座飛來神峰,朝林靈素的胸口撞去。

這一撞,不僅有徐行自己的力量,還挾著“天門掌勁”的部分餘勁!

其實,徐行剛剛完全可以徹底避開趙烈的掌勁,但他深知,戰鬥本就是要有取舍和交換,一味保全自身,便絕難取得真正的勝利。

——何況他麵對的還是趙烈這種,開此界武道未見之先的巔峰至強?

所以,徐行早在戰前就做好付出代價的打算,他絕不打算錯過哪怕一絲一毫的機會,哪怕要用傷勢來交換,也在所不惜。

因此,徐行選擇用這種方式,承受趙烈部分掌勁,並借助這種力量,來增強自己接下來的攻勢,以求取得必殺的戰果。

兩兩相加之下,徐行的速度已經快到了一個無法形容的地步。

林靈素心中剛升起要施展遁法的念頭,就已被他撞入懷中,渾身骨斷筋折,死得不能再死。

要發出剛剛無比宏大的一掌,縱然是趙烈,也有一個稍微回氣的時間,才能再施展出“五步奪華山”這樣的絕殺槍術。

就在這個時間裡,徐行又是一滾,整個人落到林靈素背後,他剛一到位,趙烈的蟠龍棒已洞穿空氣,來到戰場中央。

徐行並未自己出手,而是身子一振,以純粹的肉身勁力,牽引林靈素的屍體施展劍術。

這正是徐行當初在大明王朝世界,見塚原卜傳施展過的“操偶術”,又稱“借屍還魂”。

當初塚原卜傳正是這種手法,控製上泉信綱,對徐行發動了出其不意的襲擊。

如今這種手段在徐行自己用來,則是更顯詭秘玄奇,他不僅控製了林靈素的肢體變化,還用自己的神意,引動了這具屍體中殘存的全部內力。

這也就造成了趙烈方才見到的那一幕。

這一係列變化都發生在電光石火間,又有數種內力、神意相互激蕩,令趙烈的靈覺也難以發揮,等他意識到自己誤中副車時,已再來不及變招。

徐行正是看準這個時機,從林靈素屍體中殺出,再次漲大身形,施展出一式妙至毫巔的“天羽明王爪”,斬下他的手腕,奪了“蟠龍棒”在手。

生死時刻的交鋒,終究是徐行憑借層出不窮的奇詭手段,以及妙至毫巔的應變,搶先一步取得了優勢,不僅打死了林靈素,還虎口奪食,從趙烈手中搶來了蟠龍棒。

趙烈一退十來丈後,看著徐行手中的蟠龍棒,眉宇豎起,比起身體上的傷勢,還是戰略徹底失敗,更令他心情積鬱,甚至是雜念叢生。

剛剛是徐行進入此界以來,第一次被逼到險象環生、左右支絀的境地,而現在,也是趙烈出道以來,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大的挫敗。

趙烈知道,這不僅是因為失敗,還因為自己的一部分武道成就,正被徐行握在手中,心境才會如此不穩。

他深吸一口氣,忽地睜開眼,長聲一喝!

這一次,趙烈眼中再沒有了絲毫波動,他將自己的一切雜念都給喝斷。

隻留下一股最精純最執著的執著。

——若欲效仿太祖事,便從今日起!

徐行一手抓著兀自掙紮不已的蟠龍棒,一邊注視趙烈,露出饒有興致的神情。

剛剛險死還生了一遭,令徐行的精神反倒前所未有的集中和凝練,也越發地敏銳,就連無形中的靈力波動,都是那麼纖毫畢現。

他甚至可以感受到,趙烈心緒的每一點細微變化。

剛剛的趙烈就像是一個載浮載沉,掙紮於激流中的落水者,想要使自己活命,反倒要放棄掙紮,先沉到底,再借力浮起來。

要有所執,便儘其棄!

如趙烈這般人物,徐行還當真沒有遇見過。

他在大明王朝世界,麵對的幾大宗師,無論手段為何,所求終究不過是人仙二字,在他們身上,可謂都充滿了屬於超越者和求道者的灑脫豁達。

為了求證那虛無縹緲的人仙之道,哪怕萬裡江山、皇圖霸業,他們也可以儘情付之一炬。

麵對戰鬥,宗師們亦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並由衷地感受到快意和欣然。

因為在他們看來,每一次與同級人物的生死戰,都是難得的武道資糧,更是一次突破的機會。

可趙烈不一樣。

從他身上,徐行甚至感受不到半點對武學之道的追求向往,唯一能夠察覺出來的,就是那熾烈燃燒、蓬勃欲出的野心和欲望。

趙烈麵對強敵,也很難感到欣然。

唯一能讓他感到快意的,隻有贏。

這種人,絕對不會去追求什麼長生不死,亦或者為武學另辟新天。

因為在趙烈看來,那都是沒有意義的事。

趙烈一生所求,不過是成就一番功業,青史留名,他明知不能不死,便隻求慢一些死,和活得比任何人都享受、都更有意義一些。

他最想做的,還是馬上定江山、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而非是求索於武學之道,九死未悔的高人。

按照大明王朝的武學理論,如趙烈這般五蘊熾盛、七情濃烈,對武道毫不虔誠,對自己也缺乏認知的人物,絕無可能觸及“至誠”之境,更無望“至虛”亦或者更高的人仙成就。

可在這個世界,趙烈這種純粹把武功當成爭權奪利之手段的野心家,卻能把自己的性情融入武學中,另辟蹊徑地成就一身絕世修為。

武學之道,果真是博大精深,有趣的很啊。

看著趙烈,徐行目露感慨神色。

不隻是徐行能夠感受到趙烈的心緒,趙烈也能捕捉到徐行的麵容上浮現出的每一縷波動。

雖不知道徐行心中所想,但毫無疑問,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

趙烈抓住機會,鼓蕩渾身內元,令黃金鐧、紫金錘化作兩條橫貫天際的流光,朝徐行頭頂打落。

他自己則是手持“龍頭拐杖”,先是隔著十來丈的距離,連著轟出七道並未蓄勢到極限,卻依舊磅礴浩瀚,且極為淩厲的“天門掌勁”,再搶步近身,與徐行對攻。

用強橫執念驅逐一切紛雜心緒後,趙烈也冷靜了下來,發現在剛剛那一次交鋒,徐行雖然取得完勝,可也並未贏得太多。

——甚至還留下了可供自己利用的破綻。

首先,此人被自己的天門掌勁轟中,顯然已然受創,並且,儘管隔著林靈素的屍體,但“五步奪華山”那一槍,亦傷到了他。

反之,自己雖然斷了一條右臂,但以自己的戰鬥方式,這種傷勢對戰力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而且,徐行的奪兵之舉,在趙烈看來,也是一次十足的敗筆。他親手煉製的神兵,又豈是如此容易為敵手所控?

再次麵對兩大神兵的圍攻,徐行嘴角咧開,露出八顆潔白而圓潤的白牙,笑得無比暢快,雙臂一絞一蕩,棍身滾蕩,周身皆成燦金光影。

徐行身隨棍走,方圓五六丈內,棍影騰動,仿佛一條黃金澆鑄的長龍,矯躍翻騰、縱橫四海,渾厚如鐘的碰撞聲不絕於耳。

出乎預料的事,這兩大神兵縱然被趙烈運用得出神入化,竟也不能近身半分!

七道“天門掌勁”橫空襲來,也難以捕捉到徐行的身形,被他避開足足四道,還有三道則是被他用長棍撥開。

這根內蘊無窮威能,滿是軍陣殺伐之氣的蟠龍棒,落到徐行手中,也不過就是一根堅固好用的棍子。

不過,哪怕如此,也足以讓徐行滿意。

其實,他在大明王朝世界,就是以槍棒術起家,未成宗師之前,在塞外屠殺韃子,也多用槍棒。

隻不過,成就宗師後,徐行便很難找到一根能夠完美發揮出自己力量的棍子,是以才時常以空手對敵。

等到來了這個世界,力量和體魄又有精進後,徐行對武器的要求更高,自然也找不到一根合用的槍棒。

如今偶然繳獲這條極為堅韌的蟠龍棒,徐行自是喜出望外。

雖然時間尺度不算長,但上一次使用棍棒退敵,對他來說,也不隻是恍若隔世,而是真真正正的“隔世”,喜悅中,又多了一份懷念。

——雖然有些鬨騰,不過這才有趣!



最新小说: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 修羅女帝之絕世無雙 師尊在修無情道 巔峰玩家 戰錘:安格隆培育手冊 倚天之崆峒門徒 從西遊開始的諸天副本 鬥羅:開局被拐入聖靈教 鋼鐵蒸汽與火焰 真靈九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