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甲骨文與香菌_十指神針漫遊記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十指神針漫遊記 > 第31章 甲骨文與香菌

第31章 甲骨文與香菌(1 / 2)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錢典將鄉公所印信鑰匙交與工作隊並向張宇隊長告辭後,就進城住到教書的大兒子錢牧家去了。

這天,他的佃客姚忠、計生找到城裡來了,是為退押的事。恰好錢牧夫妻也在,忙讓進屋裡。

二人站著不肯坐。姚忠向錢典說道:“錢、主任,找錢娥退押,她說沒錢,張隊長親口說讓來找你。”邊說拿出了張宇親筆寫的字條。

“減租退押”是土改的前奏曲。各地情況不一,有的並無“減租”這個環節,工作隊來就成立農會、訴苦批鬥、分田地房屋。退押則不可少,“押”是“押租”,農民租佃土地時交的押金。

各地“退押“政策措施不一,有的這實際就成了佃農向地主“挖浮財”。

這情況也確實複雜得很。因押租數額並無固定標準,這主要取決於地的好壞,租地多少,及主佃之間的生熟和親疏關係等。

有利於佃戶一方的是押租通常還有利息,在當年交租時從穀物中扣除,簡稱押扣。

田租為一石(10鬥),佃戶給地主挑來一石穀子交租:“還我的押扣喲!”地主:“交九鬥就是!”

佃戶所交押租種類繁多,近代更有銀兩、銀元、製錢、銅元、法幣、金圓券、大米、稻穀、菜籽等。土改時人民幣已成唯一合法的流通貨幣,折算頗為棘手,甚至不可能——除了主佃雙方“好說好商量”。

如將所有貨幣押租一律折成大米,市場米價也是波動的,你按何時的米價來算?

退押從來就有呀,佃戶不再租了,地主就得退押。但這與土改退押完全是兩碼事。

過去是單家零戶,佃客與田主間的私事,現在是工作隊一刀切。

佃客報押金時二石報成五石,三石報成十三石,不準地主開腔,不講約據。乃至退押運動發展成無序的挖浮財行為。

時錢牧夫婦也在家。二位都是老佃客,雖現已當家作主,進門時仍客客氣氣,媳婦倒開水,都忙說自己來自己來!

你客氣我更知趣。錢牧將妻叫進屋裡商量,又將父親請進去說了,得到首肯。錢牧乃將妻子的的幾樣金銀首飾,租田多的姚克多一點,租田少的計生少一點,給了他倆個。

姚克、計生都是半邊屁股坐在凳子上一直在回答錢典關於村裡的問題。接過東西後還又說了會,才笑眯眯去了。

有日尉遲恭來訪,見他正在看甲骨文。甲骨文自從世紀之交被發現之後,有過幾次發掘和研究的高潮,現已是冷門矣。

尉遲恭道:“先生精通小學、篆書、金文,現又研究甲骨文,莫若治印,定是一流之輩!不虛度日,而且還有幾個閒錢使。”

他便也笑道:“哈哈,那我就做你的老徒弟吧!”

便開始學刻印。尉遲送他刻刀、石料甚至象牙。他做學問有時被浮上來的心事打斷,學刻印時聚精會神,刻到右手食指破皮,竟被他學成了。

從此租個臨街的鋪麵,每日大半個白天,在那裡刻印和代寫文稿。

他因為自負將潤格定得高,來找他的並不多。他無事仍坐在那裡研究甲骨文、金文。

他既專心癡迷於學術研究,解讀未破譯的甲骨文和金文,且依據甲骨文、金文以探討商周時代的宗教神話和禮俗。他寫信給科學院和大學要甲骨文和金文的拓片和現有的研究資料,人家查到他兩次名震天下的曆史油然而生敬意,竟都給他寄來了。同時,對他寫的論文也給予發表。

公私合營中尉遲這類“個體經營者”都被納入了合作社。但他已六十多了,所以就還是讓他獨自經營。

他作為知名人士去省、市參加過幾次和文化有關的會議。

中國報刊先實行了橫排橫寫。繼之,報上發表《漢字簡化方案》,標誌著文字改革正式開始,廢除正體漢字和使用簡體字。再後,又公布了《漢語拚音方案》。

對這些他都愁緒滿懷如鯁在喉怒火中燒,兒子對他打過預防針,這又何須兒子他自己還陪過殺場知道十來年的一套,初次開會他一言不發。

詩社早沒了,但幾詩友還偶爾聚聚,他隻用詩歌諷喻,抒發他對觸動中國文化根基的文字改革的反感。

第二次會上,可能是會議主持人覺得一致的同意太單調了,且顯示不出本地在這方麵的水平,專門點了他的名字,客氣地鼓勵他大膽發表意見。

此文人之通病矣,經不起領導給麵子,他那裝聾作啞的既定方針就此失效。

悶葫蘆開口,先隻是神色平靜話說半截,漸至侃侃而談,再至聲色俱厲而又邏輯清晰地來個竹筒倒豆子,幾至於“聲討”。

過後朋友問何以至此,他道是害怕這次說了就無下次,索性通盤端出。

發言中大談其文字改革的弊端,稱簡化字為“邪體字”、“邪不壓正”雲雲,搞改革的學者是些不學無術的“文化流氓”,雲雲,雲雲。

這當時在會上,竟沒引起什麼。

到後來,才作為“定時炸藥”,引爆了。高壓之下,連詩友自怡子、江鳴久也把他的牢騷詩端了出來,

然而他並無什麼公職,帽子最終沒有戴在他頭上。

他成為一條漏網之蛇。建言的熱血凍結在冰涼的身體裡,時或盤在樹杈,時或蟄伏在路邊草叢中瞪著眼睛觀看各單位的批鬥和勒令勞動,不時被踢上兩腳。

物傷其類,他這才將過期的報紙找些來看,知今日之垂頭喪氣者,在鳴放的春天裡烏鴉嘴兒,八哥調兒,雲雀片簧兒熱熱鬨鬨,而弋人早彎弓張網以待矣

他仍舊用研究金方、甲骨文來打發時間。忽一日,好像還覺得他經受了曆次運動的考驗(這可是要政審的呀),給他送來了文史館的聘書。

是寄給中學教書的兒子錢牧轉的。老頭兒接聘書的手在打顫抖。上次出現這種狀態是秀才揭榜時,連當選縣參議員和受任鎮長,他都平靜得很,甚至很藐視所任之職。

他不完全是興奮激動,而是對命運莫測的一種彷徨甚至恐懼感,這種大喜實悲的感情古已有之那是官場,民間幾人能領悟到?

兒子本也不讚成他老了還接受公職,怕出什麼問題連累後人都受影響。與父親對視:“福兮禍兮?”

父不語,兒忽又想通透了:“爹,你就去!”在側的兒媳與兒子已有默契:“爹,去了,爭取把錢牧也調到市中學。”

錢典之前已是赫赫有名的古文字專家,成了市文史館的頭塊招牌。第二年錢牧就調到了市一中。

錢典這還並沒有“瘋”,他瘋是得知自己的書《圓丘考據補紀》要出版,從市裡寫信告訴冷仲仙,於是原詩社的冷仲仙、江鳴久、何一休、自怡子、尉遲等七八人相約來祝賀。

在餐館把盞暢敘間又商討將《圓丘詩》付印的事。酒後夜深,大家直送他到家門口。殊不知他轉身之後並未進家門,而是穿過巷道。這文史館內還有點地盤,特彆是還有條小河,他沒走多遠就栽進了小河裡,河水不深自己爬了起來。因受涼感冒發燒而在家中躺了好幾天。

四清來了,城市叫“大四清”又稱“社教運動”。曆史問題複雜,又對於文字改革大放厥詞的錢典,運動一來業務屁都不如,無論館領導和來的工作組都將他四清烈火燒向他。

他叫做識趣又不識趣,從之前運動中受到教育又沒有受到。唉,死腦筋就是死腦筋,這如同花崗岩磨成粉也是花崗岩一樣!

他在檢討和受批鬥中,除了承認當偽鎮長有錯,罪該萬死之外,還承認了出租土地、剝削佃客有錯,其他嘿嘿,要他認錯沒門。

這兩年“雙百方針”又如春風吹拂著報刊的版麵,他也就不識時務還膽敢引“百家爭鳴”來為他反對拚音和簡體字辯護。

免不了挨斯文的其他館員搧耳光,再被不是館員的其他人踹翻在地,旋又拉起,連拖帶拽地向外弄,罰在草地上拔草。

連星期天也在四清開會學習。

怪不怪,他“高知”待遇還是有的,並沒有取消。

他作為“高知”,一月有四張政協食堂的餐券。每張餐券三葷一素,都是小碗,三葷的肉加起有二兩,不光是豬肉,並有雞鴨魚這些。

可帶家屬,錢典有兩個孫兒,於是一次帶一個孫兒去,一月便隻能去兩回。

這是本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餐券就要作廢,錢典請病假,帶讀小學的小孫子去政協食堂。

他請的病假並未獲批。文史館監督他勞動的人員跑來當著孫兒的麵罵他,並擼袖做要揪走他之態。

他站起指著剩的兩小碗對孫兒說:“給哥哥帶回去。”

食堂的人本不想言,到底還是說了句:“按規定隻能在這裡吃呀!”

他便操起隻小碗來扣在來揪他的文史館人員臉上。另一人想躲沒來得及,也被他扣了隻小碗在後腦勺上。

這二人邊罵還不忘把地上和頭上的紅燒肉和小魚兒用手帕包了塞進荷包裡。

這晚他被關在文史館裡沒回家。不知他是怎樣“越獄”而出的,就失蹤了。

錢娥土改後守著分剩下的二畝多地。每家每戶都差不多,差彆在於有的是分得的,是勝利果實,無人知道這是個套。

兩兄長都說乾脆撂在那裡,進城去吧!當時還沒有城鄉間之樊籬,鐵板釘釘的“戶口”,分之為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

可地撂在那裡怎麼辦?荒蕪?送人?瘋了吧!

丈夫在她心目中是座山,跟他私奔前隻覺他好風流,在一起才覺他處處了得!既是未登科的武狀元,又精明能乾懂生活會經營。

後來所提的親她哪看得起。

她生娃兒後皮膚和身段都沒有起變化,兒子都十幾歲了,她看起依然年輕。

加上她日子再苦都穿得乾乾淨淨,頭發梳得光光生生。她自來喜歡在頭上插朵花:雛菊呀,梔子呀,薔薇呀,孀居後依然如此。



最新小说: 萬古之王 我,無儘領主,庇佑人族永昌!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打排球有一車幼馴染很合理吧 哄騙世子死遁後,他強搶我入府 八歲的我,被美女總裁領養了 舉報!她導演的影視能淨化全星際 劍出峨眉我為鋒 我釣魚佬,怎麼成道家天師了 降臨漫威的七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