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白紙上,一點黑,也是如此,很吸引人注意。”
“《品三國》的創作方法,我覺得和一些影視劇裡麵,喜歡設計讓正麵人物變壞,或者愛上負麵人物一樣,都是很討巧的創作技巧。”
“電影則不同,不能不帶腦子。”
“觀眾買票,長時間注意力集中在電影上,會很注重邏輯。”
“我做過調查,如果回到三國,是願意跟著曹操混,還是跟著劉備混?”
“百分之九十多的調查對象,選擇跟著劉備。”
“從故事上來說,曹操確實是很好的創作對象,但是回歸邏輯,就很難喜歡他。”
“為什麼一聽說曹操來了,老百姓跟著劉備跑?”
“原因很簡單,曹操屠徐州兩次,前前後後屠了40萬人。”
“而劉備是真的仁慈,曆史上,無論在哪個亂世,劉備這種人都是少有的。”
“我在立項大會上說過,三國這段曆史,除了蜀漢團隊之外,和五代十國沒有區彆。”
“曹操所謂真性情,也就是欺負大部分人不怎麼了解五代史罷了。”
“曹操乾過的包括屠城、殺俘、盜墓、吃人肉、殘害士人、放水淹城等一係列行為,幾乎都可以在五代史上找到對應案例。”
“大部分回到三國,去做被借人頭一用的軍需官,也是高看自己。”
“大多數人不過是曹操屠城之下的死難平民罷了!”
“曹操是什麼樣的人,可能跟劉備有關,跟孫權有關,跟獻帝有關,但跟普通人沒有一毛錢關係。”
“他是家、政治家、軍事家,而我們隻有自己家,但他媽還要屠城。”
沈三通繼續道:“沒見過真小人,所以以為真小人優於偽君子。”
“好比古惑仔,我在石頭裡主張解構古惑仔,就是反感浪漫化小痞子、小混混。”
“進社會遇到各種真小人後就知道,偽君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劉備一輩子始終如一,已經不是偽,而是真君子。”
“我們不能叫他偽君子,就好像一個人一輩子沒殺過人,你不能再說假裝他不殺人,人家真沒殺人。”
“同樣的,一個人揍人,搶彆人的功勞和升職機會,把鍋甩了,臟活累活給伱乾,一句偽小人,也不是理由。這就是壞人。”
沈三通道:“我覺得我的《赤壁》有了更現實的意義,不能任由人去顛倒黑白。”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能混淆,更不能顛倒。”
“去給壞人找亮點我可以不管,但我堅決反對解構好人,給好人潑臟水。”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道德是社會的潤滑劑,做好人可以沒有物質好處,但不能再有道德負擔了。”
“鼓噪做好人有道德負擔的風氣,這是要把社會帶到哪裡去?”
“一旦道德被擊穿,沒有人可以置身之外,所有人都要承擔成本。”
沈三通是有很大影響力的,特彆是在八零後群體。
所以他用很長時間,來說明這個問題。
他說這些話已經不是回答記者,也不隻是電影。
而是借這個機會,對年輕群體喊話:“在我看來,評價一個人,說到底,不過是兩個方麵,個人品德、社會公德。”
“個人領域,即私域。以及公域,也就是公眾領域。”
“也可以說是個人品行和社會關係。”
“我剛才對曹操的評價隻是從個人領域,個人道德。其實這不是重點。”
“對普通人來說,個人道德好壞,很重要。”
“有一些樂於助人的,甘於奉獻的無私之人,也有一些窮凶極惡的壞人,但都是少數少數。”
“大部分人是半白不黑,為了生活,隨著現實掙紮搖擺。”
“普通人最出格的也就是違法不犯法,僅此而已。”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做好自己就足夠了,對得起良心。”
“一個普通人有良心,我們就可以給他很高的評價。”
“但對於掌握大量社會資源,社會地位很高的人來說,個人品德不是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
“我們當然希望掌握大量社會關係的人,是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
“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是一個能夠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並且把自己責任履行好的人。”
“我們不能把大人物當做普通人,審視大人物,個人道德隻是很小的點。”
“從個人道德來說,曹操很糟糕,但曹操私德上的問題,相比公德都隻是小問題。”
“從社會角色來評價,曹操這個人,他承擔好自己的曆史責任了嗎?”
“很顯然沒有!”