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
陳玄之等人都在總衙門當差。
期間,劉世沒少給幾人開後門,武路丹藥幾乎喂到飽。
修行之餘,也負責整理文冊檔案。
鎮撫司除了刑偵破案外,還奉旨監督朝廷營建,類似於紀委的職能。
譬如從戶部撥款出來的銀子,去向、進度、結果如何,都會被登記造冊,並由鎮撫司監督落地,再將結果反饋給戶部。
“改稻為桑?”
陳玄之從堆積如山的文書裡,取出一本似曾相識的文冊,忽然也晃了神。
今夕是何年,修得身形像鶴形的1566年?
張海角瞄了一眼,解釋道:“這是六公主入主鎮撫司後,親自牽頭的營建之一,聽說是為了彌補鎮撫司庫房虧空。”
“這能推行下去?”陳玄之一臉問號。
“起初戶部是不同意的,覺得改稻為桑勞民傷財,但六公主親自入宮麵聖,最終說服了陛下批核此事。”張海角聳聳肩道。
陳玄之聽後直呼好家夥,這不拍腦袋做決定的典型嗎?
雖說大離與域外諸國共通絲綢之路,且桑蠶絲的收入要比種地收成高。
可古代終究是農耕社會形態,一旦百姓都改稻為桑,誰來種糧食?
搞士大夫下鄉那一套嗎?
這操作,必然會民不聊生!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樁賠本買賣,六公主為何如此頭鐵?
好奇之下,陳玄之打開了文冊,一目十行閱過秦愫的計劃。
原來這所謂的改稻為桑,並非嚴閣老搞的那一套,針對的是神都周圍的荒山。
這些荒山附近都有少量的稻田,一年下來收成極差。
所以周圍的村民基本都為貧困戶,靠著朝廷微不足道的救濟勉強度日。
在六公主的計劃中,此營建的“大監”也就是負責人,以商人的身份出麵,承包下這些窮鄉僻壤,避開“朝廷國策”的帽子,並明確列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這麼一看,是個不錯的項目,難怪皇帝老兒願意跟投。
一來,可以解決神都附近的經濟,讓這些貧困戶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免得“狐狸叫”“斬白蛇”“魚藏書”的事情發生。
二來,還能當做改稻為桑的試點,逐步推行。
隻需一到兩個五年計劃,便能完成脫貧小康。
就算失敗了也無礙,反正與朝廷掛不上邊。
而有關這個項目的進度,最近一次更新是半月前。
【秦愫派出的大監承包下荒山後,招募了一堆當地的村民百姓,正準備開荒植樹此後的進度並未更新】
陳玄之將這本文冊單獨挑了出來,正打算呈給秦愫批複。
而就在這時,總衙門外出現了一道倩影。
陳玄之抬頭望去,心中微微一動。
來者不著飛魚袍著青裙,腰不盈一握,雙唇點絳風情萬種,清越軟糯的眸子,如同澄澈湖水般深邃。
若要論姿色,甚至比秦愫這等下凡仙女差不了多少。
她雖有驚若天人之姿,卻是麵沉如水,似乎心事重重。
淡淡瞥一眼五張新麵孔後,她一路穿過衙門大堂,朝著秦愫的書廳而去。
“糟了,是心動啊!”
李問西跟觸電似的,打了個哆嗦。
“問西,謹言慎行,這位是六公主的閨中密友,春泥!”
張海角壓低聲線提醒道。
“閨蜜?”李問西一臉八卦。
“六公主麾下有兩大心腹,一明一暗,一位是劉百戶,另一位便是她!”
“劉百戶負責鎮撫司事宜,春泥則掌公主府私務,奉公主筆諭行事,在外見她如見公主!”
一番解釋後,眾人才清楚了此女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